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綠籬的修剪方法步驟

綠籬的修剪方法步驟

發布時間:2022-06-20 15:04:20

① 綠籬要怎樣整形修剪

綠籬的整形修剪:綠籬又稱植籬、生籬。在公園、街道或專用綠地綠化時,常用各種形式的綠籬劃分綠地或分隔空間,使園林布局規范化。綠籬還可以為花鏡和甬道做鑲邊裝飾,或用於庭園防護圍牆,起到阻止人們穿行和組織游覽路線的作用;同時使某些局部獨立成院或自成一景。高籬有障景的作用,為了避免遊人有一覽無余的感覺,常用高籬作屏障,也可以用高籬將雜亂的環境遮蔽起來,起到助園填景的作用,又可以作雕像、山石、噴泉等背景。

綠籬可根據高度不同劃分為以下類型:矮綠籬,高度控制在0.5米左右;中綠籬,高度約1米;高綠籬,高度在2~3米以上。構成綠籬的植物種不同,則名稱也隨之改變,如用帶刺的植物,如小檗、火棘、黃刺玫等做植籬,稱之為刺籬;如用開花的花灌木,如梔子花、米蘭、七姐妹薔薇等做植籬,則稱為花籬。常見的綠籬形式有自然式和整形式兩種。前者不進行人工的整形,任其自然生長而成。而整形式綠籬是以人們的意願和需要不斷地修剪成各種規則的形狀,形成一條整齊的、具有藝術性的綠色牆垣。整形式植籬在栽植的方式上,通常多用直線形,但在園林中為了某些特殊的需要,亦可栽植成各種曲線或幾何形。在整形修剪時,立面的形體必須與平面的栽植形式相和諧。栽植綠籬時,可採用一年生苗和二年生苗,但以2~3年生的苗最為理想。

綠籬的栽植株距一定要按生物學特性的要求確定,要給綠籬植株日後生長發展留下一定的空間餘地。採用開花灌木作綠籬,一般情況下,大多數按20~30厘米左右的株距,雙行成品字形栽植;如果採用開花灌木做綠籬,通常按50厘米左右的株距;如用叢生性很強的薔薇做花籬,株距一般應在1米左右。

每行綠籬只能選擇一個樹種,不能隨心所欲地去胡亂搭配樹種,所有苗木的高度、干徑、分枝等大體上要相一致,以便為今後進行整形修剪打下良好的基礎。定植後的綠籬,最好任其自然生長一年,以免因修剪過早,妨礙地下根系的生長。

從第二年開始,再按照所要求的綠籬高度開始進行短截修剪。修剪時要依苗木大小,分別截去苗高的1/3~1/2。為使苗木分枝高度盡量降低,多發分枝,提早郁閉,可在生長期內(5~10月)對所有新梢進行2~3次修剪。在2~3年內如此反復進行修剪,直到綠籬的下部分枝長得勻稱、稠密,上部樹冠彼此密接成形為止。綠籬成形後,可根據不同樹種的生長習性和實際需要進行整形修剪。自然式綠籬一般不進行專門的整形修剪,在栽培過程中僅作常規修剪,將老、弱、枯、病、蟲、殘等枝剔除。花籬大都採用自然式,最好在花謝後進行修剪,這樣既可防止大量結實和新梢徒長而消耗大量養分,又能促進花芽分化,為來年或下期開花做准備。

規則式綠籬為了保持綠籬應有的高度和平整、勻稱的外形,需經常將突出輪廓線的新梢剪平、剪齊,除冬春休眠與萌發初期必須整形外,二、三季度都需要用大平剪修剪,每季各剪1~2次。秋後如果溫度適宜,綠籬生長量較大時,還可再剪一次,以輕剪為宜,控制綠籬的生長量。綠籬最易發生下部乾枯空裸現象,因此在整剪時,其側斷面以呈梯形最好。

綠籬的側斷面示意圖

可以保持下部枝葉受到充分的陽光而生長茂實不易禿裸;如果對綠籬兩側面的修剪強度完全一致,其斷面則形成上下一致的長方形,那麼下部枝葉會因處於樹陰下,陽光不充足而逐漸發黃枯死脫落,最終造成下部光禿裸露;而如果斷面呈倒梯形,則綠籬下部易迅速禿空,不能長久保持良好。綠籬經過多年的生長,在內部萌生了許多新主幹,從而使主幹密度增加,加之,每年短截新枝,促生許多枝條,造成整個綠籬內部不通風、不透光,特別是處於裡面的主幹下部的葉片枯萎脫落,因此,必須根據實際密度要求,疏除過多的老主幹,保留新的主幹,使內部具備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為更新後的綠籬生長打下基礎。

下一步是短截主幹上的枝條。將保留下來的主幹,逐個進行回縮修剪,主幹保留高度視周圍環境和樹種而定,一般保留30厘米。對主幹下部所保留的側枝,先行疏除過密枝,然後回縮修剪保留的枝條,通常每枝留10~15厘米長度即可。第二年對新生枝條進行多次輕剪(截),促發分枝;第三年再將頂部剪至略低於所需要的高度,以後每年進行重修剪。作為綠籬用的落葉花灌木大部分愈傷和萌芽能力很強,對於萌芽力較強的種類,當衰老變形以後,還可以採用平茬的方法進行更新,僅保留一段很矮的主幹,而將地上部分全部鋸掉。平茬後的植株萌發力特別強,可在1~2年內又可長成綠籬的雛形,3年以後就能恢復原有的綠籬形狀。

② 綠籬修剪技術要點

綠籬的整形方式有兩大類,即自然式和規則式。自然式多為高綠籬,而規則式多為矮綠籬。
自然式綠籬一般不須經常修剪,綠籬高度可以根據綠籬生長的實際情況與庭園布置的需要確定。在尚未達到所需籬高時,盡量少剪,最多對生長過快的部分適當修剪,使之與鄰近植株同步成長。綠籬已經達到預期高度後,須加以控制。一般在生長高峰後加以剪齊,使之回復到原來的高度。經過多年培育的自然式綠籬,到了一定年份,將出現衰退枯萎現象,此時需進行更新,加強養護,使恢復生機。
規則式綠籬則須經常修剪,除冬春休眠與萌發初期,必須整形外,二、三季度都須用大平剪修剪,每季各剪1~2次。秋後如溫度適宜,綠籬生長量較大時,還可再剪一次,以輕剪為宜,控制綠籬的生長量。

③ 幾類樹木的修剪方法是什麼

一、行道樹的修剪

行道樹行道樹和其他樹木一樣,具有防護和美化功能,同時它在城市社區綠化中有其獨特的作用。行道樹是城市社區綠化的骨架,將城市社區中分散的各類綠地聯系起來,構成美麗壯觀的綠色整體;行道樹還有組織交通的作用,既反映出城市社區面貌和地方色彩,又關繫到人們的身心健康。因而保證行道樹健美的生長是園林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行道樹是指在道路兩旁整齊列植的樹木,每條道路上樹種相同。城市社區中,幹道栽植的行道樹,主要的作用是美化市容,改善城區的小氣候,夏季增濕降溫,滯塵和遮蔭。行道樹要求樹干通直,枝條伸展,樹冠開闊,枝葉濃密。

一般城市社區主幹道的樹干高度為2.8~4.0m,城郊公路以3~4m或更高為宜。行道樹定干時,同一條幹道上分枝點高度應一致,使整齊劃一,不可高低錯落,影響美觀與管理。根據電力部門制定的標准,採用各種修剪技術,使樹冠枝葉與各類線路保持安全距離(如圖3-6所示)。

圖3-6行道樹修剪與上方線路的關系圖A—樹冠上部修剪;B—樹冠一側修剪;C—樹冠下側方修剪;D—樹冠中間部分修剪

(一)杯狀形行道樹修剪

採用杯狀形修剪,是培養典型的三叉六股十二枝的冠形。例如,槐樹、懸鈴木等。骨架構成後,樹冠擴大很快,疏去密生枝、直立枝,促發側生枝,內膛枝適當保留,以增加遮蔭效果。

(二)開心形行道樹修剪

多用於無中央主軸的樹種,樹冠自然開展。定植時,將主幹留3m或者截干,春季發芽後,選留3~5個位於不同方向、分布均勻的側枝進行短剪,促枝條生長成主枝,其餘全部抹去。第二年萌發後選留側枝,共留6~10個,使其向四方斜生,並行短截,促發次級側枝,使冠形豐滿、勻稱。

(三)自然式冠形的行道樹修剪

在不妨礙交通和其他公用設施的情況下,樹木有任意生長的條件時,行道樹多採用自然式冠形,例如,塔形、卵圓形、扁圓形等。

1.有中央領導枝行道樹

這類樹包括楊樹、銀杏、水杉、側柏、金錢松、雪松等,分枝點的高度按樹種特性及樹木規格而定,栽培中要保護頂芽向上生長。郊區多用高大樹木,分枝點在4~6m以上。主幹頂端如受損傷,應選擇一直立向上生長的枝條或在壯芽處短剪,並把其下部的側芽抹去,抽出直立枝條代替,避免形成多頭現象。這類樹木修剪應以疏枝為主,盡量少短截。

2.無中央領導枝行道樹

選用主幹性不強的樹種,例如,早柳、榆樹等,分枝點高度一般為2~3m。留5~6個主枝,各層主枝間距短,使自然長成卵圓形或扁圓形的樹冠。每年修剪主要對象是密生枝、枯死枝、病蟲枝和傷殘枝等。

二、庭蔭樹修剪

庭蔭樹應具有龐大的樹冠、挺秀的樹形、光滑的樹干。這類樹木整形時,首要的是培養一段高矮適中,挺拔粗壯的樹干。庭蔭樹的主幹高度無特定的規定,主要應與周圍環境的要求相適應,同時還要決定於樹種的生態習性和生物學特性。一般作為遮蔭樹,樹乾的高度相應要高些,要為遊人提供在樹下自由活動的空間,一般應在1.8~2.0m之間;栽植在山坡或花壇中央的觀賞樹主幹大多不超過1m。

庭蔭樹樹冠的大小以及與樹高的比例,根據樹種的生長發育習性及綠化要求而定。庭蔭樹和孤植樹等盡可能使樹冠大些,以最大可能發揮其遮蔭等防護作用,而且對一些樹皮較薄的種類還有防止日燒傷害干皮的作用。一般認為,以遮蔭為目的庭蔭樹的樹冠,占樹高的比例以2∶3以上為最佳,以不小於1∶2為宜;如果樹冠過小,則會影響樹木的生長及健康狀況。

用觀花喬木作庭蔭樹的種類,並不是很多,絕大多數採用自然樹形。在休眠季節,將過密枝、傷殘枝、病枯枝及擾亂樹形的枝條疏除,培養成健康的、挺拔的樹木姿態;也有的根據配置的要求,進行特殊的造型和修剪,以呈現出更佳的觀賞效果。

三、觀賞花灌木修剪

(一)觀花類以觀花為主要目的樹木修剪,必須考慮其開花習性、開花部位及花芽的性質。

1.早春開花的種類

絕大多數種類的花芽是在頭一年的夏秋進行分化,所以花芽著生在兩年生枝上,個別的在多年生枝上也能形成花芽。修剪時期以休眠季為主,結合夏季修剪,修剪方法以截、疏為主,綜合應用其他修剪方法。

2.夏秋開花的種類

這類樹木的花,開在當年發出的新梢上,即通常所說的「先葉後花」的花木,就是指的這一類,例如,八仙花、紫薇、木槿、珍珠梅等。這類樹木一般不在秋季修剪,以免枝條受刺激後發出新梢,遭受凍害。通常是在早春,樹液開始流動前進行。修剪方法因種類不同,主要是短截和疏剪相結合。有的還可使樹木二次開花(珍珠梅、紫薇等)。

(二)觀果類

金銀木、枸骨、鋪地蜈蚣等可屬於觀果灌木類。實際上這一類既觀花,又觀果,所以其修剪時間及方法與早春開花的種類相同,所不同的是,花後一般不做短截,主要是疏除過密枝,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果實著色又好,提高觀賞效果。

(三)觀枝類

這類樹木有棣棠、紅端木等。為了使其觀賞時間長,往往在早春芽萌動前進行修剪,在冬季不進行修剪,以在漫長的冬季充分發揮觀賞作用。這類樹木的嫩枝最鮮艷,老乾的顏色往往較為暗淡。因此,年年都需要重剪,促發更多的新枝,同時還需要逐步去掉老乾,不斷地進行更新。

(四)觀形類

這類樹木有垂枝桃、垂枝榆、合歡、龍爪槐等,主要是觀其瀟灑飄逸的樹形。修剪時因種類不同,例如,垂枝桃、垂直榆、龍爪槐。短截時,不留下芽,而留上芽,例如,合歡樹成形後只進行常規疏剪,通常不再進行短截修剪。

(五)觀葉類

這類樹木主要以觀賞其鮮艷的葉色為主。例如,金葉連翹、金葉女貞、紅葉小檗、紫葉矮櫻、紫葉李、紅葉碧桃等。這類樹木應根據不同的生長特點進行區別對待。通常可以進行短截促發新枝,並進行適當的疏枝通風透光,以達到觀賞效果。

四、綠籬、色帶的整形修剪

綠籬、色帶在園林綠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因其可形成各種造型並能相互結合,從而提高了觀賞效果,此外,綠籬還具有遮蓋不良視點、隔離、防護、防塵、防噪等作用。色帶是利用綠籬苗木按照設計要求種植成綠籬或色帶。綠籬進行修剪,既為了整齊美觀,增添園景,也為了使籬體生長茂盛,長久不衰。高度不同的綠籬,採用不同的整形方式,一般有規則式和自然式兩種。

綠籬、色帶在修剪時,應使其輪廓清晰,線條整齊,頂面平整,高度一致,側面上下垂直,設計有特殊要求的,按設計要求修剪;修剪有弧形的色帶時要使弧面自然順滑。

(一)自然式修剪

綠牆、高籬和花籬採用較多。適當控制高度,並疏剪病蟲枝、乾枯枝,任枝條生長,使其枝葉相接緊密成片提高阻隔效果。用於防範的枸骨、枸桔等刺籬和玫瑰、薔薇等花籬,也以自然式修剪為主。開花後略加修剪使之繼續開花,冬季修去枯枝、病蟲枝。對薔薇等萌發力強的樹種,盛花後行重剪,新枝粗壯,籬體高大美觀。

(二)形式修剪

中籬和矮籬常用於草地、花壇鑲邊,或組織人流的走向。這類綠籬低矮,為了美觀和豐富園景,多採用幾何圖案式的整形修剪(如圖3-7所示),例如,矩形、梯形、倒梯形、籬面波浪形等。綠籬種植後剪去高度的1/3~1/2,修剪平側枝,統一高度和側面,促使下部側芽萌生成枝條,形成緊枝密葉的矮牆,顯示立體美。

圖3-7整形式綠籬修剪

組字、圖案式綠籬,一般用長方形整形方式,要求邊緣稜角分明,界限清楚,籬帶寬窄一致,每年修剪次數應比一般鑲邊、防範的綠籬要多。枝條的替換、更新應時間短,不能出現空禿,以保持文字和圖案的清晰。把植物修剪成鳥獸、牌樓,亭閣等立體造型,為保持其形象逼真,不能任枝條隨意生長破壞造型,應每年多次修剪。

(三)綠籬的修剪時期

一般常綠針葉樹種的綠籬,於春末夏初進行修剪。4月中下旬,為迎接「五一」勞動節進行一次整形修剪修剪。5~8月應每隔10~15d進行一次修剪,特別是金葉女貞,修剪的留茬高度為比上一次修剪高1cm左右。為迎接「十一」國慶節在9月20~25日之間進行一次整形修剪。但此次修剪應與上一次修剪至少要有15d的間隔期。

五、藤本植物的修剪

藤本類的整形修剪觀賞用的開花藤本類的修剪一般來說比較簡單,不像果園栽培葡萄那樣繁瑣。開花藤本類的修剪,一方面決定其生長發育習性(卷須、纏繞、吸盤),另一方面決定應用的方式。

(一)棚架式

在卷須類和纏繞類藤本植物應用最多的形式,有方形、長方形、圓形、多邊形、復合形等。整形前,首先要建立堅固的棚架,然後在棚架的旁邊種上採用的藤本植物。樹木成活後,在離地面處重短截,使其發出3~4個主蔓,伸長後,誘引於棚架的頂部,並使其側蔓均勻地分布在架面上,這樣很快形成蔭棚。形成蔭棚速度的快慢決定植物的種類、架面大小、栽植的密度。在寒冷地區栽植不耐寒的樹種,冬季需將病弱枝、衰老枝剪除,經盤卷扎縛後埋於土中。第2年再行出土上架。對於耐寒的樹種,則不需要行下架埋土防寒等工作,只要來年將影響觀賞的枝條剪除即可。

(二)涼廊式

常用於卷須類及纏類,亦有採用吸附類植物的,因為涼廊側方建有格架,為了使植物布滿架面,所以勿過早誘引廊頂,否則容易形成側面空虛。

(三)籬垣式

多用於卷須類及纏繞類植物,園林中應用最多的是各種薔薇,例如,花旗藤、十姐妹,白玉棠等,它們的枝條長而柔軟,留枝的長短可任意取捨,還可以自由地改變它們的生長方向。這些種類極耐修剪,長速度又快,定植2~3年以後就可以基本成形。修剪時,應將細弱枝、病蟲枝隨時疏除;保持並且通風透光,以便多開花。

(四)附壁式

多以吸附類植物為材料,例如,地錦、凌霄、常春藤、扶芳藤等。做的方法很簡單,只需將藤蔓引於牆面即可,自行依靠吸盤或吸附根逐漸布滿牆面。修剪時主要採用截以及回縮促發分枝,防止基部空虛,同時要進行常規疏剪。

④ 園林樹木整形修剪的時間及方法

  1. 園林樹木的修剪可分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冬季修剪又叫休眠期修剪(一般在12月至翌年2月)。耐寒力差的樹種最好在早春進行,以免傷口受風寒之害。落葉樹一般在冬季落葉到第二年春季萌發前進行。冬季修剪對觀賞樹木樹冠的形成、枝梢生長、花果枝形成等有很大影響;

  2. 夏季修剪又叫生長期修剪(一般在4月至10月),從芽萌動後至落葉前進行,也就是說,新梢停止生長前進行。具體修剪的日期還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及樹種特性而不同。如對花果樹修剪,要剪除內膛枝、直立枝、無用徒長枝、過密交叉枝、衰弱下垂枝及病蟲枝等,使營養集中於骨幹枝,有利於開花結果。綠籬夏季修剪主要保持整齊美觀。其他園林樹木的修剪,則根據功能要求進行不同形狀的整形修剪;

  3. 修剪方法;疏刪,是指把枝條從基部剪除。疏刪可去除病蟲枝、乾枯枝、無用徒長枝、過密交叉枝及與市政設施矛盾的枝條等。疏刪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葉片光合效能,增加養分積累,有利於生長及花芽分化;

  4. 短截,將一年生枝條去除一部分的修剪方法叫短截。短截能刺激剪口下的側芽萌發;

  5. 縮剪,就是將多年生枝短截到分枝處,可降低頂端優勢位置,促多年生基部更新復壯。

⑤ 園林樹木修剪方法!

一、園林樹木的修剪可分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冬季修剪又叫休眠期修剪(一般在12月至翌年2月)。耐寒力差的樹種最好在早春進行,以免傷口受風寒之害。落葉樹一般在冬季落葉到第二年春季萌發前進行。冬季修剪對觀賞樹木樹冠的形成、枝梢生長、花果枝形成等有很大影響。
二、夏季修剪又叫生長期修剪(一般在4月至10月),從芽萌動後至落葉前進行,也就是說,新梢停止生長前進行。具體修剪的日期還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及樹種特性而不同。如對花果樹修剪,要剪除內膛枝、直立枝、無用徒長枝、過密交叉枝、衰弱下垂枝及病蟲枝等,使營養集中於骨幹枝,有利於開花結果。綠籬夏季修剪主要保持整齊美觀。其他園林樹木的修剪,則根據功能要求進行不同形狀的整形修剪;
三、修剪方法;疏刪,是指把枝條從基部剪除。疏刪可去除病蟲枝、乾枯枝、無用徒長枝、過密交叉枝及與市政設施矛盾的枝條等。疏刪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葉片光合效能,增加養分積累,有利於生長及花芽分化;短截,將一年生枝條去除一部分的修剪方法叫短截。短截能刺激剪口下的側芽萌發;縮剪,就是將多年生枝短截到分枝處,可降低頂端優勢位置,促多年生基部更新復壯。

如何對綠籬進行整形修剪

綠籬的整形方式有兩大類,即自然式和規則式。自然式多為高綠籬,而規則式多為矮綠籬。

自然式綠籬一般不須經常修剪,綠籬高度可以根據綠籬生長的實際情況與庭園布置的需要確定。在尚未達到所需籬高時,盡量少剪,最多對生長過快的部分適當修剪,使之與鄰近植株同步成長。綠籬已經達到預期高度後,須加以控制。一般在生長高峰後加以剪齊,使之回復到原來的高度。經過多年培育的自然式綠籬,到了一定年份,將出現衰退枯萎現象,此時需進行更新,加強養護,使恢復生機。

規則式綠籬則須經常修剪,除冬春休眠與萌發初期,必須整形外,二、三季度都須用大平剪修剪,每季各剪1~2次。秋後如溫度適宜,綠籬生長量較大時,還可再剪一次,以輕剪為宜,控制綠籬的生長量。

⑦ 綠籬植物都有哪些如何修剪綠籬

綠籬是很常見的綠化形式,常常起到隔離防護、隔離噪音、遮蓋綠化缺點地段等作用,在園林中常用的綠籬有:黃楊、女貞、紅葉小檗、龍柏、側柏、木槿、黃刺梅、薔薇、竹子等具萌芽力強、發枝力強、愈傷力強、耐修剪、耐蔭力強、病蟲害少習性的植物。對於綠籬的修建一直是綠化養護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綠籬修剪的好,不但可以起到更好的美觀效果,同時也可以讓綠籬植物生長的更健壯。下面說說綠籬修剪的技術要領。 綠籬的修剪時期及次數綠籬修剪的時期,要根據不同的樹種靈活掌握。對於常綠針葉樹種綠籬,因為它們每年新梢萌發得較早,應在春末夏初之際完成第一次修剪,同時可一並獲得扦插材料。立秋以後,秋梢又開始旺盛生長,這時應進行第二次全面修剪,使株叢在秋冬兩季保持整齊劃一,並在嚴冬到來之前完成傷口癒合。 對於大多數闊葉樹種綠籬,在春、夏、秋季都可根據需要隨時進行修剪。為獲得充足的扦插材料,通常在晚春和生長季節的前期或後期進行。用花灌木栽植的綠籬不大可能進行規整式的修剪,修剪工作最好在花謝以後進行,這樣即可防止大量結實和新梢徒長而消耗養分,又能促進新的花芽分化,為來年或以後開花做好准備。 綠籬的類型:按照高度不同,綠籬可分為綠牆、高綠籬、中綠籬及矮綠籬。 綠籬的基本形式根據人們的不同要求,綠籬可修剪成不同的形式。 1.梯形綠籬這種籬體上窄下寬,有利於地基部側枝的生長和發育,不會因得不到光照而枯死稀疏。 2.矩形綠籬這種籬體造型比較呆板,頂端容易積雪而受壓變形,下部枝條也不易接受到充足的光照,以致部分枯死而稀疏。 3.圓頂綠籬這種籬體適合在降雪量大的地區使用,便於積雪向地面滑落,防止積雪將籬體壓變形。 4.自然式綠籬一些灌木或小喬木在密植的情況下,如果不進行規整式修剪,常長成這種形態。

⑧ 如何進行綠籬的修剪

修剪的原則:對整形式植籬應盡可能使下部枝葉多見陽光,以免因過分蔭蔽而枯萎,因而要使樹冠下部寬闊,愈向頂部愈狹,通常以採用正梯形或饅頭形為佳。對自然式植籬必須按不同樹種的各自習性以及當地氣候採取適當的調節樹勢和更新復壯措施。從小到大,多次修剪,線條流暢,按需成型。一般的綠籬設計高度為60-150厘米,超過150厘米的為高大綠籬(也叫綠牆),起隔離視線用。
始剪修剪的技術要求是:綠籬生長至30厘米高時開始修剪。按設計類型3-5次修剪成雛型。
修剪的時間:當次修剪後,清除剪下的枝葉,加強肥水管理,待新的枝葉長至4-6厘米時進行下一次修剪,前後修剪間隔時間過長,綠籬會失形,必需進行修剪。中午、雨天、強風、霧天不宜修剪。
修剪的操作:目前多採用大籬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鋒利緊貼籬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長突出部分多剪,弱長凹陷部分少剪,直線平面處可拉線修剪,造型(圓型、磨茹型、扇型、長城型等)綠籬按型修剪,頂部多剪,周圍少剪。
定型修剪:當綠籬生長達到設計要求定型以後的修剪,每次把新長的枝葉全部剪去,保持設計規格形態。
多數綠籬是按一定形狀修剪的,但對生長緩慢的樹種,以及高式竹籬和以觀花為目的的花籬,多不作修剪,或只作高部枝條的調整。對於需要修剪的綠籬,可營建成以下幾種形式:一是修剪成同一高度的單層式綠籬;二是由不同高度的兩層組合而成的二層式綠籬;三是二層以上的多層式綠籬。從遮蔽效果來講,以二層式及多層式為佳,多層式在空間效果上更富於變化。通過刻意修剪,能使綠籬的圖案美與線條美結合,還能使綠籬不斷更新,長久保持生命活力及觀賞價值。
綠籬的修剪時期及次數:綠籬修剪的時期,要根據不同的樹種靈活掌握。對於常綠針葉樹種綠籬,因為它們每年新梢萌發得較早,應在春末夏初之際完成第一次修剪,同時可一並獲得扦插材料。立秋以後,秋梢又開始旺盛生長,這時應進行第二次全面修剪,使株叢在秋冬兩季保持整齊劃一,並在嚴冬到來之前完成傷口癒合。對於大多數闊葉樹種綠籬,在春、夏、秋季都可根據需要隨時進行修剪。為獲得充足的扦插材料,通常在晚春和生長季節的前期或後期進行。用花灌木栽植的綠籬不大可能進行規整式的修剪,修剪工作最好在花謝以後進行,這樣即可防止大量結實和新梢徒長而消耗養分,又能促進新的花芽分化,為來年或以後開花做好准備。

⑨ 綠化養護修剪的方法包括哪些

‍‍

修剪的方法包括:1、抹芽:樹木移植後,經過較大強度大的修剪,樹干、樹枝上會萌發很多嫩芽、幼芽,影響樹木生長,對此,在春季萌發時可用手摘除多餘嫩芽。冬季修剪後,第二年春季,在枝幹切口處又會萌發嫩芽,摘除後,以免主枝無力,樹枝叢生交錯。總之,在定干以下的枝芽尚未木質化之前應全部摘除,定干以上的無用芽也應摘除。2、修剪:修剪是指對苗木枝條或主幹進行的短截。修剪時要根據苗木樹形及生長發育的需要而進行。要剪去病蟲枝、內膛枝、競爭枝、過密枝及萌櫱枝,剪口必須平滑,不劈不裂,過粗枝剪口必須塗抹。1.用剪子修(枝葉、指甲等)。洪深 《劫後桃花》第五幕:「自己修剪亭子旁的冬青樹,看著另外一個園丁修剪一叢洋草花。」趙樹理《老定額》:「這個人有五十來歲年紀,兩撇小八字鬍須修剪得很整齊。」

2.喻修改潤飾。

魯迅《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而其中的『涉之為王』四個字,我還疑心太史公加過修剪的。」

3.在園林植物培育中,修剪指對植株的某些器官,如芽、干、枝、葉、花、果、根等進行剪裁、疏除或其他處理的具體操作。修剪分三項:修剪、強剪、綠籬平剪。修剪指栽植前的修根、修枝;強剪指「抹頭」;綠籬平剪指栽植後的第一次頂部定高及兩側面垂直或正梯形坡剪。

‍‍

⑩ 綠植怎樣修剪

方法
01
休眠期修剪:落葉樹多在此期間進行,常綠樹木沒有明顯休眠期,冬季修剪會對樹體產生不良影響,通常在嚴寒季節已過的晚春進行修剪。
02
生長期修剪,又稱夏季修剪:修剪時間不能過遲,否則易促使發生副梢而消耗養分,不利新梢成長,同時修剪量適當,過量會使養分積累減少,不利植物生長。
03
落葉喬木修剪:注意保持頂梢的生長勢,在分枝點上每隔20~25㎝留出一級骨架枝,在骨架枝上也要保持其頂端生長優勢,每隔一定距離再保留一個二級分枝,以此類推,疏除徒長枝、下垂枝等;常綠闊葉樹:保留好中心主枝,合理處理骨架枝,保持枝條分布均勻;常綠針葉樹:修剪時注意培養、平衡生長勢即可,一般情況下不進行修剪,但注意避免形成雙干雙頭現象。
04
綠籬修剪:綠籬一般萌芽力強,成枝力強,耐修剪。一般以規則式修剪為主,保持外形整齊美觀,避免內部空虛、下部空禿即可。

05
藤本植物修剪:一般很少進行整剪,以剪短側枝為主,剪除病蟲枝、枯枝,適當疏剪弱枝。
06
春花植物的修剪,如紫荊、海棠、黃馨、白玉蘭等:在開花後1~2周內進行修剪,以減少養分的消耗,促進多發側枝,增加來年的開花量;在冬季休眠期,花芽已基本形成,能明顯辨別花芽與葉芽,可適當疏枝,剔除細弱枝、病枯枝、萌櫱枝,無花芽的枝條,可適當剪除。
07
夏秋開花植物的修剪,如石榴、木槿、八仙花、紫薇等;在花前進行修剪;在休眠期對枝條進行短剪,促使春季抽生出粗壯枝條。
08
冬季開花植物的修剪,如臘梅等:冬、春花謝以後,輪流短截花枝,每枝留3~5節,促進腋芽萌發形成更多的新側枝,生長期內經常疏去徒長枝、密生枝、重疊枝等。
09
一年多次開花植物的修剪,如月季、紫薇等:入冬後將全部枝條進行短截,以促進萌發壯枝,花謝後及時剪除殘花,生長期及時消除萌櫱芽,以促進新花蕾形成。

特別提示
修剪的一般程序:
(1)看:看修剪對象固有的生長習性及具體立地條件,樹木主側枝分布結構是否合理,主側枝間與樹冠上下生長勢是否均衡,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是否協調等,綜合分析後確定相應的修剪技術措施。
(2)抽:把一些影響樹木生長發育,破壞樹形結構,擾亂樹形,遭受病蟲危害的多年生大枝,甚至是骨幹枝先行鋸截,使樹木基本達到整形修剪的目的與要求。
(3)剪:在樹體的結構形態基本符合目的要求的基礎上,再對各個主側枝進行具體修剪,遵循留壯不留弱,留外不留內的原則,運用短截、疏枝等技術,使樹木的整形更加完善。
(4)查:修剪基本完成後,對整個樹體進行認真復查,對錯剪、漏剪的地方給予修正或補剪,從群體角度出發,檢查相鄰樹木間相互有何影響並進行調整。

閱讀全文

與綠籬的修剪方法步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胡夫金字塔用作比較的方法怎麼寫 瀏覽:21
蘇州牛皮癬中葯治療方法 瀏覽:714
正確的供奉方法圖片 瀏覽:393
練微笑的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154
茅台vip用酒查真偽鑒別方法 瀏覽:143
手臂刮汗毛用什麼方法 瀏覽:738
調理肌酐最好的方法如何降 瀏覽:936
狗風疙瘩最快治療方法 瀏覽:802
大蒜治療金魚腸炎土方法怎麼治療 瀏覽:769
江蘇高質量考核發展指數計算方法 瀏覽:917
蟲牙土方法怎麼治 瀏覽:294
水膠體敷料使用方法 瀏覽:829
粉絲的訓練方法 瀏覽:778
鋁蓋發霉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318
做生意都有哪些賺錢的方法 瀏覽:443
黃金三角手臂鍛煉方法 瀏覽:12
根號15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圖片 瀏覽:913
語音提示器安裝方法 瀏覽:204
c32漏電保護空開連接方法 瀏覽:368
附件炎有哪些治療方法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