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简述常用的货位分配方法

简述常用的货位分配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29 22:45:46

如何做好仓储货位规划

货位规划的定义是"将货品合理纳入仓库设施,以实现物料搬运最优化和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目标"。
1、如:将高周转率的货物分配在靠近收货区的货位,可以提高入库存放的速度。但入库存放只是一次性作业,如果操作者需要对该货品进行多次补货或拣货,那么把该物分配在靠近发货月台或拣货区的货位,便更加有利。货物货位的规划与调整是保持物流始终处于理想运行状态的有效手段。但是,因为许多仓库管理者没有完全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忽略了经常性的货位规划与调整,直到有人抱怨仓库不够用、发现通道堆满货品的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通过货位规划与调整,可以达到以下效果:按照合理的拣货顺序放置货品,可以减少拣货人员数量对应货位规格,分配相应数量的单元化货物,可以减少补货人员数量平衡操作者的工作量,可以缩减作业周期、改善工作流程将容易混淆的货物分配到不同的拣货区,可以提高拣货准确率以人机工程学理论规划货物最佳摆放位置,可以避免作业伤害在拣货路径上,将重量货物规划在前端、怕磕碰的货物在后端,可以降低货物破损,按照货物高度分配货位,在拣货中实现货物分层紧密码放,可以提高托盘码放效率,提高货车车厢利用率。
通过调整仓库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可以推迟或避免再建投资,发货分类码放,可以减少物流中心用户端的二次分拣工作量,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货位规划与调整的重要性;在仓库投入使用初期,就应该开始货位规划与调整。原因是,无论起初的货位规划如何完美,不断改变的经营环境最终会导致目前规划不再适用。在仓库日常运作中,经营性的事项改变现有货品摆放格局的情况时有发生,还要兼顾消防规定,日复一日,货位合理分配与调整被渐渐淡忘,这正是众多物流中心总是到仓库不够用的原因。而此时再进行货位的重新规划,其调整工作经常是艰巨的。货位调整是日常性工作,应该避免到问题积累成堆时才着手解决,经常性货位调整可以避免陷入上述窘境。
无论是着手建设一座新仓库,还是想办法改善现有仓库的货位布置,合理的货物摆放方法都是既能节省投资,又能理想地提高仓库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数据库软件或电子表格应用程序,我们可以在几天内就可以完成一个仓库的货位规划调整工作。与WMS集成的货位规划设计、日常货位调整软件也已经被开发出来,对比其带来的潜在收益,购买该类软件的投入只是个零头。
2.货位规划与调整,从哪里开始?为了保证效果,在调整货位之前,有几项准备工作需要分步实施。包括:选择货位规划策略、明确货位规划目标、数据收集和货位规划需求分析工作。没有准备阶段彻底的分析,就不可能实现理想的调整效果。

② 选择货位需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1、确保商品安全原则

为确保商品质量安全,在货位的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怕潮、易霉、易锈的商品,应选择干燥或密封的货位;怕光、怕热、易溶的商品,应选择低温的货位;怕冻的商品,应选择不低于00C的货位。

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放射性的危险品,应存放在郊区仓库分类专储;性能相互抵触或有挥发性、串味的商品,不能同区存储;消防灭火方法不同的商品,要分开储存货区;同一货区的商品中,存放外包装含水量过高的商品会影响邻垛商品的安全;同一货区储存的商品中,要考虑有无虫害感染的可能。

2、方便吞吐发运的原则

货位的选择,应符合方便吞吐的原则,要方便商品的进出库,尽可能缩短收发货作业时间。除此之外,还应该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收发货方式。采取送货制的商品,由于分唛理货、按车排货、发货的作业需要,其储存货位应靠近理货、装车的场地;采取提货制的商品,其储存货位应靠近仓库出口,便于外来提货的车辆进出。

操作方法和装卸设备。各种商品具有不同的包装形态、包装质地和体积重量,因而需要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和设备。所以,货位的选择必须考虑货区的装卸设备条件与仓储商品的操作方法适应。

货物吞吐快慢,仓储商品的流转快慢不一,有着不同的活动规律。对于快进快出的商品,要选择有利于车辆进出库方便的货位;滞销久储的商品,货位不宜靠近库门;整进零出的商品,要考虑零星提货的条件;零进整出的商品,要考虑到集中发运的能力。

3、尽量节约仓容的原则

货位的选择,还要符合节约的原则,以最小的仓容储存最大限量的商品。在货位负荷量和高度基本固定情况下,应从储存商品不同的体积、重量出发,使货位与商品的重量、体积紧密结合起来。对于轻泡商品,应安排在负荷量小和空间高的货位。对于实重商品,应安排在负荷量大而且空间低的货位。

除此之外,在货位的选择和具体使用时,还可以根据仓储商品具有吞吐快慢不一的规律,针对操作难易不一的特点,把热销和久储、操作困难和省力的商品,搭配在同一货区储存,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仓容使用的效能,而且还能克服各个储存区域之间忙闲不均的现象。


货位编号的方法

1、仓库内储存场所的编号。整个仓库内的储存场所若有库房、货棚、货场,则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各自连续编号。库房的编号一般写在库房的外墙上或库门上,字体要统一、端正,色彩鲜艳、清晰醒目、易于辨认。

货场的编号一般写在场地上,书写的材料要耐摩擦、耐雨淋、耐日晒。货棚编号书写的地方,则可根据具体而定,总之应让人一目了然。

2、库房编号。对于多层库房的编号,常采用“三位数编号”、“四位数编号”或“五位数编号”。“三位数编号”是用三个数字或字母依次表示库房、层次和仓间,如,131编号,表示1号库房、3层楼、1号仓间。

“四位数编号”是用四个数字或字母依次表示库房、层次、仓间和货架,如,1331编号,表示1号库房、3层楼、3号仓间、1号货架。“五位数编号”是用五个数字或字母依次表示库房、层次、仓间、货架、货格,如,13311,表示1号库房,3层楼,3号仓间,1号货架,1号货格。

3、货位编号。货位布置的方式不同,其编号的方式也不同,货位布置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横列式和纵列式。横列式即货位横向摆放,可采用横向编号。纵列式,即货位纵向摆放,常采用纵向编号。

③ 货位分配方法

货位分配原则:
(1)可与随机储存、共用储存策略相配合的原则;
(2)可与定位储存、分类储存策略相配合的原则。

④ 仓库管理知识:什么是货位管理货位管理分类有哪些

货位管理是指对仓库存放物资的货位进行的规划、分配、使用、调整等项工作。货位管理的分类按照货位的使用方式,分为固定货位和自由货位。为了便于对货位的管理可采用货位编号的方法,如采用“四号定位”法。若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货位管理则比较理想。它可以按照设定的条件分配提供货位,并可进行各种查询,随时了解货位利用情况。
自由货位亦称“自由料位”或“随机货位”。每一个货位均可以存放任何一种物资(相互有不良影响者除外)。只要货位空闲,入库各种货品均可存入。其主要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每一个货位,充分发挥每一个货位的作用,提高物流中心的储存能力。其缺点是每个货位的货品经常变动,每种物资没有固定的位置,管理人员在收发查点时寻找货品比较困难,影响工作效率并容易造成收发差错。如利用计算机进行货位管理,一般均采取自由货位。
固定货位亦称“固定料位”。对某一货位严格规定只能存放某一规格品种的货品,而不能存放其它货品。其主要优点是每一种货品存放的位置固定不变,管理人员容易熟悉并记住各种货品的不同货位,便于收发查点,能提高收发货效率并减少差错。如绘制成货位分布图,非本库管理人员也能比较容易地找到所需货位。其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每一个货位,造成储存能力的浪费。为了利用其优点,克服其缺点,存入货架的小件货品可不用固定货位,就地堆垛的大宗货品可采用自由货位。

⑤ 库位分配的分配原则

存储策略是货区规划的大原则,还必须配合货位指派原则才能决定存储作业实际运作的模式。而随机存储策略产生的货位指派原则,可归纳出以下几项:
(一)与随机存储相配合的货位指派原则
靠近出口原则:将刚到达的商品指派到离出口最近的空货位上。
(二)与定位存储相配合的原则
1.产品相关性原则
产品相关性大的被同时订购的几率较大,应尽可能放在相邻的位置,以缩短提取路程,减少工作人员疲劳,同时也能简化清点工作。产品相关性大小可以利用历史订单数据做分析。
2.产品类似性原则
3.产品相容性原则
相容性低的产品决不可放置在一起,以免损害品质,如烟、香皂、茶不可放在一起。
4.先进先出的原则
所谓先进先出(FIFO: First In, First Out),是指先入库的物品先出库的意思,此原则通常适应与寿命周期短的商品,如食品。作为库存管理的手段,先进先出是必需的,但若产品形式变化少、产品寿命周期长、保管时的减耗与破损不易产生等情况是,则需要考虑先进先出的管理费用及所得到的利益。
5.产品尺寸原则
6.重量特性原则
7.位置标示原则
8.明了性原则
9.平衡不同区域拣货员的任务量原则
10.提高拣货效率原则
储位指派审核算法研究
仓储作业管理和库存管理是两个紧密联系的因素,他们对供应链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在仓储作业中,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改善货物的存入和取出的效率和准确性,并实现自动化,减少成本。储位指派几乎影响了所有关键的仓储作业过程,包括拣货、生产效率、货物定位、库容利用和装箱打包等。
在第一节中,分别介绍了三种不同的储位指派方式:定位存储、随机存储和分类存储等,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劣。在具体的入库作业中,需要首先对储位指派方式进行审核。在储位指派审核时,应该进行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定量的计算,以作出科学的评判。
随机储位指派允许货物存放在仓库里的任何地方;专位存储中,每个区域只可以放入一种特定的商品;而基于分类的库位分配方法,首先把货物分为若干类,然后为每一个类别预留一个存储区域进行存储。
在决定使用哪种储位指派方式时,需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1.拣货行程和成本。2.仓库空间的利用率。即选择哪种储位指派方式取决于这两个因素。
采用基于分类的储位指派法为货物进行储位指派时,如何分类是关键。一般需参考货物的COI系数。COI系数指的是cube-per-order,即每单位体积中的货物被订单取走的频率。基于COI系数的储位指派方式,优化了货物的存储位置布局,从而减小了拣货成本。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
下面介绍一种储位指派审核算法。在下例中,有三种不同的货品P1, P2和P3。下面将根据不同的储位指派方式,计算存储这三种货品所用的库用占用量和拣货成本等因素。最后在作一个对比,给出审核结果,并由客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三种货品在四个时期中的库存量,以及各个时期的平均出库量(周转量)如表1所示。
表1 储位指派货物信息表
Table 1 The Goods Information of the Storage Location assingment
分别依据各种储位指派方式所采取的储区分配方法,计算出上表中预留储区库位数,如表2和表3所示。在表2中,因为采取的是定位存储方式,所以为P1预留的储区大小以其最大的库存量计算,为15。而在表4-3中,P1和P2分为一类,储区的储位数则按照该分类的物品的最大在库量的总和设计。
表2定位存储策略表
Table 2 The Storage Policy of the Dedicated Storage
表3分类存储策略表
Table 3 The Storage Policy of the Class-Based Storage
以上两种储位指派方式的库位分配结果图如表4和表5所示。在表4中,“1”代表货品P1,“2”代表货品P2,“3”代表货品P3。在表5中,“1”代表货品P1和P2组成的分类,“2”代表货品P3。
表4 定位存储法库位分配结果表5分类存储法库位分配结果
Table 4 The Treasury Allocation Table 5 The Treasury Allocation
of Dedicated Storage of Class-Based Storage

根据所需权重选择权重系数
由以上的库位分配结果,便可以计算出库容占用数量和拣货行程。下表6将两种储位指派方式做一个对比。表中列出了库存占用成本以及拣货成本,并计算出了总成本。在表6中,库存占用成本以库位占用数量来计算;拣货成本是指,对于独立划分储区的每类或每种货物,从拣货的I / O 点算起,到分配给该类或该种货物的储区的距心的距离。I/O点的位置位于整个库区最下方的中央。
此外,还可以使用同种审核算法和过程对其它的储位指派方式进行审核,如:随机存储等,也可以审核在分类方法不同时的各种分类存放方式(例如可以把货品P2和P3分为一类,或把P1和P3分在一类)的利弊,以便作出选择。
表6 库位分配方案审核结果
Table 6 The Comparison of the Storage Location Assignment Results
表6显示了得出的最后比较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总成本最低的是表3所示的分类存储方式,为232.5;其次是随机存储方式,为247.5;分类存放方式在库容占用量和拣货成本方面占有优势,而随机存放的优点是储区设计可以较为紧凑,空间利用率较高,拣货行程也短;定位存放则在对于拣货人员熟悉货物位置以及根据需求来安排货物位置等方面更有优势。
因为各个物流公司的情况不同,有的库容成本高,所以比较重视节省库容;有的时间要求较高,则更侧重于降低拣货成本,方便拣货,提高出库效率。若是两者都考虑,则应使用基于分类的储位指派方法。各种方式各有优劣,如何选择储位指派方式,具体的选择和权衡,则是储位指派审核算法先进行计算,再由用户设定其中具体因素的权重,得出最后的审核结果。
如果仅考虑拣货成本,则定位存储相对可使成本最低;相反,若仅考虑仓储空间利用率,则完全的随机存储相对较好。然而,如果同时考虑以上两个因素,最好的解决方案都不是以上两种,而是分类存储法。

⑥ 仓库中货位编号常用的方法有几种

仓库中货位编号方法有:区段方式、品类群类别方式、地址式、坐标式

1、区段方式

此种编码方式是以区段为单位,每个号码所标注代表的货位区域将会很大,因此适用于容易单位化的货物,以及大量或保管周期短的货物。在ABC分类中的A、B类货物也很适合这种编码方式。货物以物流量大小来决定其所占的区段大小;以进出货频率次数来决定其配置顺序。

2、品类群类别方式

把一些相关性货物经过集合以后,区分成好几个品类群,再对每个品类群进行编码。这种编码方式适用于比较容易的商品群类别保管及品牌差距大的货物。例如服饰、五金方面的货物。

3、地址式

利用保管区域中的现成参考单位,例如是库场的第几栋、第几保管区、排、行、层、格等,依照其相关顺序来进行编码。这些种编码方式由于所标注代表的区域通常以一个货位为限,且有相对顺序可依循,使用起来容易明了又方便,是目前仓储中心使用最多的编码方式。

4、坐标式

利用空间概念来编排货位的方式,这种编排方式由于对每个货位定位切割细小,在管理上比较复杂,对于流通率很小,需要长时间存放的货物即一些生命周期较长的货物比较适用。

(6)简述常用的货位分配方法扩展阅读

货位编码的标识

在货物储存作业中,必须经由标识的指引才能把货物迅速放入正确的货位。最重要的就是要协助引导取货作业,正确无误取得该取的货物及数量。在了解了货位编码及货物编号方法后,在灵活应用编码编号原则的基础上,在应用中还需要注意货位编码的标识问题,才能取得好的应用效果。

1、一般标识

一般情况下,必须配合整理整顿来进行货位分类的标识,在每个货位(货架)上以大字明确地写上品名、货号、货位、条码等,以便容易地知道货物放在哪里。

2、暂存区标识

在储存货物时,通常应尽量避免在相同的货位编码中放置不同商品。如果由于空间限制不得不混用货位的话,在相同的货位编码中,应放置相类似的货物,这也需要标识非常清楚。

3、动管区标识

仓库内有时设置动管储区,主要是为拣选方便设置的,普遍采用流动货架。货架货物的供给方式是由货架前面取货,货架后面补货。

⑦ 货物安排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货物保管场所的规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1)分区分类保管
分区分类保管是指按照货物的性质(理化性质或使用方向)划分出货物类别,根据各类货物储存量的计划任务,结合各种库房、货场、起重运输设备的具体条件,确定出各库房和货场的分类储存方案,使“物得其所,库尽其用”。
①按理化性质对货物进行分区分类保管。这样的分区分类方法,便于仓库对货物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便于进行清查盘点,便于提高货位的利用率。
②按使用方向或按货主对货物进行分区分类保管。这样的分区分类方法,便于仓库发货或货主提货,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容易造成货位的交叉占用,以及货物间相互产生影响。因此,通常情况下,通用货物多按理化性质分类保管,专用货物可按使用方向分类保管。
分类保管的原则是:货物性质互有影响和相互抵触的不能同库保存;货物保管要求温湿度条件不同的不能存放在’一起;灭火方法不同的货物必须分开保管;作业手段不同的也不宜存放在一起。
(2)分区定置、系列存放
分区定置就是按照货物自身的理化性质与储存要求,根据分库、分区、分类的原则,将货物固定区域与位置存放。系列存放是指在定置区域内,依货物材质和型号规格等系列,按一定顺序依次存放,并进行“四号定位”(也可以用“六号”或“八号”,以至更多),以便做到规格不串、材质不混,以及易于收货、发货。
(3)货位存货方式
货位存货方式主要有固定型和流动型两种。
①固定型。固定型是一种利用信息系统事先将货架进行分类、编号,并贴货架代码,各货架内装置的货物事先加以确定的货位存货方式。在固定型管理方式下,各货架内装载的货物长期是一致的,这样从事货物备货作业较为容易,同时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也较为方便,这是因为只要第一次将货架编号以及货物代码输入计算机,就能很容易地掌握货物出入库动态,从而省去了不断进行库存统计的烦琐业务。与此同时,在库存发出以后,利用信息系统能很方便地掌握账目以及实际的剩余在库量,及时补充库存。
在采用这种货位存货方式时必须注意每一货位的容量都应该大于在该货位存放的货物的最大在库量,否则会出现货位不足,货物不能及时入库的情况。
②流动型场所管理。流动型场所管理即所有货物按顺序摆放在空的货架中,不事先确定各类货物专用的货架。流动型管理方式是基于各货架内装载的货物是不断变化的,在货物变更登录时出差错的可能性较高。
固定型场所管理方式尽管具有准确性和便利性等优点,但是,它也有某些局限性,固定型管理和流动性管理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一般来讲,固定型管理适用于非季节性货物、重点客户的货物,以及库存货物种类比较多且性质差异较大的情况;而季节性货物或物流量变化剧烈的货物,由于周转较快,出入库频繁,更适应于流动型管理。

⑧ 配货的方法

配货作业基本上采用机械化设备,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种 播种方式。即将需要配送数量较多的同种商品集中搬运到发货场所,然后将每一货物所需的数量取出,分放到每货位处(每一货位对应一分店),直至配货完毕,然后再将下一种商品按上述方法在每货位上分配。
第二种 摘果方式。即搬运车往返于保管场所,按分店要求从某个货位上取下某种商品巡回完毕后就完成了一个分店的配货,接着再对下一个分店配货。前者适合于品种少,分店多的快递配货,后者适合于品种多,分店少的物流配货。发货是配送中心管理的最后一道环节。

⑨ 简述两种常见的分拣配货作业方式。并详述他们的优缺点

分拣配货作业的方式:
一、拣选式配货
拣选式配货作业是分拣人员或分拣工具巡回于各个储存点并将分店所需货物取出,完成配货任务,货位相对固定,而分拣人员成分拣工具相对运动。
二、分货式配货
(一)“人到货”分拣方法
这种方法是分拣货架不动,即货物不运动,通过人力拣取货物。在这种情况下,分拣货架是静止的,而分拣人员带着流动的集货货架或容器到分拣货架,即拣货区拣货,然后将货物送到静止的集货点。
(二)分布式的“人到货”分拣方法 这种分拣作业系统的分拣货架也是静止不动,但分货作业区被输送机分开。这种分拣方法也简称为“货到皮带”法。
三、分拣式配货
(一)“货到人”的分拣方法
这种作业方法是人不动,托盘(或分拣货架)带着货物来到分拣人员面前,再由不同的分拣人员拣选,拣出的货物集中在集货点的托盘上,然后由搬运车辆送走。
(二)闭环“货到人”的分拣方法
闭环“货到人”分拣方法中载货托盘(即集货点)总是有序地放在地上或搁架上,处在固定位置。输送机将分拣货架(或托盘)送到集货区,拣货人员根据拣货单拣选货架中的货物,放到载货托盘上,然后移动分拣货架,再由其它的分拣人员拣选,最后通过另一条输送机,将拣空后的分拣货架(拣选货架)送回。
四、自动分拣式配货
自动化分拣系统的分拣作业与上面介绍的传统分拣系统有很大差别,可分为三大类:自动分拣机分拣、机器人分拣和自动分类输送机分拣。
(一)自动分拣机分拣系统
自动分拣机,一般称为盒装货物分拣机。是药品配送中心常用的一种自动化分拣设备。这种分拣机有两排倾斜的放置盒状货物的货架,架上的货物用人工按品种、规格分别分列堆码;货架的下方是皮带输送机;根据集货容器上条码的扫描信息控制货架上每列货物的投放;投放的货物接装进集货容器,或落在皮带上后,再由皮带输送进入集货容器。
(二)机器人分拣系统与装备
与自动分拣机分拣相比,机器人分拣具有很高的柔性。
(三)自动分拣系统
当供应商或货主通知配送中心按订单发货时,自动分拣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从庞大的存储系统中准确找到要出库的商品所在的位置,并按所需数量、品种、规格出库。自动分拣系统一般由识别装置、控制装置、分类装置、输送装置组成,需要自动存取系统(AS/RS)支持。

⑩ 货位使用有何方式选择货位要遵循哪些原则

仓库货位的使用有三种方式: ①固定货物的货位 ②不固定货物的货位 ③分类固定货物的货位 选择货位的原则: 根据货物的尺寸,数量,特性,保管要求选择货位 保证先进先出,缓不围急 出入库

阅读全文

与简述常用的货位分配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面积白癜风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790
戴尔电脑的使用方法 浏览:464
跳绳中学生训练方法 浏览:541
oppoa9手机震动关闭方法 浏览:891
研究作者生平算什么研究方法 浏览:220
防火墙的自定义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
心律规整测量方法计算题 浏览:753
快速治痛风最好的方法 浏览:441
橱柜平台计算方法 浏览:780
干隆黄地粉彩真伪鉴别方法 浏览:420
非常简单的柜子方法 浏览:146
排污泵安装方法 浏览:418
推荐教学方法考点 浏览:769
生完孩子磨牙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402
颈腰按摩器使用方法 浏览:219
一笔画月季花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338
雨井与管道连接方法 浏览:682
a2图纸折叠方法视频 浏览:714
用手机锻炼的方法 浏览:514
贴墙倒立的正确方法 浏览: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