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DN100V锥流量计测焦炉煤气如何测量
DN100一般是指V锥流量计口径,DN100也是指管道口径为100mm,V锥流量计可以这样来说,几乎所有的介质都能测量,而且它不仅耐700℃的高温还能满足测量管道达到42MPa的工作压力,是满足现场的使用工况需求,可以用它来测量焦炉煤气。
② 焦炉看火孔压力和燃烧室压力有什么关联
焦炉各项压力的测量
发布者:景德镇市信达仪器厂 发布时间:2008年7月28日
Audo look6.0下载
焦炉压力测量用倾斜式微压计,可选用YYX-130A型(原TH-130),可调节,一级精度。有八种规格供选择。
一、炭化室底部压力的测量
炭化室底部压力是确定集气管压力的依据,在任何操作条件下,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应高于大气压力。
炭化室底部压力的测量是在机焦侧吸气管正下方炭化室炉门上的测压孔进行的。测压管一般采用长1m,直径约10mm的不锈钢管,插入部分管端距炉门衬砖表面约20mm。为保证钢管不被焦炭堵塞,插入部分管端用硅酸铝纤维绳塞住,外露端与测压力装置连接,要求钢管与炉门连接处保持严密。
测量在推焦前30min进行。测量时,上升管蒸汽或高压氨水系统关闭,上升管盖关严;当集气管采用分段管理时,应将关闭的桥管翻板打开。测量前用金属钎子将测压管透好。当测得结果小于(或大于)5Pa时,应将集气管压力提高(或降低),使炭化室底部压力保持在5Pa以内,此时得集气管压力即为该结焦时间下应保持的集气管压力。
二、看火孔压力的测量
燃烧系统的压力主要根据看火孔压力来确定。
看火孔压力于交换后5min在上升气流测温火道测量。测量点在看火孔盖下150~200mm处。将测量胶管的一端与斜型微压计的正端相连,另一端与插入立火道的金属管相连。测量时注意防止装煤孔盖与看火孔盖烫坏胶皮管。
三、蓄热室顶部吸力的测量
蓄热室顶部吸力是调火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燃烧系统内压力在换向间隔时间内是变化的,但各蓄热室顶部吸力随结焦时间的变化大致相同。为了便于比较,在测量全炉蓄热室顶部吸力时,先测量标准蓄热室吸力,然后测量其他各蓄热室与标准蓄热室的相对吸力差值。
标准蓄热室在机焦侧各选择相邻的两个,要求与其对应的燃烧室温度正常,燃烧系统阻力正常,而且不应有漏火、下火等异常现象。同时为了测量方便,标准蓄热室一般选择在一座焦炉炉组的中部,但最好避开吸气管正下方。
测量前先检查加热制度是否正常,并将风门开度、废气砣提升高度调整到一致。将斜型微压计置放在标准蓄热室附近并调好零点,检查测压管是否漏气、是否畅通。
首先调节标准蓄热室顶部吸力达到要求,使得在两个交换间隔时间内的标准蓄热室上升和下降气流吸力相同。每次测量标准蓄热室吸力距交换后的时间应相同,一般交换后3min开始测量。将斜型微压计的负端接标准蓄热室的测压孔,正端接需测量的蓄热室测压孔,斜型微压计的读数即为各蓄热室与标准蓄热室的顶部吸力差,由此可以计算出各蓄热室顶部吸力。
测量后记录当时的加热制度、标准蓄热室顶部吸力以及各蓄热室与标准蓄热室的吸力差。
在测量过程中,焦炉的加热制度必须稳定,与标准蓄热室相关的炭化室不要处于推焦或初装煤阶段。
遇大风或暴雨天气时,一般不进行蓄热室顶部吸力的测量。
四、蓄热室阻力的测量
测量蓄热室阻力是为了检查格子砖的堵塞情况。
用斜型微压计直接测量上升或下降气流每个蓄热室的小烟道与蓄热室顶之间的压力差。
交换后3min从炉端开始逐个测量。测量时将斜型微压计的正 端与蓄热室顶部相连,负端与小烟道测压孔相连,读压差。
为了得到可以比较的数据,在每次测量调节两种气流下蓄热室顶部吸力与上次测量时相同,或不改变蓄热室顶部吸力而实测结果换算后进行比较。
每次测量后均需记录当时的加热制度。将测量结果分别计算每侧上升与下降气流蓄热室,上下压力差的平均值(空气和煤气蓄热室分别计算)。
异向气流蓄热室上、下压力差的差值等于蓄热室阻力之和。
五、五点压力的测量
测量燃烧系统五点压力是为了检查焦炉燃烧系统实际压力分布和各部阻力情况,所以应选择在燃烧室温度正常、相邻炭化室处于结焦中期、燃烧系统各部位调节装置完善、炉体严密的燃烧系统内进行测量。
测量时,在蓄热室走廊用两台斜型微压计分别测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蓄热室顶部压力,在炉顶用一台斜型微压计测量与所测蓄热室相连的燃烧室测温火道的看火孔压力。
交换后5min,3台表同时读数,接着测煤气蓄热室与空气蓄热室压差,蓄热室顶与小烟道测温孔处的压差,以及异向气流看火孔压差,隔1min再重测一次,共测3次。换向后再按上法进行测量。
测量完毕换算出各点压力,绘制五点压力曲线。并记录当时的加热制度。
六、横管压力的测量
当横管压力变化较大时,表示供热煤气量发生变化,所以测量横管压力可以作为调整直行温度的参考。
用U型压力计直接在横管测压处测量,当测量全部横管压力时,考虑到煤气压力所产生的误差,可在中部选一个炉温较正常的横管为标准,测量其他各横管与“标准横管”的压差。然后再换算为各排横管的压力。
某焦炉压力数据实例
发布者:景德镇市信达仪器厂 发布时间:2008年8月1日
Audo look6.0下载
贪煤气 总压力 1.2KPa
机侧 0.9KPa
焦侧 0.8 KPa
焦炉煤气 主压 2.2 KPa
总压 0.5 KPa
集气管 机侧 54.7 Pa
烟道(负压) 总吸 560Pa
机侧 306Pa
焦侧 326Pa
标准蓄热室(负压) 机侧 29.1——57.3Pa
焦侧 40.7——44.3Pa
③ 压力测量方法
1、弹性力平衡方法
基于弹性元件的弹性变形特性进行测量。弹性元件受到被测压力作用而产生变形,而因弹力变形产生的弹性力与被测压力相平衡。测出弹性元件变形的位移就可测出弹性力。此类压力计有弹簧管压力计、波纹管压力计、膜式压力计等。
2、重力平衡方法
主要有活塞式和液柱式。活塞式压力计是将被测压力转换成活塞上所加平衡砝码的质量来进行测量的,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宽,性能稳定可靠,一般作为标准型压力检测仪表来校验其他类型的测压仪表。液柱式压力计是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将被测压力转换成液柱高度进行测量的,最典型的是U形管压力计,结构简单且读数直观。
3、机械力平衡方法
其原理是将被测压力变换成一个集中力,用外力与之平衡,通过测量平衡时的外力来得到被测压力。机械力平衡方法较多用于压力或差压变送器中,精度较高,但结构复杂。
4、物性测量方法
基于在压力作用下测压元件的某些物理特性发生变化的原理,如电气式压力计、振频式压力计、光纤压力计、集成式压力计等。压力检测仪表的检测方法
1、液柱测压法
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将检测压力转换成液柱高度进行测量。如U形管压力计、单管压力计、斜管压力汁等。这种压力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其精度受工作液的毛细管作用、密度及视差等冈素影响,测量范围较窄,只能进行就地指示,一般用来测量低压或真空度。
2、弹性测压法
根据弹性元件受力变形的原理,将被测压力转换成弹性元件变形的位移进行测量,如弹簧管压力计、波纹管压力计及膜片式压力计等。这类压力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工作可靠,使用方便,常用于精度要求不高,信号无须远传的场合,作为压力的就地检测和监视装置。
3、电气测压法
通过机械或电气元件将被测压力信导转换成电信号(电压、电流、频率等)进行测量和传送。如电容式、电阻式、电感式、比变片式和霍尔片式等压力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这类仪表结构简单、测量范围宽、静压误差小、精度高、调整使用方便,常用于测量快速变化、脉动压力及器远距离传送压力信号的场合。
④ 焦炉煤气用什么流量计测量比较好
焦炉煤气测量流量的方法有多种,但需要根据焦炉煤气现场的工况来定位,可以从煤气的温度以及压力,然后来判定使用什么样的流量计,但在焦炉煤气中,V锥流量计被广泛应用,因V锥流量计有抗振动,抗干扰以及精度高的特性,在测量焦炉煤气流量中,使用V锥流量计是完全可以解决焦炉煤气测量的工况。
⑤ 焦炉炉口有个测压表,还有一个叫法是斜型表。请问谁知道这方面的东西么。
倾斜式微压计
检 定规程
iiG 172‘一1994
犷小一卜补个•今二卜卜、
令衣人,吞.叹
Tube Micromanometer
JJ G 172-1994
代替刀G172-1984
。人‘八盆‘}孟八
倾斜式微压计检定规程
Ve rification Regulation ofT ilting
卜
令
备
宁
十
卜
眨
本检定规程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4
归口单位:上海市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技术研究所
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屠立猛(上海市计量技术研究所)
年4月5日批准,并自1994年12月I F3起施行
1114
目录
概述••••••••••,•••••••••••••••••••••••••••••••••••••••••••••••••••••••••⋯⋯
技术要求•••••••••••••••••••••••••••••••••••••••••••••••••••••••••••••••⋯⋯
检定条件•••••••••••••••••••••••••••••••••••••••••••••••••••....•••....⋯⋯,.
检定项目及检定方法•••••••••••••..........⋯⋯,.................⋯⋯
检定结果处理及检定周期••••,••••⋯⋯,..................⋯⋯,..⋯
二三四五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倾斜式微压计检定记录单•••••••••••,••⋯
中国各主要城市重力加速度(x)•⋯⋯
11 1 6
11 1 6
11 1 6
]1 1 7
11 1 8
11 1 8
11 1 8
11 1 9
1115
倾斜式微压计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倾斜式微压计(以下简称微压计)的检定
概述
该微 压 计 是基于流体静力学原理,利用液柱的高度差来测量压力的一种测压仪器。其特
点为玻璃测量管是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斜管。故能将较小的液柱高度差转换成按比例放大
的分度值
该微 压 计 用于测量不溶于乙醇的气体的表压和差压
二技术要求
1 外观
1.1 微压计的零部件装配应牢固,不得有松动及损坏现象。
1.2 微压计的玻璃测量管(以下简称测量管)不应有影响强度和读数的缺陷,管的内壁应
清洁。
1.3 微压计标尺上的刻线应匀直清晰,长、中、短三种刻线长度应明显可辨,并与测量管
的中心线相垂直;该线不得有影响读数的中断现象;刻线宽度不大于最小分度间隔的1/So
1.4 微压计标尺上的数字应完整清晰。
1.5 微压计应装有水准器,台式微压计还应有水平调整装置
1.6 微压计的多向阀应有明显标记。
1.7 0.5级的微压计应具有游标读数装置,游标读数装置应能平稳移动,不应有卡住、突
跳和松动现象。
LS 微压计应具有调零装置。
1.9 微压计应有铭牌。铭牌上应标有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
日期、测量范围、计量单位、准确度等级、加℃时的工作液体密度(倾斜常数不包括工作液
体密度的微压计可不标)以及最大工作压力。
2 密封性
微 压计 应 能承受最大工作压力,并持续15min,且在最后5min内不得有压力降
3 准确度等级
微压 计 的 准确度等级见表1,其允许误差以引用误差表示
表 1
60 14 级 { 允许WA(%) }! 准确1xv级卜ft许}V琪 0)一
箫
三检定条件
4 检定设备
4.1 标准器
1116
可采 用 标 准补偿式微压计,标准液体压力计或其他相应准确度等级的压力仪器。
标准 器 的 允许误差绝对值应不大于被检微压计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30
4.2 其他设备
4.2.1 液体压力计:测量范围应为微压计最大工作压力的1至1.5倍,准确度等级不低于
2.5级,分度值不大于IOPa;
4.2.2 温度计:测量范围0-500C,分度值为0.5 C;
4.2.3 密度计:分度值为0.5掩/m;;
4.2.4 量筒:测量上限500m1或1000m1;
4.2.5 能平稳加压和减压的调压器、
4.2.6 计时器。
5 微压计的工作液体采用密度为810kg/m3的乙醇(GB 679规定其体积百分数为95%)
6 检定环境条件
6.1 微压计应处于水平工作位置。
6.2 无影响检定的震动。
6.3 检定温度为20-5T:,温度波动:整个检定过程中,0.5级应不超过1`C,1级不超过
2`C;1.5级不超过3`C。
6.4 微压计须在检定温度下静置2h以上方可检定。
四 检 定 项 目 及 检 定 方 法
7 外观检查
用 目 力 观察应符合本规程第I条的要求。
8 密封性检查
密 封 性 检查是在微压计未充液的情况下进行,
用四通接头和橡胶管将进气接嘴、示值管接嘴、
调压器和液体压力计相连接(如图①所示)。然后
平稳加压至最大工作压力保持15min,观察最后
5min液体压力计的示值,其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
2条的要求。
9 甚本译磐的枪宁
9.1
9.1
9.1
9.1
基本误差的检定方法及步骤
调 配工作液体,并测定密度值。
图 密 封 性 捡 查 示意图
1一 液 体 压力计;2一工作液体为纯净水;
3一调压器;a-徽压计;5一橡胶管;卜一四通接头
.1
.2
.3
对微压计进行清洁处理,然后用调配好的工作液体冲洗。
注人调配好的工作液体,然后采用反复增减压的方法排除液体内的空气,直至微压
计的零位示值稳定为止。
9.1.4 将三通接头两端用橡胶管分别连接至标准器和微压计正(负)压的接嘴上,同时将
三通接头的另一端用橡胶管连接调压器。
9.1.5 在通大气的情况下,调整标准器和微压计的零位
9.1.6 微压计的示值检定采用与标准器直接比较的方法进行。检定点在标尺范围内均匀选
取,0.5级取5个点,0.5级以下取3个点。检定程序按正反行程进行一次检定。量程可调
式的微压计,检定时应在相应每个倾斜常数的角度上进行(每变换一个角度需重新调整零
1117
位)。检定1.0级和1.5级微压计时,读数应读到度值的1/2;检定0.5级微压计时,读数
应读到分度值的1/10。检定中增减压应缓慢平稳,检定后应重新检定零位,如零位变化超
过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4时,须重新调整零位,并再次进行检定。对于标有正负压力值的微
压计应按上述检定方法分别在正负压量程上进行。
9.2 基本误差的计算
9.2.1 以Pa为单位标度的微压计,基本误差按式〔1)计算:
p色一Po
“一 二霖 x10 0 ‘”
式中a— 微压计的基本误差(%);
p— 微 压 计在 某一倾斜常数上的示值(Pa);
Po— 标 准器的示值(Pa);
Pt— 微 压计工作液体实际密度(kg/m3);
P— 微 压 计铭 牌上标出的工作液体密度(kg/m3);
P- 一 一 微压计在该倾斜常数上的#*1 上限值(Pa)o
9.2.2 以mm单位标度的微压计基本误差按下列公式计算:
a. 当微 压 计的倾斜常数不包括工作液体密度时,则其基本误差av由式(2)计算
a1v
nI.sina.Pi.9一Po
L•Pi
x 100 % (2)
式中sina— 微压计倾斜常数(不含工作液体密度),a为玻璃测量管与水平面的夹角;
n1— 微 压 计 在某一倾斜常数上标尺的示值(二):
8— 当 地 的重 力 加 速度值(m/sz);
L— 该 倾 斜 常数 上 被检微压计测量上限液柱高度值(mm).
b. 当微 压 计的倾斜常数包括工作液体密度时,则其基本误差屯由式(3)计算
。.、 Pi 一 。。
s _ — 一尸— 、,八n卫
Lp i
(3)
式中K 微压计的倾斜常数(含工作液体密度),即为psina (kg/m3)a
9.2.3 各个检定点中的最大基本误差均应符合表1的规定。
五 检 定 结 果 处理 及 检 定 周 期
经 检定 合 格的微压计,出具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微压计,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或作降级
处理,作降级处理的微压计,必须更改准确度等级标志,并出具相应等级的检定证书。
微 压 计 的检定周期按具体使用情况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1年。
附录
附录1 倾斜式微压计检定记录单
送检单位制造厂准确度等级编号
1118
测量范围
检定时环境温度
标准器编号
工作液体实际密度_
工作液体的标称密度
检定日期
标准器准确度等级
外观:
密封性:
基本误差检定:
一一三
K或slna
标准器示值
Pa
正行程微压计标尺读数
Pa 或 二
反行程微压计标尺读数
rnln 或 Pa
一
一
一
Ò }一一
一
一
一
} 一
徽压计最大误差占二二
检定员计算核验员
(%)
检定结果
附录2 中国各主要城市皿力加速度《引
序号地区
g
(m奋) 一二地区(鑫12
3
4
5
6
7
8
9
10
11
l2
l3
l4
l5
l6
17
18
19
北京
上海
天津
广州
南京
西安
太原
青岛
沈阳
重庆
济南
郑州
成都
大连
长春
昆明
吉林
南宁
武汉一
20
2l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杭州
哈尔滨
开封
兰州
延安
洛阳
合肥
张家口
大同
锦州
承德
石家庄
保定
徐州
唐山
拉萨
包头
乌铸里哈
浦n
9.7936
9 8066
9 7966
9.7926
9 7955
9 7961
9 7947
9 8000
9.7984
9+8027
9.8017
9.7997
9 8以】3
9 7967
9.8016
9 7799
9 7986
9 7994
9 7951
1119
续表
号一地序
吐鲁番
g
(m/s2)
9.8024
9.7936
9.7928
9.7933
9.7944
9.7951
9.7936
9.7868
9.8080
9.8018
9.7995
9.8019
9.8032
9.7891
9.7961
庆江昌湖关口阳
安九宜芜渔汉贵
州东新州川
德丹阜福银
54 5 56 57 58 59 60 61 倪犯64 65 6 67 68
蚌端口
海拉尔
南昌
长沙
柳州
惠阳
海口
衡阳
西宁
哈密
乌鲁木齐
乌兰浩特
佳木斯
宝鸡
牡丹江
g
cm兮)
9.7954
9.8081
9.7920
9.7915
9.7885
9.7882
9.7863
9.7907
9.7911
9.8006
9.8015
9.8066
9.8079
9.7933
9.8051
齐齐哈尔
山海关
39 40 4142 43 4 45 46 47 48 4950 51 52 53
注:本表未列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值,可用下面公式算出
9. 80 6 6 5x ( 1 一 0 .0 02 6 5 x o 口 乡
式中R- 他球半径,等于6371 x 103.;
h- M A 地 点的海拔高度;
笋— 测 量 地点 的纬度。
11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炉煤气温度在50度左右,在流量测量中属于常温,如果对精度有要求的话,可以使用V锥流量计来测量,如果精度要求不高,可以使用热式质量流量计或者涡街流量计相关的仪表来解决。
⑦ 压力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哪些
不太明白楼主的意思,一般测量炉膛的压力和差压都可以采用差压变送器,就是通过变送器两个取压口所采到的微压作用于膜盒,比较两端的压差就行了。
⑧ 焦化厂焦炉的压力与吸力
莱芜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简称莱钢焦化厂)1#焦炉为58-Ⅱ型,自1993年8月改烧高炉煤气,每小时可替代6000m�3焦炉煤气,为莱钢后序生产提供了优质气体能源。由于受高炉冶炼生产的影响,焦炉用高炉煤气加热气源压力不稳定,生产中需经常切换为焦炉煤气加热。据统计1#焦炉自改烧高炉煤气加热至1998年12月,共切换煤气高达120次。另外,高炉煤气流量调节与烟道吸力调节之间没有实现自动控制。烟道吸力凭经验与高炉煤气流量保持匹配,会造成煤气不合理燃烧现象,进而导致炉温波动,生产不顺。 测量蓄热室顶部吸力,用来检查焦炉加热中煤气、空气和废气量的分配,检查横排温度的分布,检查看火孔压力是否合理,是热工调火的重要指标。按规程要求每周要测量并调节一次蓄热室顶部吸力。下面对蓄热室顶部吸力测量、调节途径的相关问题加以阐述。2 蓄热室顶部吸力的确定与调节采用下列公式计算蓄热室顶部吸力:上升气流时:� a2 = a1+∑f-∑ΔP (1)下降气流时:� a2 = a1-∑x-∑ΔP (2)式中a--考察点对于大气压的相对压力,Pa;�� f--热浮力,f = h(r空气- r空气);� h--起始点间高度,m;�� r空气--大气密度,r气体包含r空气、r煤(指蓄热室内空气、煤气气体密度),kg/m3;�� ΔP--起始点间气体全部阻力之和,Pa。�2.1 蓄热室顶部吸力的确定上升、下降两种情况下蓄顶吸力的确定见图1。 图1 蓄热室顶部吸力确定2.1.1 上升气流时空气蓄热室顶部吸力:��a4 = a空+∑h(r空气 - r空1-4)-∑ΔP空气1-4� (3)��保持下降气流看火孔吸力为0,即a4为0,则��-a空 = ∑h(r空气 - r空1-4)-∑ΔP空1-4� (4)��同理,煤气蓄热室顶部吸力:��-a煤 = ∑h(r空气 - r煤1-4)-∑ΔP煤1-4� (5)��2.1.2 下降气流时空气蓄热室顶部吸力:��a空1 = ∑h(r空气- r空4-7)+∑P空4-7� (6)�煤气蓄热室顶部吸力:��a煤1 = ∑h(r空气- r煤4-7)+∑ΔP煤4-7� (7)2.2 蓄热室顶部吸力的调节(1)上升时蓄顶吸力的调节见图2。图2 上升气流蓄顶吸力确定上升气流时,设煤气蓄热室顶部压力为a煤,由: a煤 = a煤1+∑h(r空气-r煤1-2)-∑ΔP煤1-2�得:-a煤 = -a煤1+∑h(r空气-r煤1-2)+∑ΔP煤1-2� (8)-a煤1近似为常数,因为1997年6月煤气主管由于安装了压力电动调节器,虽然煤气总管压力有所波动但能够保持相对稳定。∑h(r空气-r煤1-2)也近似为常数,因为在一定的高炉冶炼状态下其高炉煤气气体成分相对稳定,燃烧后形成的废气成分也是相对稳定的。 ∑ΔP煤1-2 = ΔP孔板+ΔP支管+ΔP废气盘+ΔP蓄热室�中唯有ΔP孔板是可变项,所以��-a煤 = 常数+ΔP孔板� (9)��由(9)式可以看出:若孔板直径大,则孔板阻力小,蓄热室顶部吸力也小。反之亦然。 (2)下降气流时吸力的调节见图3。图3 下降气流蓄顶吸力确定下降气流时,设煤气蓄顶吸力为a煤,分烟道吸力为a分,由:� a分 = a煤-∑h(r空气-r煤1-2)-∑ΔP煤1-2� -a煤 = -a分-∑h(r空气-r煤1-2)-∑ΔP煤1-2� (10)而∑ΔP煤1-2 = ΔP孔板+ΔP废气盘+ΔP蓄热室�采用上面的假设条件:a分、∑h(r空气-r煤1-2)、ΔP废气盘、ΔP蓄热室都可以近为常数,所以� -a煤 = 常数-ΔP孔板� (11)��由式(11)可以看出,若孔板直径增大,则孔板阻力小,蓄顶吸力则大。反之亦然。生产中,原则上除边部2个燃烧室孔板直径特殊取定外,其余孔板直径考虑煤气主管已两段变径保持基本一致,这样从理论上可以保证蓄顶吸力均匀性。但是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个别燃烧室温度低,必须加大孔板直径以增大煤气流量,因此改变了蓄顶吸力并影响了相邻燃烧室的蓄顶吸力。所以单纯调节孔板的直径是不够的。2.3 蓄顶吸力比较大小(1)上升气流蓄热室和下降气流蓄热室比较见图4。图4 上升与下降气流蓄顶吸力比较 a下 = a上+∑f上-∑f下-∑ΔP1-2�对于热浮力项,因为上升时、下降时废气比重无大变化,则���∑f上 ≌ ∑f下�� 又∑ΔP1-2是系统阻力,不小于0,所以� a下>a上� -a下<-a上即上升气流蓄热室顶部吸力大于下降气流蓄热室顶部吸力。(2)空气、煤气蓄热室顶部吸力比较见图5。�图5 空气与煤气蓄顶吸力比较对于空气上升时:� a空2 = a空气1+f空1-2-∑ΔP空1-2� (12)对于煤气上升时:� a煤2 = a空气1+f煤1-2-∑ΔP煤1-2� (13)两式中,因为:� r空 = 1.293kg/m3,r煤=1.297kg/m3有:f空1-2 ≌ f煤1-2�又因为空气过剩系数α为1.2,空气流量大于煤气流量,阻力正比于流量的二次平方,有:� � ∑ΔP空1-2>∑ΔP煤1-2>0而a空2与a煤2相等,所以:� a空1>a煤1�� (-a空1)<(-a煤1)即上升空气蓄热室顶部吸力小于上升煤气蓄热室顶部吸力。3 测量和调节顶部吸力存在的问题(1)只测下降气流值。因为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的差值,才是气体流量指标。即压差代表流量,只测下降值不科学。(2)随测随调。仅仅为了满足规程要求:即上升气流时与标准蓄热室允许±2Pa误差,下降气流时与标准蓄热室允许±3Pa误差,及时调节达到均匀性。但是由于测量时,上升、下降两个换向测量,上升时调节均匀性满足了,往往影响到下降时均匀性,难以实现全炉的吸力均匀性。(3)只看均匀性不看上升、下降气流压差。例如,测上升时与标准蓄热室差-3Pa,下降时与标准蓄热室差+2Pa,则压差+5Pa;而另一蓄热室则分别为+3Pa、-2Pa,其压差值-5Pa。两个蓄热室之间压差的差值为10Pa,已经引起流量相差很大了。4 结语以上公式推导出蓄热室顶部吸力调节的最基本公式,在实际生产中指导如何通过调节孔板直径来改变蓄顶吸力大小 ,进而达到全炉蓄顶吸力的均匀性和各燃烧室温度的均匀合理性。生产上测量和调节该项指标尚存在一些问题。生产中一般是先测量该项指标,但不急于调节,其次分析吸力值的均匀性,判断上升、下降气流压差是否相等,还要考虑实际的燃烧室温度是否正常,最后要循序渐进调节孔板直径并摸索经验,结合废气分析手段,达到由微调粗调到精调细调的理想调节。焦炉贫煤气加热蓄顶吸力调节理论上要求严格的科学性、准确性,操作上讲求丰富的实践经验,调节过程因情而异。对于相同炉型不同炉龄的焦炉,由于炉体的严密性差别太大,测量和调节蓄热室顶部吸力的方法也是有区别的。
⑨ 工业焦炉一般用什么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测量
一般都需要进行引压处理把温度降下来之后在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