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病毒常用的培养方法不包括哪种

病毒常用的培养方法不包括哪种

发布时间:2022-05-30 12:57:13

1. 病毒的培养方法有哪些

病毒的培养方法有动物接种、鸡胚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

2. 病毒常用的培养方法有哪些

适龄鸡胎接种,传代培养,组织细胞培养,易感动物接种。

3. 病毒的培养可以选择

病毒的生活方式为寄生,也就是说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
所以病毒的培养可以选择活细胞,通常采用鸡胚(容易获得)作为培养材料。

4. 目前病毒分离培养最常用的方法是

一般来说病毒培养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动物接种 常用的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兔和猴等,接种的途径有鼻内、皮下、皮内、脑内、腹腔内、静脉等。根据病毒种类不同,选择敏感动物及适宜接种部位。二是鸡胚接种 鸡胚对多种病毒敏感。根据病毒种类不同,可将标本接种于鸡胚的羊膜腔、尿囊腔、卵黄囊或绒毛尿囊膜。第三是组织培养 将离体活组织块或分散的活细胞加以培养,统称为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法有三种基本类型:器官培养、移植培养和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最常用于培养病毒,根据细胞的来源,染色体特性及传代次数又可分为下列类型:原代和次代细胞培养,二倍体细胞株和传代细胞系。 最常用的应该是细胞培养。

5. 常见病毒的培养方法 及其具体的过程!

我见过的有鸡胚胎法。

病毒研究的发展常常与病毒培养和检测方法的进步有密切的关系,特别在脊椎动物病毒方面,小鼠和鸡胚接种、组织培养、超速离心、凝胶电泳、电子显微镜和免疫测定等技术,对病毒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噬菌体的培养和检测方法最为简单。将噬菌体接种到易感细菌的肉汤培养物中,经18~24小时后,混浊的培养物重新透明,此时细菌被裂解,大量噬菌体被释放到肉汤中,再经除菌过滤,即为粗制噬菌体。为了测定其中噬菌体的数量,将粗制噬菌体稀释到每一接种量含100个左右,与过量的细菌混合,然后铺种于琼脂平皿上,在温箱中培养过夜,细菌繁殖成乳白色衬底,被噬菌体裂解的区域则在此衬底上表现为圆形的透明斑,称为噬斑。噬斑数代表该接种量中有活力的噬菌体数量。如果挑出单个噬斑来培养,就能获得由单个噬菌体所繁殖的后代,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动物病毒(见脊椎动物病毒)的培养可在自然宿主、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培养中进行,以死亡、发病或病变等作为病毒繁殖的直接指标,或以血细胞凝集、抗原测定等作为间接指标。收获发病动物的组织磨成悬液或有病变的细胞培养液,即为粗制病毒。测定活病毒数量可采用空斑法,其原理与噬斑法相同,但以易感的动物单层细胞代替细菌,在接种适当稀释的病毒后,用含有培养液和中性红的琼脂覆盖,使病毒感染局限在小面积内形成病变区,衬底的健康细胞被中性红染成红色,病变区不染色而显示为空斑。

至今植物病毒的培养和检测大都是在整株植物上进行的。从捣碎的病叶汁中制备病毒,常用枯斑法检测。用手指蘸上混有金刚砂的稀释病毒在植物叶片上轩轻磨擦,经一定时间后出现单个分开的圆形坏死或退绿斑点,称为枯斑。

除了利用病毒的致病性定量检测病毒外,还可应用物理方法,如在电子显微镜下计数病毒颗粒,或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提纯病毒的蛋白和核酸量,这些方法所测得的数据包括了有感染性和无感染性的病毒粒。

应用电子显微镜不但能看清病毒粒的大小、形态,还可以分辨其表面的蛋白亚单位和内部的核壳等超微结构。

6. 下列哪些方法不适用病毒培养

D
病毒是寄生生物,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体现出它的生物活性。所以要培养病毒,就要让它能进入活细胞。其它四个答案都与细胞有关,只要让病毒侵入细胞就可以增殖了。

7. 目前最常用的培养病毒的方法是哪种

1.动物接种
这是最原始的病毒培养方法。常用的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兔和猴等,接种的途径有鼻内、皮下、皮内、脑内、腹腔内、静脉等。根据病毒种类不同,选择敏感动物及适宜接种部位。
2.鸡胚接种鸡胚对多种病毒敏感。根据病毒种类不同,可将标本接种于鸡胚的羊膜腔、尿囊腔、卵黄囊或绒毛尿囊膜上。
3.组织培养
将离体活组织块或分散的活细胞加以培养,统称为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法有三种基本类型:器官培养、移植培养和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最常用于培养病毒,根据细胞的来源,染色体特性及传代次数又可分为下列类型:原代和次代细胞培养,二倍体细胞株和传代细胞系。

8.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生物学特性测定:在寄住上的反应——症状、传播等;
2、病毒分离与培养:提纯与纯化,二元培养法;
3、光镜与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和病毒与相应抗血清的特异性免疫吸附情况;
4、免疫学技术:以血清学和组织免疫化学方法检测材料带毒情况,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
5、分子生物学技术:核酸分子杂交,PCR等

9. 病毒的培养方式有哪些

动物接种:病毒经注射、口服等途径进入易感动物的体内后可大量增殖,并使动物产生特定的反应。优点:操作方面易行。

10. 细菌和病毒的培养方法

1繁殖方式:前者复制,后者二分裂;生活方式:前者寄生,离开宿主细胞无法生活,且对宿主有害,后者可寄生,腐生或自生,寄生时可能对寄主有益也可能有害;结构:前者无细胞结构,后者有;遗传物质:前者是DNA或RNA,后者只有DNA;变异速度:前者特别是RNA病毒变异速度极快,后者较为缓慢,突变率低.2培养基制作过程较繁琐,自己找相关资料.3病毒利用特异性的宿主,培养基中营养条件取决于宿主,细菌利用特异性的培养基,营养条件取决于自身.4.同2.5.寄主是否有相应的抗原;环境条件是否适宜;是否有一定的群体使大量细胞死亡,从而使器官失去相应功能.6外毒素:由细菌所分泌、能在局部及全身产生毒性效应的蛋白质成分.
内毒素:只在细菌被破坏时才被释放的细菌毒素.
类毒素:由于变性或化学修饰而失去毒性的毒素,但仍保留其抗原性.
7.特异性的培养基分别筛选,不同菌种有不同的鉴定方法

阅读全文

与病毒常用的培养方法不包括哪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贴墙倒立的正确方法 浏览:282
电磁治疗仪器使用方法 浏览:251
科学研究方法通常有哪些 浏览:813
折纸最简单的方法小星星的折法 浏览:644
游泳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浏览:839
防静电表测量方法 浏览:271
完善高中教学方法 浏览:830
鼠年茅台鉴别方法 浏览:385
手机壳包浆方法 浏览:430
羽毛球空手训练方法 浏览:386
在云南种菜有哪些方法 浏览:99
前列腺增生是有哪些治疗方法 浏览:554
十种颈椎病治疗方法 浏览:454
单人训练模式开启方法 浏览:122
种植百合土壤消毒方法 浏览:737
化粪池两端连接方法 浏览:608
注册不了滴滴有什么方法吗 浏览:864
简单麻花的编织方法 浏览:165
倒立团身训练方法 浏览:725
特岗中教育学教学方法选用依据 浏览: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