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區分生板栗的好壞
1、看色:外殼鮮紅、帶褐、紫、赭等色,顆粒光澤的,品質一般較好。若外殼變色、無光澤或帶黑影的,則表明果實已被蟲蛀或受熱變質。
2、捏果:可以用手捏栗子,如顆粒堅實,一般果肉豐滿;如顆粒空殼,則表明果肉已干癟或悶熱後肉已酥軟。
3、手搖:將一把栗子抖在台上或放入手裡搖,有殼聲,果肉已干硬,可能是隔年栗子冒充新鮮栗子。
4、品嘗:好的板栗果仁淡黃、結實、肉質細、水份少,甜度高、糯質足、香味濃;反之,堅硬無味、口感差。
5、鑒粒:栗子顆粒並非越大越好。我國栗子有南栗和北栗之分。北栗一般顆粒較小,每500克在70-80隻左右、扁園形,果皮薄、炒後容易剝殼,顆粒也較均勻,質量較好。
板栗還有葯用價值。選購時要挑選個大的皮呈深褐色,有光澤者為上品,在市場中,有些攤點出售的板栗,個頭大小一樣,據了解,這種板栗大多是冷庫中的存貨,特別是去年的板栗,這些板栗多是經過機械脫皮篩選加工出來的,並不是今年的新品,價格也較本季的板栗便宜,購買時應多長個心眼。而剛上市的板栗會大小不一,板栗剝皮不易,人工剝皮的板栗,在板栗上都會留有殘存的皮屑及刀印跡。
新鮮板栗表皮附有一層薄薄的絨毛,陳板栗則表皮光滑。挑揀板栗最好要仔細檢查一下是否有蟲眼,這是因為板栗最易生蟲。購回來的生板栗如當時不吃,最好放在有網眼的網袋或篩子里,置放在陰涼通風處,每天將板栗翻動數次。
2. 如何鑒別栗子質量
1、看色:外殼鮮紅、帶褐、紫、赭等色、顆粒光澤的,品質一般較好。若外殼變色、無光澤帶黑影的,則表明果實已被蟲蛀或受熱變質。
2、捏果:可以用手捏栗子,如顆粒堅實,一般果肉豐滿;如顆粒空殼、則表明果肉已干癟或悶熱後肉已酥軟。
3、手搖:將一把栗子抖在台上或放入手裡搖,有殼聲音,果肉已干硬、可解是隔年栗子或原栗子冒充新鮮栗子上市。4、品嘗:好的板栗果仁淡黃、結實、肉質細、水份少,甜度高、糯質足、香味濃、吃口美;反之,硬性無味,吃口差。5、鑒粒:栗子顆粒並非越大越好。我國栗子有南栗和北栗之分。北栗一般顆粒較小,每500克在70-80隻左右、扁園形,果皮薄、炒後容易剝殼,顆粒也較均勻,質量較好
3. 普通板栗和野生板栗有什麼區別
1、形狀特徵不同
野生板栗總苞球形,外面生尖銳被毛的刺,內藏堅果2-3,成熟時裂為4瓣。堅果深褐色,直徑2~75px。成熟殼斗的銳刺有長有短,有疏有密,密時全遮蔽殼斗外壁,疏時則外壁可見,殼斗連刺徑4.5-6.5厘米;堅果高1.5-3厘米,寬1.8-3.5厘米
普通板栗雜交培養後的改良品種,因個大、味甜、抗病性強被我國廣泛種植。板栗原生於北半球溫帶地區,大部分板栗樹高20~40米,為落葉喬木,只有少數是灌木。各種板栗樹都結有可食用的堅果,單葉、橢圓或長橢圓狀,長10~30厘米,寬4~10厘米,邊緣有刺毛狀齒。
雌雄同株,雄花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單獨或數朵生於總苞內。堅果包藏在密生尖刺的總苞內,總苞直徑5~11厘米,一個總苞內有1~7個堅果。
2、生長日期不同
野生板栗花期4-6月,果期8-10月
普通板栗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3)燕山板栗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品種分類
我國地域遼闊,生態條件差異很大,形成了為數眾多的板栗品種資源。全國板栗品種已被命名的不下300餘個,但大體上可分為二大品種類型,即北方栗和南方栗。
一、北方栗
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的燕山及太行山山區及其鄰近地區。包括河北,北京,河南北部,山東,陝西,甘肅部分地區及江蘇北部。其特點是果形少,單粒平均重10克左右;肉質糯性,含糖量高達20%左右;果肉含澱粉量低,蛋白質含量高;果皮色澤較深,有光澤;香味濃,澀皮易剝離,適於炒食,稱糖炒栗子。
二、南方栗
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南部。這一地區,高溫多雨,板栗堅果果形大,單粒平均重15克左右,最大可達25克,但含糖量低,澱粉含理較高,肉質偏粳性,多用作菜栗。我國南北板栗品種很多,且南方和北方品種群特徵及特性方面有差異。一般南方品種群品質不及北方品種好,肉質偏粳性,適用於炒菜,又稱為菜栗。
4. 板栗分大標,小標,中粒,小中粒,小粒,珍珠粒是什麼回事是按多少粒區分的
板栗分大標、小標、中粒、小中粒、小粒、珍珠粒是為了炒栗子大小同樣的炒出來可以更均勻。以500克為單位,50粒為特選,60粒為大標、70粒為中標,75粒為小標,85粒為中粒,100粒以上為小粒。
板栗這種規格劃分的依據是根據板栗個頭來確定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板栗行業所採用。各個板栗代收商和批發商根據市場情況,會將自己板栗規格進行適當調整,以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隨著炒貨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精細「一目一篩」的規格分類逐步被代收商和批發商採納,即篩子邊長按毫米計算,每增加一毫米做一層篩子,一般從19毫米到24毫米。這樣,篩出的板栗會更均勻。
(4)燕山板栗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板栗的品種分類:
一、北方栗
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的燕山及太行山山區及其鄰近地區。包括河北,北京,河南北部,山東,陝西,甘肅部分地區及江蘇北部。其特點是果形小,單粒平均重10克左右;肉質糯性,果皮色澤較深,有光澤;香味濃,澀皮易剝離,適於炒食,稱糖炒栗子。
二、南方栗
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南部。這一地區,高溫多雨,板栗堅果果形大,單粒平均重15克左右,最大可達25克,通常南方品種群品質不及北方品種好,肉質偏粳性,適用於炒菜,又稱為菜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