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寫作方法技巧

寫作方法技巧

發布時間:2022-01-25 20:54:42

A. 寫作技巧有哪幾種

寫作手法包括表達方式、寫作方法、修辭手法等。

表達方式,是指寫文章時所採用的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介紹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達方式有5種,即:記敘(敘述)、議論、抒情、描寫和說明。

寫作方法,也叫表現手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揚先抑、襯托(烘托)、誇張諷刺、借景抒情、前後照應、對比等。像《白楊禮贊》一文借贊美白楊樹挺拔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來贊美北方的農民,採用的是象徵的寫作方法。

修辭手法,也叫修辭方法,是指在寫作過程中,對所使用的語言進行修飾、加工、潤色,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擬人、誇張、借代、反問、設問、對偶、反復等。

(1)寫作方法技巧擴展閱讀

表達方式,是指寫文章時所採用的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介紹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達方式有5種,即:記敘(敘述)、議論、抒情、描寫和說明。

記敘文主要以記敘和描寫為主,其中兼有說明、抒情和議論;說明文主要以說明為主,也有敘述、議論甚至描寫;議論文以議論為主,兼有記敘、說明或是抒情。

寫作方法,也叫表現手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包括:對比、象徵、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揚先抑、襯托(烘托)、誇張諷刺、借景抒情、前後照應等。像《白楊禮贊》一文借贊美白楊樹挺拔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來贊美北方的農民,採用的是象徵的寫作方法。

修辭手法,也叫修辭方法,是指在寫作過程中,對所使用的語言進行修飾、加工、潤色,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擬人、對比、誇張、借代、反問、設問、對偶、反復等。

總之,表達方式是就文章的寫作內容而言,寫作方法(表現手法)是就文學作品寫作的具體技法而言,而修辭手法是就語言修辭效果而言。因為角度不同,說法也就有一定差異,對此,應注意區分。

B. 寫作手法有幾種

[內容摘要] 寫作需要生活,需要思想,需要知識,也需要技巧。所謂技巧,就是寫文學作品時,除了運用必要的表現手法外,為了把人物寫得鮮明,情節編得生動,結構安排得嚴密,就要講究技法。「才之能通,先必曉術」,文學寫作要獲得成功,就需懂得它的技巧。描寫人物,有「烘雲托月」、「同中見異」、「抑揚的技巧」;情節編織,有「彎弓不發」、「突轉」、「安排情節」;結構安排,有「前呼後應」、「草蛇灰線」、「鏈形結構」等等。
[關鍵詞] 文學寫作 人物 情節 結構 技巧
一篇文學作品,離不開人物形象,離不開情節線索,更離不開結構安排,要寫出一篇好的作品,除了寫作者本身的文學修養外,掌握一定的技巧規律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對於人物,寫作的關鍵是把人物的形象塑造得活靈活現,也就是形象鮮明,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一、烘雲托月
所謂「烘雲托月」,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側面描寫」,較之正面的直接描寫,「烘雲托月」有其特殊的功能,正面描寫所表現不了的,它卻能表現出來;正面描寫能表現出來的,它可以表現得更鮮明、更生動、更含蓄。凡是兩種關系密切,而又能寫此及彼,相得益彰的事物,我們均可用來相互烘托。例如趙樹理的小說《小二黑結婚》,寫女主角小芹的美就是用這種人物間的烘托技巧:「小芹今年十八了,村裡的輕薄人說,比她娘年輕時好看得多。青年小夥子們,有事沒事,總想跟小芹說句話。小芹去洗衣服,馬上青年們也都去洗;小芹上樹采野菜,馬上青年們也都去采。」同時,若能用它與側面描寫交替使用,相互相成地完成人物形象塑造,效果會更佳。
二:同中見異
在文學作品裡,寫人,就要實現人物鮮明的個性特徵,性格雷同是創作之大忌,在描寫人物時往往不可避免人物性格中共同的東西,因此就要做到努力去表現性格中特殊的東西,刻畫人物的個性特徵。例如《水滸傳》中人物的性格多粗魯,而作者卻能做到,魯達的粗魯是性急,史進的粗魯是少年任氣,李逵的粗魯是蠻,武松的粗魯是豪傑不受羈束。擺脫「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雷同,是「同中見異」的關鍵。
三:抑揚的技巧
以抑揚來描寫人物,技巧有四:欲揚先抑、欲抑先揚、欲揚先揚,欲抑先抑。最有效最常見的是欲揚先抑和欲抑先揚兩種。欲揚先抑是用於肯定人物,而欲抑先揚則相反,是一種虛虛實實的技巧,先前只是虛張聲勢,撩人眼目,至後才是真情所寄,實指所歸。由虛到實地揭開「謎底」,能產出出奇制勝,出乎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藝術效果。例如欲揚先抑手法的運用,我們有佳作《雷雨》,周仆園在誤認為魯侍萍已死的情況下所表現出來的「真誠的懺悔」的「好丈夫」形象與當魯侍萍重現在他眼前時他的虛偽,冷酷的本相的對比,收到了很好的揭開真相之效。欲抑先揚,又有揚朔的佳作《荔枝蜜》,開篇作者寫他被蟄過而對蜜蜂不喜歡,但後來喝了荔枝蜜後卻由衷的贊美小蜜蜂,感情的變化產生的曲折動人的效果,加大了作品的感人力量。但是,至關重要的是欲抑先揚,必得在未「抑」之前,於「揚」中埋好「抑」的理由;欲揚先抑,也得在未「揚」之前,於「抑」中早找好「揚」的根據,這樣,才能有出人意料之效果,無悖於情理之流弊。
情節的生動與否,關乎文學作品是否引人入勝,情節編織的技巧,我們也可以從幾方面去入手。
一:彎弓不發
彎弓不發的特點是不急於說破主題,道破結果,而故意搖曳之,擒縱之,等到時機成熟,火候已到,再點破主題,敘述結果,以造成情節發展的變幻莫測。《西廂記》中「鬧簡」一出,紅娘帶著鶯鶯的回書找張生回話,但紅娘並未將回書立即交出,只回說「不濟事了,先生休傻」。當張生責怪紅娘「不用心」,紅娘一氣之下,就要轉身回去,攪得張生焦急萬狀,慟哭流涕地下跪求援,紅娘才在進退兩難的情況下把鶯鶯的回書交給張生。張生看完書簡,卻在破涕為笑,由滿腹痛苦化為滿臉喜悅——原來是鶯鶯要與張生約會西廂下。這段戲寫紅娘遲遲不拿出回書,即是「彎弓不發」法的具體運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彎弓不發」並不是故弄玄虛,而是以合理性為基礎的。《西廂記》寫紅娘遲遲不交出回書,是因為她不知道書信的內容,從她受鶯鶯的訓斥中,她還以為這是一封對於張生凶多吉少的信。二;突轉
文章之妙,無過曲折。情節的反常轉折,愈是使讀者感到意外,愈能使讀者產生強烈的興趣。突轉,是在著意渲染的基礎上,筆鋒一轉,造成情節的曲折,引起讀者的驚奇感覺;突轉,或表現為喜事突然變成悲事,或人物突然從順境轉入逆境。如短篇小說《最後的一支香煙》,就是情節突轉運用的佳作:寫一個知青因種種原因,招工都沒有他的份。有一天,他聽說公社幹部要討論招工名額的人頭,他本來不吸煙,但為了「需要」,他節衣縮食,買了一包高級煙,預先等候在會議室外。這個會呀,一開就是幾個小時,他等得焦急不安,打起瞌睡來了。此時,為了提神,便抽出一支香煙解悶。哪知一上嘴,咳嗽不停。再好的香煙,到了他的嘴裡,也是一劑苦葯,於是,他馬上滅了香煙,又將剛點燃的煙放進了煙盒。又過了一會兒,散會了。只見倒掛眉,高鼻樑,三角眼的人出來了。人家眼角也沒有瞟他一眼,可知青謙恭之至,抽出煙一支一支恭敬地遞給出來的人們。當然,還熱情地幫他們一一點上;可煙一上嘴,人們便揚長而去。正在這時,會議室里最後走出來了一個挾著公文包的「大人物」,胖臉腆肚。知青一看,心想:這可是個「決策人物」!馬上遞過去一支煙。剛一遞去,大人物的臉立刻從橫的拉成了長的。情節此處突轉:原來這最後一支煙是知青點燃過的!此外,突轉還能深刻地揭示人物關系變化,深刻地揭示典型環境,造成文勢變化,深化立意等作用。
三:安排情節
安排情節的首要課題是從主題和人物出發理出頭緒,布置線索,以便把人物活動的各種場面象鏈條一樣貫穿起來,推進情節的發展。因為頭緒紊亂、線索不清,結構鬆散,必然影響主題的鮮明突出。例如曹雪芹在寫《紅樓夢》一書中,就曾說到理清頭緒的一段話:榮府一宅中合算起來,人口雖不多,從上到下,也有三百餘口。事雖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亂麻一般,沒有個頭緒可作綱領。正思從哪一件事,哪一個人寫起方妙,卻好忽從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個人家,因與榮府略有瓜葛,這日正往榮府中來,因此便就這一家(按:指劉姥姥)說起,倒還是個頭緒。
在結構安排上,結構是否嚴密,也能決定文學作品的成敗,結構安排的技法不勝枚舉,下面又從幾個方面去談結構技法。

C. 寫作手法有哪些的寫作技巧

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 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 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 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 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

D. 寫作方法有哪些啊

1.寫作方法屬於藝術表現方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

常見的有: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首尾呼應(也叫前後呼應)、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

E. 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1、審明題意,選取材料。

材料是為主題服務的,因此,在選擇材料前,必須要明確文章的體裁及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我們有些學生往往不捨得割捨材料,有用沒用一起上,這樣就會造成「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結果。

2、立意要深刻,創意要新穎。

無論何種體裁的文章,都需要通過材料烘托主題。因此,看一篇文章是否成功,首先就要看作者是否是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對生活是否有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地,即立意要深刻。

3、注意平時積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的積累是寫作的源泉,就像羅丹所說的「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發現。」因此,要培養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會生活中去發現美的事物。只有生活豐富多彩、熱愛生活的人,思想才會活躍,感情才會豐富,才可能寫出感人的文章。

4、注重閱讀,豐富間接生活積累。

生活的直接積累對寫作是十分重要和有意義的,但受著時間、空間的限制,人的精力和經驗總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生活都直接參與、直接體驗。因此,要培養善於閱讀的好習慣,因為大量的知識要從書本中來獲得。同時,養成寫閱讀筆記的學習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要大量閱讀,善於積累,同樣可以從中獲得對生活的豐富感受,提高生活的認識。

5、留心觀察,善於捕捉事物特徵。

正如:「一棵樹的葉子,看上去是大體相同的,但仔細一看,每片葉子都有不同。有共性,也有個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異的方面。」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使他們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善於找出同類事物千差萬別的個性和特徵。

F. 寫作方法和技巧

寫作最主要的就是審題立意得當、不能跑題,其次要組織好文章結構框架,第三是選材恰當,最後是多修改、勤練筆、多背誦。寫作文要善於觀察、注重思維訓練、多積累、多練筆、寫出來的東西反復推敲。

寫作方法、技巧的掌握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是無法之中求有法。通過觀察、體驗、多讀、多寫,學習並掌握一些寫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將它們運用於寫作實踐。然後是有法之中求變化。進一步掌握包括寫作的辨證藝術在內的多種寫作手法,並能將它們純熟自如、富於創造性地運用於寫作實踐。

寫作也如同游泳,懂得了一些游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還必須刻苦訓練才有可能成為浪里白條的游泳高手。寫作能力的達成和寫作素養的提高,自始至終都離不開實踐訓練,都與個人平時的勤奮刻苦是直接聯系的。

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對於寫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寫作雖然是一種復雜而辛苦的腦力勞動,但人人都可以學,因為人人都有寫作的潛能,就如同人人都有說話的潛能一樣。即使目不識丁的山民村婦,說起一件事情來也往往滔滔不絕、繪聲繪色,記錄下來稍加修改,可能就是一篇很好的記敘文。我們也不能把技巧絕對化,走到唯技巧論的極端。因為,決定文章價值的主要因素,還是內容,脫離了豐富而深刻的內容,文章的審美價值乃至藝術性,也就不復存在了。這一點,尤其應該引起同學們的重視。

閱讀全文

與寫作方法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80v電線被打斷後可連接方法 瀏覽:288
管道使用方法 瀏覽:681
音響箱尺寸計算方法 瀏覽:54
平面吊頂怎麼安裝方法 瀏覽:427
語言學中的統計方法有哪些 瀏覽:610
冒菜如何製作方法 瀏覽:629
腿下擊掌訓練方法 瀏覽:633
變數相關關系定量分析用什麼方法 瀏覽:928
綠聯擴展塢連接電腦方法 瀏覽:168
遊走關節炎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791
手術治療豬臍疝常用的麻醉方法 瀏覽:183
煤氣灶按鈕漏電解決方法 瀏覽:128
a十a十5xb用簡便方法表示 瀏覽:280
廣州島津合金分析儀使用方法 瀏覽:338
新生兒拍奶隔的方法視頻 瀏覽:419
如何擺脫同桌的十個方法 瀏覽:170
衡量教學方法是否先進的方法 瀏覽:840
洗衣服香味持久方法如何 瀏覽:613
電容櫃剝絲方法視頻 瀏覽:531
給我一個方法測試二手手機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