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高壓電纜線連接方法

高壓電纜線連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9 16:11:14

㈠ 高壓電線與電線桿之間是如何連接的

由瓷瓶串組成的絕緣子連接

㈡ 高壓線怎麼接(10千伏電纜。)

你是高壓線之間做中間連接接頭。還是做線頭鼻子?
做連接接頭有配套的接頭材料和工藝方法。
可以參考這個:
https://m..com/sf_e_wenku/view/ca256cff700abb68a982fb2e

㈢ 高壓電纜 對接

應該可以,不然電纜廠要生產無限長的電纜了,測試與一般電纜一樣。

㈣ 電纜的接頭有幾種接法詳細一點的,謝謝!

低壓的話有插接,壓接,焊接。高壓一般是壓接

㈤ 電纜接續的步驟和方法

電纜接頭又稱電纜頭。電纜線路兩末端的接頭稱為終端頭,中間的接頭稱為中間接頭,終端頭和中間接頭又統稱為電纜頭。電纜鋪設好後,為了使其成為一個連續的線路,各段線必須連接為一個整體,這些連接點就稱為電纜接頭。電纜接頭是用來鎖緊和固定進出線,起到防水防塵防震動的作用。

電纜頭一般是在電纜敷設就位後在現場進行製作,它的主要的作用:使線路通暢,使電纜保持密封,並保證電纜接頭處的絕緣等級,使其安全可靠地運行。若是密封不良,不僅會漏油造成油浸紙乾枯,而且潮氣也會侵入電纜內部,使紙絕緣性能下降。

電纜頭製作的方法很多,但目前大多使用的是熱縮式和冷縮式兩種方法。冷縮式電纜頭與熱縮式電纜頭比較,具有製作簡便;受人為影響因素小,冷縮電纜附件會隨著電纜的熱脹冷縮而和電纜保持同步呼吸作用,使電纜和附件始終保持良好的結合狀態等優點,但成本高。而熱縮式電纜頭與冷縮式電纜頭相比主要優點只是成本低,所以,目前在10KV以上領域,廣泛使用冷縮式電纜頭。

電纜接頭做法圖解------10KV高壓電纜中間接頭製作

電纜接頭規范要求

1、導體的連接導體連接要求低電阻和足夠的機械強度,連接處不能出現尖角。中低壓電纜導體連接常用的是壓接,壓接應注意:

(1)選擇合適的導電率和機械強度的導體連接管;

(2)壓接管內徑與被連接線芯外徑的配合間隙取0.8~1.4mm;

(3)壓接後的接頭電阻值不應大於等截面導體的1.2倍,銅導體接頭抗拉強度不低於60N/mm2;

(4)壓接前,導體外表面與連接管內表面塗以導電膠,並用鋼絲刷破壞氧化膜;

(5)連接管、線芯導體上的尖角、毛邊等,用銼刀或砂紙打磨光滑。

2、內半導體屏蔽處理。

凡電纜本體具有內屏蔽層的,在製作接頭時必須恢復壓接管導體部分的接頭內屏蔽層,電纜的內半導體屏蔽均要留出一部分,以便使連接管上的連接頭內屏蔽能夠相互連通,確保內半導體的連續性,從而使接頭接管處的場強均勻分布。

3、外半導體屏蔽的處理。

外半導體屏蔽是電纜和電纜接頭絕緣外部起均勻電場作用的半導電材料,同內半導體屏蔽一樣,在電纜及接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外半導體埠必須整齊均勻還要求與絕緣平滑過渡,並在電纜接頭增繞半導體帶與電纜本體外半導體屏蔽搭接連通。

4、電纜反應力錐的處理。

施工時形狀、盡寸准確無誤的反應力錐,在整個錐面上電位分布是相等的,在製作交聯電纜反應錐時,一般採用專用切削工具,也可以用微火稍許加熱,用快刀進行切削,基本成型後,再用2mm厚玻璃修刮,最後用砂紙由粗至細進行打磨,直至光滑為至。

5、金屬屏蔽及接地處理。

金屬屏蔽在電纜及接頭中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傳導電纜故障短路電流,以及屏蔽電磁場對臨近通訊設備的電磁干擾,運行狀態下金屬屏蔽在良好的接地狀態下處於零電位,當電纜發生故障之後,它具有在極短的時間內傳導短路電流的能力。接地線應可靠焊接,兩端盒電纜本體上的金屬屏蔽及鎧裝帶牢固焊接,終端頭的接地應可靠。

6、接頭的密封和機械保護。

接頭的密封和機械保護是確保接頭安全可靠運行的保障。應防止電纜接頭內滲入水分和潮氣,另外在接頭位置應搭砌接頭保護槽或裝設水泥保護盒等。

電纜接頭規范

1、低壓電纜接頭規范

對低壓電纜接頭應做到:

①電纜接頭應牢固可靠,並做絕緣包紮,保持電纜絕緣強度。

②低壓電纜接頭不得承擔張力。

③低壓電纜接頭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包紮要美觀。

低壓電纜中間接頭操作工藝標准

①低壓電纜接頭應使用與電纜線徑、材質相對應的接續管。

②首先用干凈的擦布將電纜上的污穢清除干凈。

③鋸掉故障點電纜,分別將兩電纜頭外護套剝開40cm,去掉鋼甲露出電纜線芯。

④對接時相與相之間應錯開。將每一相線芯剝去接續管長度的1/2內絕緣。

⑤按原相序進行對接,接續管與導體連接時應加導電膏,接續管中兩導體之間應接觸良好,不準有縫隙。

⑥壓接時應使用相對應電纜型號的壓模,每一個接續管不得少於4個壓坑。

⑦壓接完畢後進行絕緣處理,首先用絕緣膠布將外露的導體進行纏繞包紮,纏繞時每一圈膠布應壓住上一圈膠布的1/2。

2、電纜接頭規范

第一條:由於塑料絕緣電纜材料密實,硬度大,有時半導電屏蔽層與絕緣層粘附精密,而當前專用工具尚不普及,造成剝切困難,易損傷線芯和保留絕緣層的外表面,應特別注意。

第二條:為確保充油電纜線路施工質量,提出了接頭,低位終端、高位終端的施工順序。

第三條:提出了製作中、低壓電纜終端和接頭必須採取的措施。由於電纜及其附件種類很多,具體施工方法和措施應遵循工藝原則。6KV及以上電纜在屏蔽中金屬護套端部電場集中,場強較高,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減緩電場集中。常用的方法有脹鉛、製作應力錐,施加應力帶、應力管等措施。

第四條:根據能源部教育司培訓電力電纜技工教材,給出了製作35KV及以下電纜終端頭及接頭的關鍵剝切尺寸。

第五條:製作塑料絕緣電纜終端和接頭必須除去部分半導體電屏蔽層,根據塑料絕緣電纜半導體電屏的的形式,提出了不同的除去方法。對包帶石墨屏蔽層必須使用溶劑如丙酮、三氯乙烯等,擦抹時應從高壓端部往接地方向單向擦,不要往復擦拭,避免把導電粉末帶向高電位。

第六條:三芯油質電纜終端及接頭的製作關鍵是部分保留統包絕緣,扮彎芯線時,不得損傷紙絕緣,繞包附加絕緣、灌注填充油絕緣材料時應盡量消除線芯分支處的氣隙。

第七條:為了確保製作充油電纜終端及接頭的施工質量,包繞附加絕 緣時應保持一定油不間斷的從絕緣內部滲出,避免潮氣進入和減少包繞時外來污染,因此不應完全關閉壓力油箱,滲出的油及時排出,可提高終端內油質的質量。

第八條:三芯電力電纜接頭兩側電纜的金屬屏蔽層和鎧裝層不得中斷,避免非正常運行時產生感應電動勢而發生放電的現象。

第九條:三芯塑料絕緣電纜日趨普遍,其銅帶屏蔽和鋼鎧在塑料護套之內,端部必須良好的接地。否則當三相電流不平衡時,鎧裝層因感應電動勢可能產生放電現象,嚴重時可能燒毀護層。因此鋼鎧必須良好的接地。銅屏蔽和鋼鎧可分開接地,便於實驗檢查護層,亦可同時接地。

第十條:運行經驗表明,中、低壓終端頭和接頭故障大部分是因為密封不良,潮氣侵入絕緣所致,電纜終端和接頭的封堵密封式確保質量的另一關鍵。塑料護套的採用日趨普遍,其密封處理最好採用兩種以上的方法,效果更佳。如用膠粘劑,密封後外包自粘橡膠帶綁扎包緊。

㈥ 高壓電纜中間接頭怎麼接

電纜中間頭是將兩根電纜連接起來的部件,電纜終端頭與中間頭統稱為電纜附件。

電纜附件應與電纜本體一樣能長期安全運行,並具有與電纜相同的使用壽命。

良好的電纜附件應具有以下性能:

線芯聯接好:主要是聯接電阻小而且聯接穩定,能經受起故障電流的沖擊;長期運行後其接觸電阻不應大於電纜線芯本體同長度電阻的1.2倍;應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耐振動、耐腐蝕性能;此外還應體積小、成本低、便於現場安裝。

(6)高壓電纜線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電纜附件的絕緣性能應不低於電纜本體,所用絕緣材料的介質損耗要低,在結構上應對電纜附件中電場的突變能完善處理,有改變電場分布的措施。

由於電力電纜製造長度有限,在一條電力電纜線路中間總有若干接頭,只有將各電力電纜連接起來才能正常工作,這種用來連接電力電纜的附件稱為電力電纜中間接頭,通稱電力電纜中間接頭或簡稱接頭。電力電纜中間接頭的外殼稱為電力電纜中間接頭盒。

切割電纜;將待接頭的兩段電纜自斷口處交疊,交疊長度為200~300mm;量取交疊長度的中心線並作記號,同時將黑色填充保留後翻,不要割斷。

㈦ 10KV導線連接方式

10kv電纜導線連接的方式基本為壓接。
10kv電纜中間接頭目前比較成熟的方法有:熱縮、冷縮、冷澆鑄。壓接只是做電纜中間接頭的一項工作,還有剝外護套、鋼鎧、內護套、焊接地線等等。也就是說,要把電纜接頭的地方恢復成電纜原先的樣子。而且電纜連接還要看是什麼電纜,是交聯還是油浸,是銅還是鋁。總之,高壓電力電纜接頭製作比較復雜,製作工藝要求也高。

㈧ 電纜如何對接

需要准備的材料和工具有:電纜兩根、剝線鉗一把和電工膠布一卷。其中的具體步驟如下:

1、使用剝線鉗去掉電纜的表皮以露出銅絲,不宜過長。

㈨ 高壓電纜接線要求

電纜接頭規范要求。
1、電纜排列固定整齊無交叉,形式一致,固定強度牢固。
2、電纜牌規格一致,內容完整正確,掛牌位置准確、整齊牢固。
3、電纜線芯彎曲半徑、弧度一致。
4、電纜錫焊平整、無毛刺,接地線接觸良好、牢固。

㈩ 10KV電纜與架空線連接

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明珠」,也知道了陳景潤是全世界離那顆明珠最近的人——只差最後一步。但20多年過去了,這一步還是沒有人能夠跨過去。

哥德巴赫猜想已讓人類猜了整整260個年頭。1742年,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寫信給大數學家歐拉,提出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是二個素數之和(簡稱「1+1」)。例如,6=3+3,24=11+13,等等。歐拉回信表示,相信猜想是正確的,但他無法加以證明。

從那時起的近170年,許多數學家費盡心血,想攻克它,但都沒有取得突破。直到1920年,挪威數學家布朗終於向它靠近了一步,用數論中古老的篩法證明了:每個大偶數是九個素因子之積加九個素因子之積,即(9+9)。

此後,對猜想的「包圍圈」不斷縮小。1924年,德國數學家拉德馬哈爾證明了(7+7)。1932年,英國數學家愛斯斯爾曼證明了(6+6)。1938年,蘇聯數學家布赫斯塔勃證明了(5+5),2年後又證明了(4+4)。1956年,蘇聯數學家維諾格拉多夫證明了(3+3)。1958年,我國數學家王元又證明了(2+3)。1962年中國數學家潘承洞證明了(1+5),王元證明了(1+4);1965年,布赫斯塔勃等又證明了(1+3)。「包圍圈」越來越小,越來越接近終極目標(1+1)。

1966年,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成為世界上距這顆明珠最近的人——他證明了(1+2)。他的成果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被國際數學界稱為「陳氏定理」。由於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1982年,陳景潤與王元、潘承洞共同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從陳景潤證明(1+2)以來,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後一步——證明(1+1)沒有本質進展。有關專家認為,原有的方法已被用到極至,必須提出全新的方法,採用全新的思路,才可能對猜想取得進一步的研究成果

閱讀全文

與高壓電纜線連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池充電方法有哪些 瀏覽:104
本田思域防盜模式快速解除方法 瀏覽:44
言語障礙治療的方法 瀏覽:933
編寫非標准檢驗檢測方法要求包括 瀏覽:958
緊鐵絲的方法視頻 瀏覽:171
啟動正念教育的正確方法 瀏覽:656
水三輪電機測量好壞的方法 瀏覽:877
恐龍的折紙方法視頻大全 瀏覽:897
台式機電腦降溫方法 瀏覽:89
淡水中鹽度的測量方法 瀏覽:462
marquez訓練方法 瀏覽:164
特曲八大名酒的鑒別方法 瀏覽:935
牛油火鍋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656
二胡的方法和步驟圖解 瀏覽:393
如何要債好方法 瀏覽:71
家用保險絲正確的安裝方法 瀏覽:167
搖桿使用方法 瀏覽:880
年度分解及計算方法 瀏覽:915
蜜蠟真假怎麼辨別方法 瀏覽:970
實驗室制鐵常用方法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