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放线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放线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27 00:10:23

‘壹’ 谁有全站仪放线测量的步骤和方法请发给我

14.放样测量
放样测量用于在实地上测设出所要求的点位。在放样过程中,通过对照准点的角度、距离或坐标测量,仪器将显示出预先输入的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以指导放样。
显示值=实测值-放样值
 放样测量应使用盘左位置进行。
14.1距离放样测量
根据某参考方向转过的水平角和至测站点的距离来设定所要求的点。

操 作 过 程 操作键 显 示
1.按右图所示照准参考方向。

2.在测量模式第二页菜单下按【置零】,在【置零】闪动时再次按下该键,将参考方向设置为零。 【置零】

【测量】
H
ZA 99°43′13〃
HAR 0°00′00〃 P2
置零 坐标 放样 记录

操 作 过 程 操作键 显 示
3.在测量模式第二页菜单下按【放样】,进入放样测量模式。
 在菜单模式选取“2.放样测量”完成同样功能。

【放样】

【放样测量】
1.放样数据
2.放样观测
3.测站设置
↓4.方位角

4.选取“1.放样数据”后按【 】,进入放样数据输入屏幕。
输入放样平距和放样角度,每输完一数据项后按【 】。
【 】

【放样距离角度】
H<m>:
HA:

坐标 确定

5.按【确定】进入放样观测屏幕。
其中:
dH:目标与待放样点的平距差值。
dHA:目标与待放样点的水平角差值。 【确定】

【距离放样】
dH
dHA -119°23′18〃
HAR 0°00′00〃
改正 模式 引导 测量

6.按【引导】进入放样引导屏幕,第二行所显示的角度值为角度实测值与放样值之差值,而箭头方向为仪器照准部应转动的方向。
 箭头的含义
←:从测站上看去,向左移动棱镜。
→:从测站上看去,向右移动棱镜。
 恢复放样观测屏幕,按【差值】 【引导】

【距离放样】
→ -119°23′18〃

HAR 0°00′00〃
改正 模式 差值 测量

操 作 过 程 操作键 显 示
7.旋转仪器照准部至第二行显示的角度值为0°。当角度实测值与放样值之差在±30〃范围内时,屏幕上显示←→。

【距离放样】
←→ 0°00′01〃

HAR 119°23′19〃
改正 模式 差值 测量

8.在望远镜照准方向上安置棱镜并照准。

9.按【测量】开始距离放样测量。
【测量】

【距离放样】
测距 pc = 0
ppm = 9
模式: 重复快测
DA
停止

10.距离测量进行后,屏幕显示如右图所示。第三行所显示的距离值为距离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值,而箭头方向为棱镜应移动的方向。
 箭头的含义:
↓:向测站方向移动棱镜
↑:向远离测站方向移动棱镜
 重新选择测距模式及距离值改正按【改正】。参阅“12.1距离测量设置”

【距离放样】
←→ 0°00′01〃
↑ -15.346m
HAR 119°23′19〃
改正 模式 差值 测量

11.按键头移动方向移动棱镜至第三行显示的距离值为0m,再次按下【测量】进
行测量。
当测离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值在±1cm范围内时,屏幕上显示两个箭头。
 选用重复测量或跟踪测量进行放样时,无需任何按键操作,照准移动的棱镜便可实时显示测量结果。 【距离放样】
←→ 0°00′01〃
↑↓ 0.001m
HAR 119°23′19〃
改正 模式 差值 测量

操 作 过 程 操作键 显 示
12.按【差值】显示放样成果。
按【ESC】返回放样测量菜单屏幕。 【差值】

【距离放样】
dH 0.001m
dHA 0°00′01〃
HAR 119°23′19〃
改正 模式 引导 测量

 按【模式】选取放样测量模式,每按一次【模式】放样测量模式将在距离放样和坐标放样间交替转换。
 当测距模式为重复测量或跟踪测量时,按【停止】可暂停距离测量。

14.2坐标放样测量
坐标放样测量用于在实地上测定出其坐标值为已知的点。
在输入待放样点的坐标后,仪器计算出所需水平角值和平距值并存储于内部存储器中。借助于角度放样和距离放样功能,便可设定待放样点的位置。
 为进行高程Z坐标的放样最好将棱镜安置在同高度测杆等物上。

操 作 过 程 操作键 显 示
1. 在测量模式第二页菜单下按【放样】,进入放样测量菜单屏幕。
 也可在菜单模式选取“2.放样测量”进入坐标放样。
2. 选取“3.测站设置” 进行测站数据输入、选取“4.方位角”完成仪器定向,选取“5.仪器棱镜高”输入仪器及目标高(参阅“13.1输入测站坐标”、“13.2后视方位角设置”、“13.3输入棱镜高及仪器高”), 【放样】

【放样测量】
1.放样数据
2.放样观测
3.测站设置
↓4.方位角

3. 选取“1.放样数据”后按【 】,进入放样数据输入屏幕。
【 】

【放样距离角度】
H<m>:
HA:

坐标 确定

4.按【坐标】,进入放样坐标输入屏幕。在Np、Ep、Zp中分别输入待放样点的三个坐标值,每输完一个数据项后按【 】。
 需调用内存坐标数据按【查找】。(参阅13.1.2调用内存中已知数据)。
 按【距离】可切换到距离放样模式。
 按【记录】可将输入的坐标数据记录至内存中。 【坐标】

【放样坐标】
Np<m>:
Ep<m>:
Zp<m>
查找 记录 距离 确定

5.上述数据输入完毕后,按[确定]。仪器计算出放样所需距离和水平角并显示在屏幕上。
 当已调整目标及仪器高度,按【高程】可重新输入棱镜高及仪器高。(参阅“13.3输入棱镜高及仪器高”)

【确定】

【放样距离角度】
H<m>: 226.4854
HA: 79°43′37〃

坐标 高程 确定

6.按【确定】进入放样观测屏幕。 【确定】

【坐标放样】
dN:
dE:
dZ:
改正 模式 引导 测量

7.按【引导】进入放样引导屏幕。
按“14.1距离放样测量”中步骤7~10操作定出待放样点的平面位置。此时第四行位置上显示的值为目标点与待放样点的高差。
 箭头的含义
:向上移动棱镜
:向下移动棱镜

【引导】

【坐标放样】
←→ 0°00′00〃
↑↓ 0.001m
0.143m
改正 模式 差值 测量

8.向上或向下移动棱镜至第四行位置上显示的值为0m(当该值接近于0m时,屏幕上显示出两个箭头)。
当第2、3、4行的显示值均为0时,测杆底部所对应的位置即为待放样点的位置。
 按【停止】可停止测量,完成该点放样。

【坐标放样】

← 0°0′0〃
↑↓ 0.000m
0.000m
改正 模式 差值 停止

9. 按【差值】显示坐标放样成果。
按【ESC】返回放样测量菜单屏幕。
【差值】

【坐标放样】
dN: 0.000m
dE: -0.001m
dZ: 0.001m
改正 模式 引导 测量

【附】坐标放样时的距离改化
MTS-800由用户设定改化系数的方式来实现距离的海平面归算及投影改化。有此要求的用户可按下述步骤输入改化系数。
(1)投影面上的距离
HDg = HD×改化系数
HDg:投影面上的距离
HD: 地面上的距离
(2)地面上的距离
HD = HDg/改化系数
 当改化系数被设定后,适用于包括放样在内的所有的涉及到坐标的测量程序。
 改化系数输入范围: 0.98-1.02 。缺省值:1.000000(即不进行改化)
操 作 过 程 操作键 显 示
1.在测量模式第一页下按【改正】进入测距参数设置。 【改正】 【测距条件设置】
测距模式 单次精测
折光改正 无
棱镜常数 0 P1
确定

2.按【】、【】或按【PAGE】移动光标至改化系数输入行。

【】 【】 【测距条件设置】
改化系数: 1.000000

P3
确定

3.输入改化系数,按【确定】,返回测量模式。 【确定】
【测量】
H
ZA 99°43′13〃
HAR 120°09′12〃 P1
测距 切换 置角 改正

‘贰’ 土建施工经纬仪放线具体步骤

分析如下:

1、建筑物长超过20米,必须采用经纬仪放线,其优点是精确,缺点是速度慢,要搬动仪器定垂直线,转角时容易出错,故每一平面放线时必须做一个闭合差计算。

‘叁’ gps测量仪器怎么放线

1 临时基站模式主要步骤参考如下:基准站设置(架设在已知点和未知点两种情况),移动站设置,数据采集或测量放线。

2 网络差分模式主要步骤参考如下:移动站开机,与CORS站建立联系,数据采集或测量放线。

具体到放线环节,找到点放样菜单,输入放样点坐标,开始放样,根据提示确定点位。

‘肆’ 用电子经纬仪怎么放线测量

经纬仪可以采用视距法进行测距,就象光学水准仪的视距法测距一样。具体的方法是:照准待测点处的水准尺,在视场里读去上下丝的读数,(上丝-下丝)*100即为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如果采用的倒像经纬仪,距离为(下丝-上丝)*100。

在测距仪出现之前,地形图测量常常采用这种方法做碎部测量。采用这种方法测量距离的局限性很大,能观测的距离很短,而且精度十分低,工作效率不高,所以目前已经基本淘汰。

经纬仪是一种的大地测量仪器,有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是测量方位角的主要仪器,可以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和距离。

安臵仪器是将经纬仪安臵在测站点上,包括对中和整平两项内容。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臵,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臵。

(4)放线测量仪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电子经纬仪型号众多,有相同的特点如下:

1、仪器横轴和竖轴采用相同的合金钢制造的密珠式轴系,轴与轴套之间是螺旋形排列的滚珠,采用轻压过盈配合。其间隙为零,它的误差仅仅是加工形状误差,因此这样轴系具有精度高,温度影响小,低温转动灵活,抗震性能好,不易卡死,寿命长等特点,从而保证仪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光栅条数少(水平盘的光栅条数仅 6480 条),因此降低结构的技术要求,从而增大仪器的稳定性,提高仪器抗振能力。

3、具有自动修正功能,能修正仪器指标差、视准轴误差值和横轴误差,从而提高仪器精度。

4、电路板小,采用信号自动平衡数字电路,实现电调自动化,增强仪器可靠性。

5、耗电小,工作电流低。

6、采用激光对中,对中醒目、清晰,使用方便。

7、有全站仪操作功能。

8、角度有三种表示形式:60 进制,400 进制,6000 制密位。特别是密位制可供部队使用。

‘伍’ 工地上用全站仪放线怎么操作

可以利用图解法进行全站仪放线 也可以用极坐标或者后方交会的方法放线。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全站仪与光学经纬仪区别在于度盘读数及显示系统,电子经纬仪的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及其读数装置是分别采用(编码盘)或两个相同的光栅度盘和读数传感器进行角度测量的。根据测角精度可分为0.1″,0.2″,0.5″,1″,2″,5″等几个等级。

‘陆’ 经纬仪放线使用方法

经纬仪的使用


(1)对中,整平
方法一:
对中 稍松开连接螺栓,两手扶基座,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从光学对中器中观察,直到测站点移至光学对中器的刻画圈内为止(对中误差小于3mm),再拧紧连接螺栓,若误差过大,可重新移动三脚架,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整平 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相对旋转这对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90度,旋转第三只脚螺旋,仍使气泡居中,再旋转90度,检查气泡误差,直到小于分划线的一格为止.脚螺旋整平会影响到仪器的对中,因此要检查对中的结果,如果测站点发生了偏离,则重复以上的对中,整平的步骤.直到对中,整平误差都符合要求为止.


方法二:
对中 观察光学对中器,同时转动脚螺旋,使测站点移至刻画圈内(对中误差小于3mm),至符合要求为止.
整平 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三脚架的其中一只脚架1,察水准管气泡的位置,通过脚架1的伸缩,使气泡尽量居中,转动照准部,依次使水准管平行脚架2,脚架3,同样通过脚架的伸缩,使水准管气泡在相应位置上尽可能的居中.然后再通过脚螺旋整平经纬仪,步骤同方法一.直到整平的误差符合要求为止.
整平结束后,检查对中结果,此方法对对中的影响不大,一般可一次完成对中整平.


(2)瞄准
用望远镜上瞄准器瞄准目标,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影象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单根竖丝平分,或将目标夹在双根竖丝中央.


(3)读数
打开反光镜,调节反光镜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看清读数窗分划,根据使用的仪器用测微尺或分微尺读数,并记录.

阅读全文

与放线测量仪的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桌面旋转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0
如何上课不犯困的方法 浏览:122
寻仙幽冥常用方法图解 浏览:781
拉风的图片制作方法 浏览:870
眼睛pcv最好的治疗方法 浏览:206
解决因龅牙嘴合不拢的方法 浏览:776
板式换热温差计算方法 浏览:230
没有小白鞋用什么方法能洗干净 浏览:46
手机电源清理垃圾方法 浏览:440
柠檬水洗衣服的正确方法如何 浏览:27
几种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是什么 浏览:236
招蜂用什么方法什么药方 浏览:313
网水晶头怎么接线方法 浏览:900
绝缘导线的安装方法 浏览:899
加砖竖叉搬前腿的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728
挂电线安装方法 浏览:561
螺栓弹垫的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754
脚后跟疼锻炼方法 浏览:901
脚踏黄油枪的使用方法 浏览:394
以下属于音乐考古研究方法的有 浏览: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