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地方法规报哪里备案

地方法规报哪里备案

发布时间:2022-06-18 14:32:23

1. 根据宪法的规定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制定后报什么备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制定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常务委员会的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如下:
1、决定常务委员会每次会议的会期,拟订会议议程草案,必要时提出调整会议议程的建议;
2、对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议案和质询案,决定交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或者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
3、决定是否将议案和决定草案,决议草案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对暂不交付表决的,提出下一步处理意见;
4、通过常务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立法工作计划,监督工作计划,代表工作计划,专项工作规划和工作规范性文件等;
5、指导和协调各专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6、处理常务委员会其他重要日常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十九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法律规定。第六十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2.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应当报什么批准后实施

法律分析: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九十八条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一)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三)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的情况;

(四)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五)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经济特区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的情况。

3. 省级权力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找全人常备案还是批准,法律中的备案批准有什么区别

备案。地方性法规、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国务院备案。

备案:是相对人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相关性文件等规定,向主管部门报告制定的或完成的事项的行为。

批准:是政府机关或授权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有关文件,对相对人从事某种行为、申请某种权利或资格等进行具有限制性管理的行为。

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相关概念释义:

我国的法律位阶分为六个等级,从高到底依次为宪法、基本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属法律规范的一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2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4. 地方性法规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吗

地方性法规不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法律分析
如果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只需要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如果是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需要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地方性法规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者是指由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此时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九十八条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一)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百条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5. 地方性法规制定后报什么部门备案

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制定后需要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6. 根据立法法规定我是地方政府规章公布后应当向什么地方备案

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我国《立法法》第八十九条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一)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三)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四)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五)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

7. 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该报 哪个部门备案

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报要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第十条 强化备案监督。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监督制度,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制定机关要及时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报送备案,主动接受监督。

省级以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要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地方人民政府部门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要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地方人民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由牵头部门负责报送备案。

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下级部门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要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抄送文件制定机关所在地的本级人民政府。

(7)地方法规报哪里备案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第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和国家宪法、法律、政策、法令、政令不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订和颁布地方性法规,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8. 地方性法规制定后报什么备案

1、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2、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

3、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4、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9. 省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规章应报什么机关备案

省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规章应报国务院备案,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八条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一)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三)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的情况;

(四)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五)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经济特区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的情况。

从以上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市人民政府作出的的规章制度应当报国务院备案,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阅读全文

与地方法规报哪里备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舞蹈正确踢腿方法 浏览:820
企鹅支架训练方法 浏览:572
常用的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方法有哪几种 浏览:1
配音秀中测试方法哪里看 浏览:625
人生解决问题方法 浏览:100
毛线打结方法视频 浏览:807
苹果手机里缓存的腾讯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36
常用表示溶液的方法有 浏览:933
三周孩子高烧有什么快速退热方法 浏览:60
疑病失眠的治疗方法 浏览:356
梦想变现的最佳方法 浏览:852
李逵败给李鬼是什么修辞方法 浏览:796
节约使用食用油的方法 浏览:340
苏麻的食用方法 浏览:200
如何锻炼减掉腹部脂肪最有效方法 浏览:157
曾经受的苦解决问题的三个方法 浏览:178
霞多丽葡萄的种植方法 浏览:779
肛周尖锐疣治疗方法 浏览:244
怎么踢腿减肥最有效方法 浏览:764
花王泡沫染发使用方法 浏览: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