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通过数学模型估算恐龙的体重
这个方法的第一步是塑出被测恐龙的模型。可用橡皮泥将恐龙的形体捏出来,恐龙很大,我们捏的模型自然要小得多。模型制成后,要算出它是恐龙的实际大小的几分之一。
第二步是测量模型恐龙的体积。将模型放入一个木箱内,然后往箱内倒入细沙。当沙把“恐龙”完全盖住后,将沙面刮平,并在箱壁上用笔画出沙面的高度。把模型从箱内取出,然后又将沙面刮平,用笔在箱壁上画出沙面的第二个高度。这样我们很快就能计算出“恐龙”的体积。
第三步计算恐龙的实际体积。模型的体积与倍数相乘就得出恐龙的实际体积。
第四步是计算恐龙的体重。恐龙的体积已经有了,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恐龙的比重,知道了比重,再乘经体积,恐龙的体重就知道了。问题是恐龙早已绝灭,谁也弄不清它的比重究竟有多大。
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恐龙”一词是生物学家对英文Dinosauria即“恐怖的蜥蜴”的翻译,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恐龙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在大灭绝中脱颖而出,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在1861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这显示鸟类可能是恐龙的后代。
‘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恐龙的体重
腕龙估算体重在六十三到七十二公吨之间(70-80吨)。它需要粗壮的四肢来支撑身体。 最宽的恐龙: 甲龙。在恐龙世界中的爬行的坦克车,甲龙大约五公尺宽,虽然它的体长不超过十公尺 。 最古老的恐龙: 现在所知最早的恐龙为两足行走肉食类,命名为南十字龙。它出现于三叠纪中期,体长约1.5米,体重可能达到三十公斤。 爪最大的恐龙: 重爪龙是强壮的肉食性恐龙。它的爪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恐龙爪。爪的外侧弧线达31厘米长。 最大的肉食龙: 霸王龙是最大的肉食性恐龙,成年霸王龙身长可达14米,体重约8吨,是恐龙世界中的霸主。 最聪明的恐龙: 就身体和大脑的比例来看,锯齿龙的大脑是最大的且,它的感觉器官非常发达,因而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 跑得最快的恐龙: 奔鸟龙可能是跑的最快的恐龙,时速超过70公里/小时。 最大的恐龙: 已知最大的恐龙是蜥角类的地震龙(暂无资料,欢迎提供),身长约40米,体重达51吨。 牙齿最多的恐龙: 植物性的鸭嘴龙类恐龙,大约有960颗牙齿,比任何恐龙都多。 最笨的恐龙: 巨大的剑龙头部非常小,大脑只有一个核桃般大小,因此科学家认为它们是一种很笨的恐龙。 蛋最大的恐龙: 高脊龙蛋的直径大约有30厘米。那样大小的蛋可以容纳三点三公升的体积。而蛋壳大约在2厘米厚。
‘叁’ 恐龙的体重是根据什么测算出来的
美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恐龙古生物学家——科尔伯特,改进的用复原的模型测量测量体重的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原理非常简单,即:体重=体积×比重。
恐龙的体积是利用恐龙的模型求出来的。首先依据恐龙的骨架做一个缩小的模型,再把模型放入一个箱子里,把箱子用沙子填满,然后量出箱子和沙子的体积,二者之差就是恐龙模型的体积。
将恐龙模型的体积的数字乘以原大与复原模型的比例的三次方,就得出了恐龙生前的体积。
用恐龙的体积乘以现代的“活恐龙”——鸟类的比重,最后就得出了恐龙的大致体重。
比如,和鸟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恐龙之一——恐爪龙,就是25千克重。
‘肆’ 恐龙体重是怎样计算的
在我们读过的有关恐龙的刊物中,各类恐龙都写有活着时的体重。这体重并非实测,而是恐龙学者们根据恐龙骨架的大小估计出来的。虽然估计出的体重是很不准确的,但也满足了读者那份渴望了解恐龙的迫切心情。
科学家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准确地测量恐龙的体重的呢?
这个方法的第一步是塑出被测恐龙的模型,当然这要比真实的要小得多,模型制成后,根据它的比例,得出它真实的大小。
第二步是测量模型恐龙的体积。将模型放入一个木箱内,然后往箱内倒入细沙。当沙把模型恐龙完全盖往后,将沙面刮平,并在箱壁上用笔画出沙面的高度。把模型从箱内取出。然后又将沙面刮平,用笔在箱壁上画出面的第二个高度。这样我们很快就能计算出“恐龙的体积”。
第三步是计算恐龙的实际体积。模型的体积与倍数相乘就得出恐龙的实际体积。
第四步是计算恐龙的体重。恐龙的体积已经有了,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恐龙的比重,知道了比重,再乘以体积,恐龙的体重就知道了。问题是恐龙早已绝灭,谁也弄不清它的比重究竟有多大。
当今世界上活着的爬行动物中,只有鳄类与恐龙比较接近,而且与恐龙沾亲带故。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有借用鳄类的比重代替恐龙的比重。
这样,恐龙的体重就测出来了,虽说不一定十分精确,但比盲目估计要接近实际多了。
‘伍’ 学者用什么来测恐龙的智力
人们熟悉的恐龙,如马门溪龙、雷龙、梁龙、剑龙和甲龙等,身躯大,脑袋小,一眼望去,给人以傻乎乎的感觉。
有的学者用计算恐龙“脑量商”的办法来测量恐龙的智力水平。“脑量商”是根据恐龙的体重、脑量及现生爬行动物的脑量大小按一定公式算出来的。被测的恐龙脑量商越小,它就越蠢笨;脑量商越大,它就越聪明。
经测量,马门溪龙等蜥脚类恐龙的“脑量商”最低,只有0.2~0.35。难怪这类恐龙看起来带有一副傻相!它们不只是样子傻,而且行动也不灵活。当敌人来的时候,它们有的被吓得傻呆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有的则躲进深水里。根本就想不出对付敌人的办法。
甲龙和剑龙的“脑量商”为0.52~0.56,它们虽说不上有多聪明,但却不像蜥脚类恐龙那样蠢笨低能。食肉龙来犯时,它们能甩动长有骨刺或尾锤的尾巴给敌人一点颜色看看,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角龙的“脑量商”在0.7~0.9之间,在素食龙中可算较有心计的一类,大敌当前,它们敢于针锋相对,发起冲锋,拼死一搏,而且行动神速。
在素食龙中,最有智慧的要属鸭嘴龙。它的“脑量商”为0.85~1.50。鸭嘴龙虽没有什么能打击敌人的武器,但嗅觉灵敏,视力强,发现敌情能迅速躲避。鸭嘴龙靠自己的这点“小聪明”,与不共戴天的敌人——霸王龙周旋了一代又一代。
肉食恐龙都比食草恐龙聪明。大型食肉龙,像霸王龙,“脑量商”达到1~2。
小型的肉食龙中的恐爪龙脑量商超过5,比霸王龙大3~4倍,尽管它个子比霸王龙小得多,但却比霸王龙机敏灵巧,杀起植食龙来也格外凶猛、神速。它的后裔窄爪龙的脑量商又高了许多。窄爪龙比恐爪龙个子还小,但在恐龙家族中却是智力超群的一族。
恐龙的智力各不相同,由脑量的大小决定。它们中有比较呆傻的,也有比较聪明的。在中生代的地球上,它们都有自己的位置,各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统治地球达1亿多年。
‘陆’ 科学家根据足迹,是怎么测出恐龙时速的
人类引以为傲的科技,或许在动物面前真就不值一提。相比动物而言,人类在地球上也才生存了400万年左右,而动物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上亿年。
在人类出现以前,曾经有一种生物统治了地球长达1.6亿年之久 ,这就是恐龙。恐龙在地球上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 ,并一直处于霸主地位,但在6500万年前却突然消失,因此恐龙灭绝便成为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团, 科学家们虽然一直在寻找相关证据并尝试破解它,但是这个谜团至今仍然众说纷纭。
‘柒’ 恐龙的重量是多少
恐龙的体重估计值,大多介于1到10公吨之间。
恐龙的平均大小在三叠纪、早侏罗纪、晚侏罗纪和白垩纪都不断变化。大部分兽脚类恐龙的体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间。
最重的恐龙是长颈巨龙,预期活体的重量在30-60吨之间。最长的恐龙是27米长的梁龙,现展示于美国宾州匹兹堡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
(7)恐龙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恐龙体重测算的方法:
1、根据恐龙化石骨架,运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知识,复原恐龙;
2、根据复原的恐龙,按比例做一个缩小版本的模型;
3、借助曹冲称象的原理,将模型放入水中根据水的体积差算出模型体积,再按微缩的比例换算得出恐龙的真实体积;
4、按照体重=体积×比重,就计算出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恐龙
‘捌’ 恐龙体重是怎么计算的
第一步是塑出被测恐龙的模型,当然这要比真实的要小得多,模型制成后,根据它的比例,得出它真实的大小。
第二步是测量模型恐龙的体积。将模型放入一个木箱内,然后往箱内倒入细沙。当沙把模型恐龙完全盖往后,将沙面刮平,并在箱壁上用笔画出沙面的高度。把模型从箱内取出。然后又将沙面刮平,用笔在箱壁上画出面的第二个高度。这样我们很快就能计算出“恐龙的体积”。
第三步是计算恐龙的实际体积。模型的体积与倍数相乘就得出恐龙的实际体积。
第四步是计算恐龙的体重。恐龙的体积已经有了,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恐龙的比重,知道了比重,再乘以体积,恐龙的体重就知道了。问题是恐龙早已绝灭,谁也弄不清它的比重究竟有多大。
当今世界上活着的爬行动物中,只有鳄类与恐龙比较接近,而且与恐龙沾亲带故。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有借用鳄类的比重代替恐龙的比重。
这样,恐龙的体重就测出来了,虽说不一定十分精确,但比盲目估计要接近实际多了。
‘玖’ 恐龙的重量是怎样测出来的
怎样估算恐龙身体重量?
由美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恐龙专家科尔伯特改进的用复原的模型测量体重的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原理非常简单,即体重等于体积乘以比重,恐龙的体积是利用恐龙的模型求出来,首先依据恐龙的骨架做一个缩小的模型,再把模型放入一个箱子里,把箱子用沙子添满,然后量出箱子和沙子的体积,二者之差就是恐龙模型的体积。把恐龙模型的体积的数字乘以原大与复原模型的比例的三次方,就得出了恐龙生前的体积。用恐龙的体积乘以现代与恐龙亲缘关系较近的爬行动物的比重,最后就得出了恐龙的大致体重。
日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生物学家开发了一种新技术,能借助激光扫描更精确地测量恐龙的体重和大小,并发现它们并未像之前预想的那样重。科研人员同时表示,这一技术可应用于所有恐龙体重的测量。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生物学快报》杂志上。
论文的主要作者比尔·塞勒斯博士说:“对于古生物学家而言最重要事情之一,就是需要了解已经变为化石的动物有多重。这项工作困难得出乎意料,因此我们测试了这种新途径。”科学家利用激光扫描了驯鹿、北极熊、长颈鹿和大象等14种大型哺乳动物的骨架,并计算出了包裹它们骨架主要部分的最少皮肤量。
他们发现,这些动物的实际重量比上述的计算量大概多出了21%。随后,他们将这一方法应用在了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庞大的腕龙科恐龙——长颈巨龙骨架上,通过激光扫描计算出这种恐龙的皮肤和骨架包裹量,再增加21%,从而计算出它的实际重量。此前对于长颈巨龙重量的估测十分多样,最高可达80吨,但研究小组此次的计算可将这一数字降低至23吨。虽然从现有状况较好的骨架来看,最高和最重的恐龙仍可能是长颈巨龙,但这种庞然大物却比之前预想的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