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站仪坐标测量方法
1全站仪
在公路工程中,全站仪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全站仪最主要的功
能是数据采集和坐标放样,数据采集是已知某点在地面上的桩位,要用全站仪测其坐标;而坐标放样正好和数据采集是个相反的过程,它是已知某点的坐标,要用全站仪将其在地面上的桩位定出来。
要进行数据采集和坐标放样,首先得让全站仪找到坐标北方向,那么全站仪是怎么找到北方向的呢?在地面上得先知道两个已知点A、B的坐标和桩位,假设将仪器架在A点上,将架仪器的点的坐标输入仪器的测站点对应的X、Y处,再对准点B点,输入B点的坐标,全站仪就可以找到北方向,确定北方向的方法如下:
1)先计算AB的象限角β,tanβ=|ΔY/ΔX|=|XB—XA|/|YB—YA|,β=arctan|ΔY/ΔX|
2)计算方位角:αi=β,ΔY>0,ΔX>0(第一象限);αi=1800-β,ΔY>0,ΔX<0(第二象限);
αi=1800+β,ΔY<0,ΔX<0(第三象限);αi=3600-β,ΔY<0,ΔX>0(第四象限)
2数据采集程序的原理
1)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首先先将水平角置于HR。
2)架设仪器于A点,进入数据采集程序,输入A点坐标(1000,1000),然后将望远镜十字丝交点对准B点所立的单杆尖部(尽量要对准尖部,因为对准尖部要比对准棱镜的十字丝交点要更准确),输入B点的坐标(1200,1300),这样全站仪就找到了北方向。找到北方向主要是让全站仪建立坐标系,这样全站仪才能将所测的点都置于同一个坐标系内。
那么全站仪是怎么找到北方向的呢?如下图:在三角形ABM中,BM=YB-YA=1300-1000=300,AM=XB-XA=1200-1000=200,tanα=BM/AM=1.5,α=arctan1.5=560
18'36'',这时候全站仪会认为从对准B点的方向逆时针旋转56018'36'',就是北方向,同时从A点垂直于北方向的方向就是东方向
3)全站仪找到北方向后,将全站仪从对准B点转到对准C点,从对准B点转到对准C点的过程中,全站仪直接将β就测出来了,在上图中β=20°15'20'',对准C点后,直接按测量键,全站仪就会测量AC的距离,AC的距离出来后,全站仪就会利用内部的程序将C点坐标计算出来:γ=90°-α-β=90°-56°18'36"-20°15'20"=13°26'04",AC=100m
AN=YC-YA=YC-1000,CN=XC-XA=XC-1000,sinγ=CN/AC=(XC-1000)/100=0.2323所以XC=1023.233;cosγ=AN/AC=(YC-1000)/100=0.9726,所以YC=1097.263
3坐标放样的原理
1)在进行放样之前首先先将水平角置于HR。
2)在此程序里,全站仪确定北方向的原理同上面的数据采集里的方法。
3)全站仪找到北方向后,将C点的坐标(1020,1090)输入仪器里面,这时候全站仪就直接计算出AC这条边的方位角β=arc-tan4.5=77°28'16"(计算的方法同AB的方位角α),然后按角度键(有的仪器是极差键),仪器就会显示出dHR=γ=β-α=21°
09'40",然后转动仪器将dHR变为0,然后指挥棱镜立到dHR为0的这个方向上(假如棱镜现在立在D点上),你现在棱镜放的点然后将望远镜十字丝对准棱镜的十字丝,然后按一下全站仪上的距离键,仪器就会测量AD的距离,AD=50.123,同时仪器也会计算出AC的距
离,AC2=(YC-YA)2+(XC-XA)2=92.195m,随后仪器会显示出dHD=AC-AD=40.072,AC-AD很显然是大于零的,大于零意思是你要将棱镜在这个方向上朝远离仪器移动40.072;如此反复,一直到dHD显示为0为止,这时候C点在地面上的位置就定出来了;(假如棱镜现在立在E点上),你现在棱镜放的点然后将望远镜十字丝对准棱镜的十字丝,然后按一下全站仪上的距离键,仪器就会测量AE的距离,AD=100.256,同时仪器也会计算出AC的距离,AC2=(YE-YA)2+(XE-XA)2=92.195m仪器会显示出dHD=AC-AE=-8.061,AC-AE很显然是小于零的,小于零意思是你要将棱镜在这个方向上朝仪器移动8.061,如此反复,一直到dHD显示为0为止,这时候C点在地面上的位置就定出来了。
Ⅱ 如何在CAD里测量坐标
在CAD里测量坐标的步骤:
1、确定电子图纸坐标系的夹角。如果所承建的工程不是座落在正南正北方向上的话,就要确定设计的现场轴线测量坐标系与电子图纸上的轴线坐标系所存在的夹角度数(如某工程所存在的夹角度数为75.4823°)。方法:就是用90°减去设计图纸上坐标方格轴线纵横方位角中小于90°的方位角即可。
2、旋转电子图纸的面。方法:在CAD的命令行里输入UCS—新建N—X轴—180°—回车。意思是说整个图纸以X轴为旋转轴顺时针旋转了一个180°的面。
3、旋转电子图纸的坐标系。方法:利用直线命令在操作面上画出“十”字标志,然后用旋转命令旋转第一步中所知道的夹角度数。
4、定义电子图纸的坐标系。方法:在CAD的命令行里输入UCS—新建N—三点—原点(用光标选中“十”字标志的交叉点)—X轴(用光标选中“十”字标志竖轴的正上方端点)—Y轴(用光标选中“十”字标志横轴的右手方端点)—回车。意思就是确定电子图纸轴线坐标系的X轴和Y轴的方向。
5、定义电子图纸的坐标原点。方法:由于电子图纸上的轴线坐标点在没有转换坐标系之前,该点的实际坐标值与图纸上所标注的坐标值是不一致的,所以首先要在电子图纸上找到有坐标值的点作为基点,然后用相对坐标法画直线,在直线命令中输入下一点时就要按“@-x,-y”的方法输入该基点的坐标值,最后在画完直线后就要定义原点了,也是在命令行里输入UCS—新建N—指定原点(用光标选中上述所画的直线端点)—回车。
6、校核电子图纸的坐标系。方法:利用“十”字光标指定到有坐标值的点位上,查看该点位实际坐标值与图纸上标注的坐标值是否一致,如果相同则说明转换成功,如果不同则要重新进行转换。为了方便以后的操作,经过转换坐标系的图纸最好是另外存在一个文件夹内,不要替换原始的设计图纸。
Ⅲ 全站仪坐标测量步骤
如果测量标高,高程,仪器高,棱镜高需要输入
全站仪坐标放样操作步骤
1、仪器调水平同经纬仪(忽略),开机后目镜转360度使垂直过“0”。
2、按MENU菜单进入模式
3、按F2:测量程序。
4、按S•O、
5、按F3坐标放样,选择一个文件(按F4跳过)。
6、按F1输入测站点,按F4(坐标提示)依次输入:N(X)、E(Y)、Z(忽略),全部输完按ENT(回车)。
7、按F2后依次输入后视点:按F4(坐标)后桌面显示:输入N(X)、E(Y)坐标值后照准棱镜后(仪器中发出声响)然后按F3(是)确定后进入坐标放样模式。
8、按F3放样点:显示放样点名按F3(坐标)桌面显示:N(X)、E(Y)、Z(忽略)依次输入N、E的坐标值,按ENT(回车)。
9、照准棱镜,按F4继续,当d
HR(显示数值归零后)表明放样方向正确。
10、按F2(距离)键 HD:实测的水平距离dHD:对准放样点尚差的水平距离。
11、按F1进行精测。d
HR、dHD、dZ均为0时,则放样点的测设已经完成。
12、按F4继续下一个点的放样。
注:上述测量:由建设方提供二点坐标后使用的测量方法,如出现二点间有障碍物后无法施测,操作方法可采用后方交会法施测。
后方交会法
1、 同基本操作1、2、3、4、5
2、 按F2新点,显示F1:极坐标 F2:后方交会法
3、 按F2(后方交会法)键。选择一个文件,按ENT回车健确认,继续回车确认
4、 按F1键,再回车确认
5、 输入已知点A,按F4(是)进入棱镜高输入(忽略),按ENT回车确认,照准已知点A,按F1(测量)键,进入已知点B的输入。
6、 对已知点B的输入,同上5,则显示后方交会残差
7、 按F4(计算)键,显示新点坐标,
8、 按F4
9、 同基本操作6、7、8、9、10、11
Ⅳ 怎样用全站仪测一个随便点的坐标
方法如下:
1、先把仪器架在一个坐标点上对中,整平,然后开机。
2、转动镜头,初始化完成后进入菜单键,数据采集,新建文件,然后按F1输入测站点坐标,就把坐标输进去。
3、然后让棱镜放在另一个已知点,然后按F2,后视点,直接再按坐标后视,会出N,E,就是X。
4、坐标输完之后,校核完之后,然后按F3,测量就可以。
(4)简易方法测量坐标扩展阅读:
1、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2、水平角测量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Ⅳ 全站仪怎么进行坐标测量
全站仪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Ⅵ 怎么用gps测量一个点高程及坐标
将全站仪自由地架设在地面上任一点,只要能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点作边角测量,即可得到设站点的坐标。此法在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和施工放样中经常使用。(如图)
极坐标法也是用全站仪进行,仪器架设在一个已知点上,后视另一个已知点,测量到待测点的角度和距离,即可得到待测点的坐标。
(6)简易方法测量坐标扩展阅读
最初的GPS计划在美国联合计划局的领导下诞生了,该方案将24颗卫星放置在互成120度的三个轨道上。每个轨道上有8颗卫星,地球上任何一点均能观测到6至9颗卫星。这样,粗码精度可达100m,精码精度为10m。
由于预算压缩,GPS计划不得不减少卫星发射数量,改为将18颗卫星分布在互成60度的6个轨道上,然而这一方案使得卫星可靠性得不到保障。1988年又进行了最后一次修改:21颗工作星和3颗备用星工作在互成60度的6条轨道上。这也是GPS卫星所使用的工作方式。
Ⅶ 建筑工程测量坐标计算方法
建筑工程测量坐标计算方法:
设原点坐标为(x,y),那么计算坐标(x1,y1)为 x1=x+s·cosθ y1=y+s·sinθ
其中θ为方位角,s为距离
CAD里计算方位角和距离:CAD默认的世界坐标系跟测量上用的坐标系是不同的。世界坐标系中的X即测量坐标系中的Y,世界坐标系中的Y即测量坐标系中的X。
(7)简易方法测量坐标扩展阅读:
测量坐标计算软件包含直角坐标正算,反算,和施工坐标转换。小数和度分秒显示。软件的数据图表显示,将数据坐标值显示成图像,增加计算的直观感。
测量坐标计算程序适用于公路、铁路等线路坐标计算,程序主要包括(交点法、线元法、直线坐标正反算,竖曲线计算,平面控制网“导线、高程”平差,隧道超欠挖,超高加宽,测量工具箱等,还可以全自动生成卡西欧5800、9750程序数据库。
其中包括:隧道超欠挖、交点法、线元法、竖曲线一系列数据库),已知数据输入明确,操作简单易懂,是工程测量人员的好帮手!
Ⅷ 测量坐标如何计算
坐标方位角推算。据导线点编号,导线内角改正值和起始边,可按式子依次计算方位角,直到回到起始边。经校核无误,方可继续往下计算。算出来∆x,∆y的增量计算值和修正值后,相加后,即可计算出修正后的增量计算值,详细步骤:
1、首先是需要将经纬仪或者全站仪测量的数据(观测角和边长)写入如图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