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檢測空氣中的重金屬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呢
現在大部分都是在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大氣降塵中的重金屬(火焰和石墨爐原子吸收法),但精度不是特別理想,但是檢測技術相對成熟。
測定大氣顆粒物樣品中重金屬元素的成分分析已趨於成熟,將大氣顆粒物捕集後不經樣品消解處理而直接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儀器中子活化法(INAA)、質子誘導X射線熒光法(PIXE)、能量色散和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法(XRF)等。
大氣顆粒物經消解後的測定方法主要包括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離子色譜法、原子吸收光譜(AAS)、原子熒光光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
原子吸收法雖然廣泛應用於大氣顆粒物中微量和痕量金屬成分的測定,但每次只能測定單一元素而不能做到對同一份溶液中多元素的同時測定,而且操作繁瑣費時,靈敏度相對較低;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法及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具有靈敏度高,准確性好,分析速度快,能進行多元素同時測定的優點,在大氣顆粒物研究中,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已成為大氣顆粒物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析手段。由於一些元素所處的化學種態(價態)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毒性,如六價鉻的毒性比三價鉻強,三價砷的毒性比五價砷的毒性大得多,因此,了解大氣顆粒物中重金屬元素的化學種態,有助於尋找污染物的來源,同時有助於大氣顆粒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目前,有學者已進行了這方面的初步研究。通過採集上海市不同地點和不同粒徑的大氣顆粒物樣品,測定了樣品中鉻、錳、銅和鋅的X射線吸收近邊結構(XANES)譜,利用該譜分析了這些元素在顆粒物中的種態。結果顯示,所採集的樣品中鉻主要以三價形式存在,錳主要以二價形式存在,銅也以二價形式存在,而鋅主要以硫酸鹽形式存在;張桂林等用X射線吸收和穆斯堡爾譜研究了上海市不同地區大氣顆粒物樣品中一些主要金屬元素的化學種態。另外光度分析也可以進行金屬元素的價態分析,電化學形態分析方法以其特有的優勢適應現代分析簡單快速、靈敏度高的要求,尤其適於現場實時檢測。現在的電化學分析方法在靈敏度方面已能基本滿足大部分實際樣品的測定需要
② 如何檢測是銅的
該加氨水,適量時成生藍色沉澱,過量時沉澱溶解成深藍色溶液(銅氨絡合物)
離子方程式:適量Cu2+ +2NH3·H2O=Cu(OH)2↓+2NH4+
過量:Cu(OH)2+4NH3·H2O=[Cu(NH3)4]2+ +2OH- +4H2O
類似方法可用於檢驗Ag+(適量棕色沉澱,過量溶解),Zn2+(適量白色沉澱,過量溶解)
配合NaOH可檢驗Al3+(適量白色沉澱,過量無變化)、Fe3+(適量棕褐色沉澱,過量無變化)
③ 銅離子定量分析方法
目前常用的銅離子分析檢測方法主要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兩大類。
直接法是一類直接利用銅離子自身物理、化學性質對其進行分析檢測的方法,包括原子吸收/發射光譜法和離子選擇性電極法;
間接法是一類利用銅離子和指示劑(也可稱為化學分子探針)之間的特異性化學反應或超分子作用產生的信號變化對銅離子進行分析檢測的方法,包括傳統的銅離子指示劑和近年來研究較熱的銅離子熒光分子探針。
④ 如何檢查金屬表面有銅物質
對金屬表面的銅的檢測分物理檢測法和化學檢測法。當有鍍銅層的目測都可以觀察出來;對那些表層含銅量較低的金屬表面的物理檢驗方法是:1、能譜檢測;2、原子吸收光譜檢測;等。化學檢測方法是:先通過酸溶處理,然後可以通過沉澱法,滴定法,離子比色法,絡合屏蔽法等測定。定性比較簡單,定量相對復雜些。
⑤ 如何檢驗銅的存在
通氧,再加熱,直到生成黑色固體,用硫酸與它反應,如果溶液是藍色,表明原金屬是銅,如果不是,那就不可能是
⑥ 用銅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
魯教版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
我剛剛自己整理的,不一定都對,歡迎大家探討
【實驗原理】2Cu+O2=2CuO
【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
【實驗步驟】① 連接裝置,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內存有30mL空氣。
② 給裝有細銅絲團的玻璃管加熱,同時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
③ 停止加熱後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至一支注射器中,讀取注射器內氣體的體積。
【實驗現象】① 紫紅色的銅變為黑色;② 放熱;③ 冷卻後打開彈簧夾,水沿著導管進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空氣總體積的1/5。
【實驗結論】① 銅能跟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② 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注意事項】
測量結果偏小的原因:① 銅絲的量不足;② 加熱的溫度不夠;③ 沒有反復交替推動活塞;(前3項都導致裝置內的氧氣未被完全消耗)④ 溫度未冷卻至室溫開始讀數。
在實驗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的目的:使空氣中的氧氣充分反應。
測量結果偏大的原因:①中間的玻璃管太粗、太長;② 裝置漏氣
⑦ 如何檢測銅的含量
可以用普通的分析化學中的氧化還原滴定法(碘量法測銅);
也可以用儀器分析,如等離子發射光譜(ICP);
不過銅含量較多的話(常量分析),一般選擇碘量法測銅,用儀器分析的話誤差太大;
如果樣品比較多,並且含量不是很高,可以選擇儀器分析,速度比較快。
⑧ 銅粉在空氣中含量的國家標准
(1)銅粉加熱消耗氧氣生成的是固體,炭粉燃燒消耗氧氣,同時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影響測量消耗氧氣的體積,因此用銅粉而不用碳粉;故答案為:炭粉燃燒消耗氧氣,同時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影響測量消耗氧氣的體積;(2)向硬質玻璃管其中注滿水,兩端用橡皮塞封住,然後打開一端橡皮塞將水倒入量筒中測量水的體積,就是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故答案為:向硬質玻璃管其中注滿水,兩端用橡皮塞封住,然後打開一端橡皮塞將水倒入量筒中測量水的體積;(3)在實驗加熱過程中,為使空氣中的氧氣充分反應,應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故答案為:使空氣中氧氣與銅粉充分反應;(4)注射器內氣體減少的量就是氧氣的體積,則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15mL?7mL 15mL+25mL ×100%=20%;故答案為:20%;(5)裝置二與裝置一裝置比較,裝置二中的氣球在玻璃管的後部,更易讓空氣流通,氧氣與銅能充分反應;故答案為:裝置二;能讓空氣更易流通,全部通過銅粉,使氧氣與銅粉充分反應;(6)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時,實驗後發現測定氧氣的體積分數低於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①銅粉的量可能不足,沒有將氧氣消耗盡;②裝置可能漏氣,;③實驗中可能未冷卻至室溫就讀數等.故答案為:銅粉的量不足;未待裝置完全冷卻至室溫就讀數(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⑨ 關於廢氣中鉻,銅,鋅等空氣質量使用何種標准請教
我的結論是當大氣環境空氣質量濃度等於或大於環境空氣質量標准時,算超標.依據是1、《環境空氣影響評價導則-大氣》(HJ/T2.2-93)8.2.1中已經明確當大氣環境空氣質量濃度等於或大於環境空氣質量標准時,算超標.2、《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導則》(HJ/T2.2-2008)中修訂條款中不涉及環境質量達標性考核的修改,我個人認為默認為按老導則的定義執行.
⑩ 如何檢測銅的含量
可以用普通的分析化學中的氧化還原滴定法(碘量法測銅);
也可以用儀器分析,如等離子發射光譜(ICP);
不過銅含量較多的話(常量分析),一般選擇碘量法測銅,用儀器分析的話誤差太大;
如果樣品比較多,並且含量不是很高,可以選擇儀器分析,速度比較快。
銅是一種過渡元素,化學符號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數29。純銅是柔軟的金屬,表面剛切開時為紅橙色帶金屬光澤,單質呈紫紅色。延展性好,導熱性和導電性高,因此在電纜和電氣、電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築材料;
可以組成眾多種合金。銅合金機械性能優異,電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數青銅和黃銅。此外,銅也是耐用的金屬,可以多次回收而無損其機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