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保存食物的方法和依据的原理
1、干燥和脱水
这种保藏方法是通过除去食品中的水分,达到阻止霉菌。发酵菌和细菌生长的目的。例如,利用太阳晒干水果,达到保藏的目的。现在,可使用各种设备,通过控制空气的温度、适度干燥食物。
2、速冻干燥
这种是一种脱水过程,食品无需保藏或冷藏。当食品吸水时,它又恢复原来的状态与味道。这种方法可用于各种食品的保藏。在冷冻冰箱内冷冻食品,抽出柜内的空气,冰被汽化,这一过程叫做速冻干燥。
3、冷却与冷冻
冷藏是保藏食品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不会杀死微生物,仅仅是抑制它们的繁殖。冷藏温度越低,保存食品时间越长。冷藏室温度一般控制在1-7度之间,在短时间可以阻止食品腐烂。食品在使用前必须以深度冷冻的方法保藏。大多数冷冻食品在-17度可保藏一年,在-28度可保藏2年。
4、速冻
速冻就是将食品装在浅盒里,放入空心搁板上,通过低温制冷挤,根据食品的大小,在冻结室停留60-90分钟,达到食品冷冻。喷淋式冻结装置又叫低温冷结,使用液氮或二氧化碳,是采用极低温冷冻食品的方法,它比任何方法更快冻结。
5、冷却熟食
按照标准烹饪法烹调食品,而后放在气流冷却器内使食品温度降至3度,在此温度下保藏与冷藏库中。当从冷库中取出熟食时,只需用专门设计的装盘炉子交流换热(不用煮)12-20分钟,即可使温度达到使用要求。
(1)生物学常用的贮存方法扩展阅读:
冰箱存储食物,防止串味有妙招:
最有效的冰箱除味方法是物理隔绝。不同味道的食物可以分开在不同的冷冻抽屉里,冷藏室可以加挡板分隔不同的食物。一些冰箱冷冻冷藏室没有严格分隔成小室,就无法采用这种办法,只有采用密封包装了。
密封包装方面,密封饭盒的密闭性能做好,是存放流质食物的最佳选择。密封袋、保鲜袋可以有效节省空间,用来装切好的蔬菜方便取用。有一些原本带有是塑料包装袋的食物,可以使用迷你塑封机等小工具再次密封。
❷ 保藏菌种的方法有哪些
1、传代培养保藏法:包括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
3、载体保藏法:载体保藏法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
4、寄主保藏法:寄主保藏法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
5、冷冻干燥保藏法: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其中真空冷冻干燥法最常见。
菌种保藏的原理:
菌种保藏有多种方法,其原理大多大同小异,主要是运用一些方式尽量降低生物体内的代谢,达到延长生命,减少变异的目的。通常采用的方法为低温、缺氧、干燥。
低温主要对菌种产生两方面的影响,首先,较低的温度可以减缓机体细胞的酶活,降低新陈代谢,达到保藏菌种的目的。其次,低温同时会导致菌体诱发菌丝自溶机制,如果降温过程失误,同样会造成机体的机械损伤和溶质损伤。
❸ 生物中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是
二、食品保藏的原理及特点 二、食品保藏的原理及特点
人们都喜欢食用保持原有品质和风味的食品,变质的食品不好吃、不能吃且有
害健康,乃至危及性命。更为了有效地防止食品腐败,就必须有完善可靠的食品保
藏技术和方法。我们知道,食品腐败是微生物侵入所致。因食品营养丰富,侵入的
微生物在环境条件适合时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酶,使食品极易发生变形、变
味、变色等现象,外观不良、风味衰败、甚至成为废品。引起食品败坏的因素,主
要有理化及生物学因素。物理因素的光线、温度和压力可引起食品变色、变味和维
生素的损失。强光进入和温度过高都会影响食品保存’学因素主要是各种变化如
氧化、还原、分解、化合,这些改变使食品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生物因素主要是
各种微生物如细菌、霉菌、酵母等,它们大量存在于周围环境中,稍有不慎易于侵
入食品,并在其中增殖,引起食品霉变、酸败、发酵、软化、变色、腐臭。食品的
腐败变质,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食品保藏的方法分为:
(三)生化保藏法
利用某些有益微生物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生化变化来保存食品。果蔬中含有糖
类,特别是蜂糖,在各种微生物作用下,发酵形成可保存的产物。例如,乳酸菌可
使乳糖发酵生成乳酸,有防腐和增进风味的作用。市场上易销的酸奶,四川泡菜等
就是这类食品的典型代表。
(四)熟食品的保藏
——
1373
第四篇食堂卫生监督管理
罐装食品的保存:罐头是将食品装入特制的容器中,抽真空密封后,进行高温
灭菌、杀灭绝大多数微生物,借以长期保存食品。罐头食品是熟食品中生产工艺最
完善、保存时间最长的一类。所以对罐藏食品容器的品质要求很高※本要求为:
对人体无害,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适合工业化生产,适应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
要。目前所用的罐藏容器有金属罐、玻璃罐和软包装几种。为了使罐装食品能有效
地保藏应做到:
成品检验
抽样检查:按照国家标准抽取合乎要求的样本量进行质量检查。
感观检验:对罐头密封结构,如原有“牙齿”、快口、卡腰、起皱、碰伤
等检查真空度测定,一般为内容物形态及色、香、味检
查应俱佳。
色泽检查:肉食类罐头以汤汁清亮为佳,浑浊为次,汤汁中不应有固形物、
小颗粒及碎片。糖水水果罐头则以汁液清晰透明、无杂质及浑浊无果肉碎屑为佳。
罐头的香味及滋味主要凭质检品尝人员的嗅觉与口感来判断,以决定其品质优
劣。
理化指标:净重要符合国家标准及企业标淮固形物含量应符合规定肉
禽类罐头,肥瘦肉分离后,将它用于计算重量,其公式为:
肥肉加油0肥肉量(1)2油度(1)3规定重量(1)4
为肉类加油量水产类罐头去肉后在56量筒中,固体物保持脂肪溶化温
度,静止578,油水分离,读取水层毫升数,总毫升数减去水层毫升数即为油层
毫升数,乘,即得油量(1)果蔬罐头中则以果肉及蔬菜重量减去配料重量即
为固形物重量’学性能检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企业标准。
摘自 《食堂规范化管理与卫生监督实务全书》
❹ 食品保存方法其中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是哪些
食品保存物理方法有低温,真空,充氮,烘干,高温灭菌等
化学方法有磷化铝熏蒸,添加防腐剂等
生物方法有发酵等
❺ 微生物菌种保藏的方法有哪些
菌种的优劣是食用菌生产成败的关键。菌种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也是微生物工厂首要的生产资料。由于微生物繁殖快、易变异,因此微生物菌种特别需要妥善保藏。世界各国对微生物菌种都很重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专门设立了菌种的保藏机构,为各生产单位收藏和供应各种优良菌种。当然就具体的生产单位而言,大量的生产用菌种还得靠自己来生产和保藏。
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使优良菌种经过较长时间后,仍能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生活能力及纯度,降低菌种的衰亡速度,确保菌种的纯一,防止杂菌污染及绝种。
保藏菌种的方法: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不少保藏菌种的经验,常用的保藏方法有:斜面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砂土管保藏法、滤纸片保藏法、谷粒保藏法等。常用保藏菌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斜面低温保藏法这是最简单最普通的保藏方法。首先将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一般PDA)上培养成熟后,选择菌丝生长粗壮,边缘保存。一般保存温度4~6℃,除草菇和银耳菌种外(10~15℃),此方法对其他食用菌都适宜,一般菌种可保藏2~4个月,所以需定时移接。此法保藏虽然方便,但是保藏时间短,需经常转管,也很容易发生衰退变异现象。因此,不能用作长期保藏,最好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保藏。
另外,为了减少保藏期间培养基水分蒸发,琼脂最好加到2.5%。为防止菌种在保藏过程中产酸分的积累,应加入0.2%的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等缓冲盐类,同时,培养成熟后,最好将棉塞管口外剪平,并用矿蜡封或换以无菌木塞,这样做也可以减少培养基水分的散失,延长保存时间。
在农村如果没有冰箱,可采用土法保藏。即把保藏用的斜面菌种换上无菌橡皮塞,并用矿烛蜡封后密闭的广口瓶中,悬入井底保藏。(2)贮藏室保藏法原种和栽培种一般只在贮藏室短期保藏,贮藏室温度0~10℃为好。室内应清洁、干燥、无光,应经常检查温度和湿度,以降低其生活力,减少变异退化,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过早出菇。温度越高,保存的时间越短。
❻ 关于生物试剂的存放和运输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温度为零下78℃,湿冰就是冰的温度,一般为冷冻条件的温度,如在零下20℃冷冻的冰的温度为零下20℃。对于一些酶类等蛋白产品,需要干冰运输,其他大多数生化试剂采用湿冰即可;
运输常温试剂的时候,不需要冰。对于需要冷藏的试剂,在用冰运输的时候,要把试剂同冰之间有隔离物,不能直接接触试剂包装,如试剂外面加装盒子,在盒子外面加冰,基本都采用冰块,不能直接用水结成的冰,因为冰融化后会形成水,容易污染试剂。加冰块的量没有严格限制,以试剂四周都处于冰块包围为宜。
不要小看生物试剂的量,很多抗体类试剂、酶类试剂是很贵的,可以达到上千元/mg(即每公斤几百,上千万元),其保存条件也是很严格的,否则容易失去活性。运输的时候建议使用冰块,而非碎冰,主要原因:1)碎冰的温度高,而冰块的温度更低;2)冰块可以更长时间的保持低温;3)碎冰容易化成水。
--------------------------
生物制品由蛋白质、脂肪、糖和核酸组成,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须防止失活。
主要影响因素:
①水:促进化学反应
②热:温度每升高10度,反应速度加快一倍。生物活性物质:-10℃保存;病毒-70℃保存。
③氧:参与化学反应,应隔氧保存。
④光:某些化学反应激发能的潜在来源。需避光保存。
⑤微生物:利用活性物质生长繁殖。
一、生物制品的保存与运输温度
多数生物制品都是对温度敏感,保存和运输生物制品时往往对温度有一定要求。疫苗:从制造疫苗部门直至使用疫苗的现场之间的各个环节,疫苗均应存在规定的保冷状态下,这一保冷系统,在EPI活动在中称为冷链系统。卫生部颁布的《计划免疫工作技术管理规程》对不同疫苗保存运输温度做了统一规定。
二、冷冻干燥技术
生物制品以水溶液或混悬液状态存在并起活性作用。随着溶液温度升高,分子拥有较多能量易于外界物质起化学反应,导致变性失活。除去溶液水分常用方法:
常温或高温下蒸发,缺点:会加速生物活性物质破坏,改变物质在干燥后溶解性能,故不能使用。
冷冻干燥:溶液低温干燥→降低温度水溶液冻结→水的蒸汽压力降低,难以挥发→降低气压→使结成冰的水直接升华成为水蒸气→使其附着于一个温度更低的金属表面→再凝结成冰→使活性物质中的固态水分不断升华,不断凝结在冷凝器上,直至干燥。
三、保护剂的作用
1.保护剂的种类
冻干保护剂:能防止活细胞在冷冻干燥时受到破坏的物质。
据作用机制分为两大类:
①渗透剂,如DMSO、甘油、蔗糖等,能渗入细胞内,降低因冷冻而增加的渗透压,防止细胞内脱水,可保护细胞因慢冻可能产生的损害。
②非渗透剂,如PVP、蛋白质等,能防止细胞由内向外渗漏溶质,可保护细胞在速冻和溶解时可能受到的损害。
2.保护剂的效用
①对生物活性物质保护剂防止生物活性物质失去结合水;防止结构水形成结晶,造成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损害;一些含经基的有机保护剂,能代替部分结构水,与蛋白质中的默基或氨
基结合,保持其三级和四级结构。
②对活细胞
保护剂降低细胞内外渗透压差,防止细胞损坏;防止因细胞内水分结晶而改变膜或分子立体结构;若保护剂系细胞的营养物质,则可使细胞在复苏时能迅速修复细胞膜所受的损伤。
❼ 生物制品是怎样进行保存和运输的呢
1各生产单位应有冷藏设备,供储存半成品及成品之用。2 下列各项半成品、成品须分别储存。如条件可能时应单设储存库,否则亦应隔开放置,以免混淆。2.1尚未或正在除菌、灭活、解毒之半成品,必须由制品部门隔离储存。2.2已经除菌、灭活或解毒之半成品,在尚未得出检定结果前,仍由制造部门分别储存。2.3 待分装制品及分装后在检定中或检定合格尚未包装之制品,由分、包装室分别储存。
2.4 已经检定合格包装后之制品,应交成品库。3 储存的半成品、成品的容器应有明显标志,注册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贮存日期。4 储存的半成品、成品应填写库存货位卡及分类帐,由专人负责保管、整理,进出均需及时填写并签字。5 各种半成品瓶口须严密包扎或封口。6 各种半成品、成品按各该制品制造及检定规程所规定的温度、湿度及避光要求储存,应定时检查和记录储存库的温度。7 半成品、成品储存库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8 有疑问之半成品或成品须加明显标志注明“保留”字样,待决定后再作处理。9 检定不合格而应予废弃之半成品或成品,应及时处理。10 超过规定储存时间之半成品(如菌苗原液等)或已过有效期之成品,应及时废弃。
11 生物制品在运输期间应遵守下列原则:
11.1 尽量采用最快速的运输方法,以缩短运输时间。11.2 尽量用冷藏方法运输,尽量避免夏季运送制品。11.3 冬季运输应注意防止制品发生冻结。
❽ 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有哪些
菌种保藏是食用菌产业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保野生种质资源基因留存和现有生产用种遗传性能相对稳定的必要手段。菌种保藏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虽然保藏效果好,但投资高或操作繁杂。在生产实践中,更需要设备投入少,能保障菌种不死亡、不污染、最大限度地保持优良种性的简便方法,如斜面低温短期保藏和自然基质较长期保藏相结合的方法。
一般而言,对母种进行长期保存,对原种进行短期保存。须保证优良菌种的性状和活力不发生变异,不死亡,不被污染,确保其纯度。因此,保存方法应具备取材容易、操作方便、菌种不易退化、长期保存不污染杂菌等优点。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如下:
(一)斜面低温保藏 该法的优点是保藏方便且所占空间较小。具体做法是:菌丝长满斜面后,放在0~5℃保存。以后每隔一定时间(2~3个月)转管一次。转管保存不能长期用PDA培养基,否则种性易退化,灰树花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减弱。因此隔一定时间(1年左右)须把菌种转接到木屑培养基上复壮,之后挑选健壮无污染的菌丝再转回PDA培养基保存。在长期保存过程中,要防棉塞受潮滋生杂菌。菌种试管口最好用蜡烫封,以防培养基内水分过快蒸发。增加琼脂用量(2.5%~3%)可减缓水分蒸发。还要防止菌种管上的标签脱落而造成种系混杂。
斜面低温保藏方法简便易行,能随时观察保藏菌株的活力和纯度,一旦染杂,肉眼能及时发现。
(二)自然基质保藏 此法是根据灰树花的特性,利用自然基质保藏其菌种的方法。灰树花是木腐菌,可以采用以木屑为主料的培养基。自然基质营养全面,且大部为缓释养分,不易产生营养过剩或饥饿;其次,培养基理化性状好,可吸收或缓冲菌丝代谢出的有害物质,水分与通气协调平衡,部分菌丝扎入基质内生长,不裸露于空气中,菌丝呼吸强度低,生命力强。
1.原料与配方 粗、细木屑比例适当,采用板栗树木屑最佳,粗木屑粒径为2毫米左右,细木屑为一般圆盘锯屑,粗、细的比例为1∶2,添加干木屑重量20%的麸皮和1%的糖,含水率为60%左右。这样的基质通气性好,营养丰富且供菌丝分解利用的时间长,长到基质内部的菌丝比包裹在基质外部暴露于空气中的菌丝耐受性强。不同粒径的基质比例适当,还能协调气与水的矛盾。粗粒过多,架空菌丝多;细粒过多,透气性差,菌丝生长慢。应用配方如下:
栗木屑78%,麸皮20%,石膏1%,蔗糖1%,水65%配料,装入较粗大的试管中,装料量为试管的1/3~1/2,1.5千克/厘米2灭菌1.5小时。冷却后,接入需保藏的菌种,在28℃下培养,待菌丝长满木屑培养基时取出换上无菌橡皮塞,在0~5℃冰箱内保藏1~2年转管一次。
2.容器与装量 采用容量250毫升的葡萄糖玻璃瓶,清洗洁净,装量一般不超过玻璃瓶容量的3/5,填料不能过满,瓶壁所残留的颗粒须擦拭干净,否则保藏的菌种易引起污染。
3.灭菌和冷藏 灭菌时若采用棉塞封口,基质表层易失水,接种成活率低,即使菌丝复活,生长也很缓慢,所以最好采用聚丙烯膜封口,接种后换用无菌棉塞培养,待菌丝长满后再换成有孔灭菌胶塞冰箱保藏。
用上述方法保藏的菌种经3年贮放后,接出成活率均达90%以上,出菇验证产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均无明显变化。因此,自然基质保藏法具有保存期长,菌种遗传性能相对稳定的特点。
(三)木粒PDA斜面保藏 灰树花在自然状态下易发生于栗树根部,这说明其营养需求较为特殊。根据灰树花这种习性,在PDA基础上添加适量的栗树木粒制成母种培养基。在多年的使用中发现,用该培养基培养的母种生长势好,在转接原种时,适应能力强,萌发定植快;用作菌种保藏基质时,保藏时间长,并能很好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
1.木粒PDA的制作 选取栗树边材,加工成0.3~0.5厘米的颗粒,及时烘干或晒干备用。称取葡萄糖10克,KH2PO41克,1溶解于1升清水中配制成营养液。将营养液倒入盛有木粒的小铝锅中,营养液以完全浸没木粒为准。煮沸10分钟,以加快木粒对营养液的吸收速度,起锅静置30分钟让木粒吸足营养液。捞出木粒,沥掉表面的水,装入试管,装量为试管长的1/6,最多不得超过试管长的1/5,否则在摆制斜面时,不易使木粒均匀分散于斜面的表面上。
选取新鲜的马铃薯,去皮并切成薄片,称取200克放入小铝锅中,加入1升清水,文火煮沸30分,趁热过滤取汁,并补足1升的体积。称取琼脂20克,葡萄糖20克,KH2PO4 2克,MgSO47H2O 2克。先将琼脂剪碎,加入到马铃薯滤液中,继续用文火加热,使琼脂溶化。待琼脂完全溶化后,加入称好的其他3种营养成分,搅拌使这些物质溶解均匀,趁热装入已装有木粒的试管中,装至试管长的1/3处,塞上棉塞。
在0.8~1千克/厘米2蒸气压下灭菌40分,待气压降至0时,开盖取出,趁热轻轻抖拍试管,使木粒分散后即可摆制斜面,并使木粒呈半裸状分布于斜面上,待凝固后便制成了木粒PDA培养基。
2.生长及保藏效果 木粒PDA斜面上培养的灰树花母种,菌丝生长迅速、良好,12天即可长满试管,但菌丝的后期生长势更为粗壮、浓密,后劲足。转接原种时,菌种适应力强,定植快。这表明,灰树花菌丝的生长速度、生长势不仅取决于本身的遗传性,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基的营养。常规PDA的营养成分,主要是可溶性的速效性营养,前期营养丰富,营养利用直接,因而前期菌丝生长迅速、良好,后期营养则不足,菌丝生长不良,长势欠佳。木粒PDA由于在增添了木粒这一缓效性营养,就木腐性的灰树花而言,营养配伍合理,补充了菌丝生长后期所需的营养,因此后劲足。
菌丝体对基质的分解利用是通过菌丝细胞分泌的胞外酶,将基质中的大分子营养分解成小分子营养后才被吸收利用的,而这些胞外酶大多为诱导酶,其合成与分泌受基质的诱导和分解产物阻遏机制调节。就纤维素酶而论,许多易代谢碳源(如葡萄糖等)具有引起酶合成阻遏作用,同时伴随着菌丝体的旺盛生长,酶的大量合成则出现在易代谢碳源基本耗尽之后,且受到基质纤维素的诱导,常规PDA基质,到葡萄糖等易代谢碳源基本耗尽的后期,由于营养的缺乏,菌丝生理机能下降,酶的合成量减少。而木粒PDA不仅含有易代谢碳源——葡萄糖,又含有木粒这一缓效性营养,前期葡萄糖促进了菌丝体旺盛生长,获取了大量的菌丝体,表现为菌丝粗壮、浓密。到了易代谢碳源耗尽的后期,木粒一方面补充了后期所需的营养,使菌丝的生埋机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木粒的纤维素激活菌丝细胞纤维素酶的诱导机制,合成了大量的酶,保持了木腐生性灰树花较强的分解木材的能力,因此,用该培养基培养的母种在转接原种时适应力强,萌发定植快。因部分菌丝长入木粒内部,抵抗不良环境的生存能力增强,种质不易退化。木粒PDA灰树花菌种,在0~5℃保藏2~3年再转管活化,成活率仍达到90%左右。此外,木粒PDA应用于木腐性灰树花种的提纯复壮,效果也较理想。
(四)石蜡隔氧封藏 具体做法是将液态石蜡分装入三角瓶内,装量达瓶空间的1/3,塞好棉塞,于121℃灭菌2小时,然后置40℃温箱中,使其水分蒸发,或置于干燥器内数日以除去水分,石蜡呈透明状为宜。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装入已长好菌丝的斜面试管,使液面高出斜面顶部1厘米左右。塞上无菌橡皮塞,竖直保存。此法可使菌种存活3年以上,但以1~2年移植一次为好。移植时不必倒出石蜡,用接种钩取一块菌丝即可。因转移时带有石蜡,菌丝生长弱,需要再转管1~2次,方能复壮。
❾ 生物制品的保存及运输
凡是从微生物、原虫、动物材料直接制备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疾病的制剂,通称为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按所用的材料、制法或用途,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细菌性疫苗是利用病原性细菌本身,经人工加工处理除去或减弱其致病作用而制成的。菌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化学药品或物理方法将病原菌杀死,制成死菌苗,如猪丹毒和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这类菌苗的优点是,容易保存,保存时间长;缺点是用量大,产生免疫力需要的时间较长,免疫期较短。另一类是用无毒或毒力减弱的活菌制成的活菌苗,如猪丹毒弱毒菌苗、仔猪副伤寒弱毒菌苗、口服猪肺疫弱毒菌苗等。它的优点是产生免疫力需要的时间较短,免疫期长,用量也小;缺点是不易保存,有效期短。(2)病毒性疫苗是用病毒本身制成疫苗,除去或减弱了病毒对动物的致病作用而制成的,只可用于预防传染病。病毒性疫苗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活的弱毒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乙型脑炎弱毒疫苗、细小病毒弱毒疫苗、伪狂犬病弱毒疫苗等;另一类是死疫苗或灭活疫苗,如伪狂犬病油佐剂疫苗、细小病毒油佐剂疫苗等。这两类疫苗的优缺点与菌苗大致相同。(3)类毒素某些病原菌经人工培养,使它产生大量外毒素,除去细菌,得到不含细菌的外毒素滤液,再在外毒素中加适量甲醛处理,成为无毒而保持有使动物产生抵抗力的制剂,这种制剂叫做类毒素。它能刺激机体产生大量抗毒素,故能用于预防疾病。如破伤风明矾沉淀类毒素,就是其中的一种。
以上三类制品都是富含免疫原性的抗原,动物接种后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又称预防制品。(4)抗毒素动物经过反复多次注射某种病原菌的类毒素或毒素后,就会产生抵抗这种毒素的能力。采取这种动物的血液,提取的血清,经过处理就是抗毒素。如破伤风抗毒素(也可叫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就是其中的一种。(5)免疫血清用疫(菌)苗反复多次免疫动物后,动物就会产生抗这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血清,采取这些动物血液,分离血清,再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制成的。如抗猪瘟血清、抗猪丹毒血清等。
抗毒素和免疫血清,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常用作治疗和被动免疫,是紧急预防和减少患传染病动物死亡的有效制剂。(6)诊断液利用微生物和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产物,或具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制造出来的专供诊断各种畜禽传染病用的生物药品都叫诊断液。
生物制品不同于普通的化学药品,从化学成分上看多为蛋白质,有些制品还是活的微生物。因此,它们一般怕光、怕热,有些还怕冻结。保存和运送条件要求严格和细致,否则可直接影响到它们的质量,所以要严格遵照生物药品厂的要求,进行保存和运输。一般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疫(菌)苗应保存在干燥阴暗处,避免阳光照射。
第二,温度条件对生物制品的影响特别重要,温度急剧变化,容易损害疫(菌)苗和血清的效能。疫(菌)苗应放在冷库或冰箱中保存。最适宜保存的温度是2~8℃,温度越低保存的时间越长。有些制品须在低温下保存,才能更好地保持它的效力。如干燥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15℃可以保存一年以上,在0~8℃只能保存6个月,而在10~25℃时,最多不超过10天即可失效。
第三,运输活疫(菌)苗时,应将活疫(菌)苗装入有冰的广口保温瓶中,途中避免日晒和其他高温,要尽快送到目的地,缩短运输时间。
第四,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注意苗瓶有无破损,瓶口及胶盖应封固。瓶签上有关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日期、检验号、用法及用量等应保持完整清楚,以便查考。
第五,过期的生物药品,以及瓶内有异物、凝块等异常变化者都不能使用。
第六,按规定的浓度及稀释液进行稀释。活苗稀释后必须当天用完,用不完的应当废弃,千万避免放置过久,以免注射后无效。切忌用热的稀释液稀释疫苗。
第七,使用生物药品所需的器械,如注射器、针头、滴管等,在使用前后都需洗净和消毒。
第八,废弃的生物药品要妥善处理,活疫(菌)苗必须煮沸或倒在火内烧掉;死苗倒在深坑内埋掉。装疫(菌)苗的小瓶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再用。
表38 猪常用的生物药品(续)-2296275名称 用途与用法 免疫期 猪O型口蹄疫灭活 预防猪O型口蹄疫,10~25千克猪肌 6个月 疫苗 肉注射2毫升,25千克以上猪肌肉注射3毫升 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 预防猪伪狂犬病,成年猪肌肉注射2 1年 苗 毫升,3月龄以上猪注射1毫升 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预防猪伪狂犬病,仔猪肌肉注射1.5毫升,种猪3毫升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预防萎缩性鼻炎,妊娠母猪产仔前皮 6个月 灭活苗 下注射2毫升,仔猪1周龄和3~4周龄皮下分别注射0.2毫升和0.4毫升 破伤风血清(抗毒 治疗:20000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 14天 素) 预防:3000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 抗猪瘟血清 预防:20~100毫升皮下或静脉注射 治疗:为预防量的1倍 14天 抗猪丹毒血清 预防:10~30毫升皮下或静脉注射 治疗:20~75毫升 14天 抗猪肺疫血清 预防:20~40毫升皮下或静脉注射 治疗:为预防量的1倍 14天
❿ 八年级生物;有多少种食物保存方法并说明它的原理。
脱水法:香菇
原理:脱除水份抑制微生物的活动.
盒装,袋装牛奶保存法:牛奶
原理:1,巴氏消毒法
2,高温灭菌
渗透保存法:果脯
原理: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
腌制法:咸鱼
原理: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
晒制与烟熏法:腊肉
真空包装法:腊肉
原理: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