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鱼要怎么养才能活的久一点
我养的最长时间的一条泰狮金鱼是四年,都养出感情来了,每天都要看一会儿,有时候都不知道为啥就坐鱼缸前面,习惯使然。金鱼活得时间越长,在主人的生活里轨迹越重,相辅相成。
十.小结
做到以上这些基本上可以差不多不死鱼啦!抛砖引玉,欢迎大伙儿补充。
2. 夏季管理金鱼方法有什么
夏季管理金鱼方法:
(一)增加投饵次数和投饵量夏季气温较高,金鱼生长速度较快,应增加投饵次数和投饵量,每天9:00点即可投喂一次,11:00点投喂一次,17:00点投喂1次。投喂饵料的数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和饵料种类等情况而定,如闷热天气,气压较低,金鱼摄食量减少,应减少投喂量。(二)搭盖草席、竹帘等遮阳物为防止金鱼发生“烫尾”现象,应在鱼盆或鱼池上搭盖草席、竹帘等遮阳物品。覆盖面积占水面2/3左右,以防阳光直射水底。水体中藻类光合作用加强,形成较大的气泡,气泡附着在金鱼鳍上,造成致病菌大量繁殖,使鱼鳍特别是尾鳍表面感染腐烂,发生所谓“烫尾”现象。(三)搞好水质管理,严防缺氧在温度较低时,养殖水体中溶氧量为5~12毫克/升,但随着水温升高,溶氧会逐渐溢出水面。水温升高,金鱼呼吸作用加强,耗氧量也增加;水中的残饵和排泄物在高水温条件下,腐败速度也会加快,有机物耗氧量也大幅度上升。
3. 家养金鱼的饲养管理方法有什么
家养金鱼的饲养管理方法:
饲养家庭养鱼最好是采用鱼虫、水蚯蚓等活体饵料,仔鱼则需喂“洄水”。一般多用干鱼虫代替,若有营养全价的人工合成饲料亦可投喂。投饵要严格执行定时、定量,以每日1~2次为宜,早、晚各1次,晚上投饲不宜太迟。每次投饵后,要根据金鱼能否在1小时内吃完,同时参照粪便颜色,判明金鱼消化是否良好而确定下次投饵量。(2)管理要保持水质清新,夏季每日需清污1次,每两周彻底换水1次,刷洗鱼缸或水族箱。可将金鱼放入含3%食盐中泡15分钟,然后再放回箱中。冬季管理重点是防寒保温;春季管理重点是保温,适量投饵,防止鱼病;夏季要警惕缺氧“浮头”和“烫尾”;秋季要喂足喂饱,让鱼膘肥体壮,安全越冬。
4. 养金鱼的好方法
金鱼和鲫鱼同属于一个物种,在科学上用同一个学名(Carassius auratus)。
饲养方法:
饲料:
基本情况:
金鱼虽是一种经人类完全驯化的杂食性鱼类,但是,它和鲫鱼等其他鱼类一样,饲料是否选择合理,投喂是否正确可直接影响金鱼的生长发育、色彩深浅和鲜艳程度、特征的显现、丰满与否、以及产卵数量、孵化率和金鱼的抗病力。所以,在金鱼的饲料中,必须具有营养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一定量的无机盐类及微量元素等。例如: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情况下,凡是能每天喂足新鲜而活的红虫者,则鱼体生长发育特大,尤其是狮子头、水泡等特征(指肉瘤和水泡)更为发达,这也许就是红虫中含有大量的动物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丰富营养物的缘故。
以0.5%食盐水饲养较佳,自来水中有氯气,应先曝至于空气中半天除氯,或用市售中和液或维他命C糖果涮四到五次中和毒性。[2] 井水有较多有害物质,也需注意。
此外,在金鱼饲养者中也有一种称为“绿水”的饲养法,控制水缸中浮游植物与藻类的多寡,让水维持在有点透明的绿茶色。借由食用水中的浮游植物,能让金鱼的体色变得更艳丽,同时也能在换水时缓和水质的剧烈改变。不过若是没有适当管理,浮游植物过度繁殖让绿水的颜色过浓,反而容易造成金鱼的病变。
动物性
动物性饲料是金鱼最喜爱吃,而且营养最丰富的饲料之一。它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
(1)鱼虫(俗称红虫,学名水蚤)
是孳生在污水坑塘、池、江河中的浮游动物,是各种水蚤类的俗称。其体型有大有小,像红蜘蛛虫,它的体色呈血红色,体形偏小,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它以浮游植物为食,有利于净化水质,所以,我们常用鲜活的红虫适当投喂(指不过剩)的金鱼要比投喂其他代用饲料的金鱼发育快,颜色鲜艳、鱼病发病率也相应减少。
(2)剑水蚤,体呈青灰色(俗称青蹦)
黑白与三色的金鱼
黑白与三色的金鱼
它属甲壳动物中的桡足类。它的优点是生命力强,游动快,能存养几天不死。但缺点是体型小,如果用来投喂数龄的老亲色,因它们游动快,就更难捕食,而且剑水蚤还能咬伤小鱼苗,所以,投喂剑水蚤时,最好用开水烫一下。
(3)草履虫(俗称洄水)
它是浮游生物中几种原生动物的俗称。如草履虫,可用稻草培养,最适宜投喂刚孵出的鱼苗。轮虫,它是单细胞动物(即由许多细胞组成其本身的),如龟纹轮虫、水轮虫、柱轮虫、泡轮虫等等。
(4)孑孓,即蚊子的幼虫(南方称为血虫,北方地区称为油蹦)
是摇蚊的幼虫,体色血红,故得名为血虫,其营养丰富,价格也比较贵,不容易保存,需要冷藏,一般爱好者直接将其冷冻后投喂。
(5)水蚯蚓
它的种类很多,水蚯蚓金鱼最爱吃,它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它们一般生活在肥沃的江河或流水的阴沟污泥表层,一端伸入污泥中,一端随水摆动,它的个体细小、柔软、体鲜红色或深红色,容易被金鱼吞食,但在投喂前必须进行反复漂洗,有条件的话,必须养几天后,水蚯蚓将泥吐净后再投喂。
植物性
金鱼的饲料当然是以动物性饲料为最理想,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缺乏动物性饲料的情况下,植物性饲料可以成为救急或维持生命的辅助饲料。常见的有芜萍、水草等,其中芜萍是种子植物中体形最小的种类之一。植物体无根茎细小如砂,营养成分也较好。另一种是小浮萍,它有一条细丝状根,金鱼在饥饿时也要吃,一般只可喂较大的金鱼,但不可多喂,喂前要仔细检查有无害虫和虫卵,或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片刻再喂,否则很容易带入病菌和虫害。
合成
发展规模金鱼养殖业,光靠捕捞天然饵料鱼虫不能满足需要,除开展人工培养鱼虫外,还必须发展配合颗粒饲料的生产,供应市场,一方面可解决养殖场的饲料来源,另一方面也可满足金鱼爱好者家庭养玩金鱼的需要。有了人工饲料,家庭饲养金鱼就方便多了。
配合颗粒饲料要求营养成分齐全,符合金鱼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成分应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等5大类。
1.蛋白质
是金鱼身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在体内的作用是生长新组织,修补旧组织,也是热能供应的组成成分。饵料中必须有足够的蛋白质,才能促进金鱼快速生长。
2.糖类
是金鱼体内热能的主要物质,是金鱼的主要饲料成分。
3.脂肪
是储存热能最高的食物,其生理功能和糖一样,在体内氧化供给能量。一般来说饲料中缺少脂肪,金鱼生长慢、个体小,会降低鱼体对低温、缺氧的耐力,越冬时易造成死亡;脂肪过多,鱼体过肥,会阻碍性腺的发育。
4.无机盐类
是组成色骨骼的主要元素,如磷酸钙、碳酸钙。鱼的血液、肌肉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钙和磷。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钙又能促进消化和帮助脂肪、磷的吸收。金鱼除了能从饲料中获得钙和磷外,也能通过皮肤、鳃将水中的钙和磷渗透到体内。金鱼还需要铁、铜、镁、钠、钾、钻等微量元素,缺少了这些元素就会生长缓慢,发生疾病。为了保障金鱼的正常生长,饲料中应含有这些元素。
5.维生素
这也是金鱼生长必需的。长期缺乏维生素,鱼体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甚至会产生畸形,对外界不良环境和各种鱼病的抵抗力降低。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色鳍断裂,鱼体色素消失,体色变淡,不鲜艳;缺乏维生素E,会使性腺发育不良或不发育,同时对水生真菌的抵抗力在为降低,在饲料中加少量维生素B12,能够促进生长。
养殖技术
饲养地点选择
饲养金鱼不管是园林、鱼场或个体专业户对其建立金鱼饲养场地、水源、电源都必须有规划,即使金鱼爱好者在庭园内建造几只小鱼池,也要因地制宜的设计。因为饲养金鱼的场地和水源的选择规划可直接影响到金鱼的生长发育和今后的科学技术管理,事先务必全面考察和规划。
1.养鱼场地最好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特别要选择上午6时到中午12时之间均能晒到太阳,而且通风条件好的郊外、庭园和加固的房顶及阳台上。
2.鱼场必须靠近水源、电源之处 如果河、湖、江的水质没有污染情况的,为了降低养鱼成本,也可因地制宜利用天然水源,吸入过滤池处理后即可使用。如果江、河、湖的水质因污染而要用地下水(深井水)或自来水的,则鱼场要选择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或附近可接通自来水管道的地方。
3.鱼场要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如能靠近飞机场、车站、轮船码头的地方最为理想。这样可发挥中转或运输优势。既可降低出口运输成本,对提高金鱼运输中的成活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4.鱼场靠近饲料产地 充足的饲料才能养好金鱼,如果食物短缺,金鱼会因体质问题而生病。
场址选择及准备
一、场址选择及准备
选择规模在3.33公顷以上、水深3米以上的水域为宜,水质要清新、无污染。网箱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网箱上口要加盖网,以防水鸟等敌害生物。箱体选用聚乙烯网片编制而成,网目大小为1厘米,四周用毛竹或钢架作为框架,用成袋的废旧泡沫塑料或塑料浮桶作为浮子,用砖块、石子或钢筋杆作为沉子,最后用钢绳或锚将其整体固定在水体中,也可打桩固定。网箱固定要选择在水较深的地方,以保证水流畅通,溶氧充足。网架可设置呈“田”、“品”字形排列,间距以20厘米为宜。新网箱使用时应在养殖水体内浸泡1周,使网箱上长些青苔,网箱变得光滑,然后再投放鱼种,这样不损伤鱼体。
二、苗种放养
首先要选择适宜在网箱中进行养殖的金鱼品种,如狮头类、顶红类、珍珠类、朝天类、琉金类等。一般一个网箱内只选择放养相同规格的同一品种为佳。
放养苗种的规格一般都在4-5厘米,养殖大型鱼时放养密度为150-220尾/米2,养殖小型鱼时放养密度为400-500尾/米2养殖珍珠类高头类(红狮和顶红)等品种的金鱼时,制作的网箱下、要太深,放养密度要稍大点,否则养殖的珍珠类金鱼体形较长,红狮和顶红头部的肉瘤起的不明显。
三、饲养管理
(一)投饵采用配合饲料。投饵量应根据天气、季节、水温、鱼体大小、摄食情况、水质状况而定,在金鱼的生长旺季即6—9月,每天投饵4次,投饵量为金鱼体重的6%。为了防治饵料的散失或被其他野杂鱼抢食,在网箱内用泡沫制作一个40厘米X40厘米的饵料框。
(二)日常管理经常巡查,每天细心观察金鱼的活动、吃食情况。勤检查网箱以免水中的鳖、水老鼠等敌害生物咬破网衣,发现破洞及时修补,或及时移人备用网箱中。如可能可在网箱养殖区的外围用拦网包围,以防金鱼逃到其他地方。每半个月用敌百虫和杀菌药物进行定期预防,发现鱼病要及时镜检察看,对症下药。
喂食时间和方法
金鱼的喂食时间不管是投喂活饲料还是人工饲料,都要掌握这样几个原则:
1.每天投喂次数 只需1—2次,每次投喂量宜在1—2小时内吃完。天气、水质正常,对生命力强的品种鱼群可适当增加一点投食量。
2.投食时间 春、夏宜早,一般在早晨6—7时左右,太阳开始晒及鱼池(缸)时投食。深秋及冬季投食时间可稍迟一点,一般在7—8时左右,寒冬季节甚至可延迟到10时前后投喂。但切忌在傍晚大量投食。即使鱼群觅食明显,也应在下午3时左右少量投食为好。11月以后,水温明显下降,金鱼的食欲有减退趋势,傍晚更不宜投食。
3.随着金鱼的长大的投食量宜逐渐适当增加 但不能盲目投食,特别是人工饲料,更应严格控制。家庭养鱼,可采取将一日量分1—2次投喂的方式,避免饲料一次投量过多,积存池(缸),败坏水质。
喂养注意事项
一.挑选健康金鱼
健康的鱼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觅食争食、游姿自然、悠闲,尾鳍清澈透明、飘逸。
二.金鱼买回家后不要急于入缸
先将装鱼的塑料袋放入鱼缸10至20分钟后再打开,让缸水分几次倒流入袋中,同袋中原先的水逐步混合,使金鱼逐步适应水温、水质。如有灯光照射,应将灯光关掉。在黑暗中鱼儿比较安静,不易受惊。
三.不能急剧改变水的温度
购鱼时要注意到水族店的水温和你家鱼缸的水温,偏差不宜过大,一般4℃以内是允许的。
四.一次换水不能过多
新水必需先经过一两天的存放。目的是为了去除水中的部分氯气,还可以使新水和旧水的温度接近。
疾病防治
概述
要医治病鱼,必须确知病源和病况,若缺乏经验,很难准确判断病症。最基本的做法是把疾病分类,然后施行适当的治疗法。当无法知道金鱼所患的是何种病症,就只好实施较广泛的治疗法,采取药性较广的药物。倘若发现缸中一尾金鱼生病,便应立即把病鱼移到另一个隔离治疗缸去,这样才能防止其它金鱼也受感染。下面将金鱼疾病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烂尾和烂鳍症
由细菌引起的烂尾、烂鳍症传染性极高,从鳍条开始,继而身体腐烂至死。这种烂鳍症有两种病征,第一种由鳍边开始腐烂,再向内伸展,第二种由鳍中央部分开始,向四面八方蔓延。患处变白色,最后脱落。金鱼运送或产卵后身体抵抗力会减弱,此时最易感染此疾病。病鱼一经发现,必须立即隔离,施以抗生素或叮啶黄等药剂来治疗病鱼。烂鳍症的病征出现较慢时,治疗法是更换部分缸水,清洗过滤器和添加少许食盐入缸内,并停止喂食数天。食盐疗法的作用是增加水的比重,改变水中的渗透压,透过渗透作用的变化来杀死细菌和其他的病原体。也可直接使用市售的Sera治细菌治生虫剂、美利坚灭菌灵、女王鲸专治金鱼疾病剂、女王鲸治细菌剂及AZ00治细菌剂来治疗。
细菌性鳃病
感染细菌性鳃病的金鱼,最初的病征是食欲不振,常停在水面下,且呼吸急促,若是揭起鳃盖后缘,会见到呈白色的残缺锶丝。尤其在拥挤的鱼缸中,当水质变坏时,金鱼最易感染此症,且传染性很高,因此须隔离病鱼。治疗此病的方法及药剂和细菌性烂尾、烂鳍症相同,但需加盐到水中(每一百公升水量加两公克食盐),以减少金鱼体液由腐烂的锶丝流失到鱼体外,导致金鱼脱水而死。真菌也会引致烂鳃,因此要改善水质,这样才可控制病情。过滤器能清除悬浮微粒,防止细菌及真菌滋长,保持缸水清洁,因此加强过滤系统能够防止鳃病的发生。
立鳞病
在水族箱内,常可发现金鱼因罹病而导致鳞片突出并脱落。大部分病鱼的鳞片几乎会全部立起来,仅有少数的病鱼出现部分立鳞现象,如果摩擦病鱼的体表,原已松动的鳞片就会纷纷脱落。引起此病的病原体尚不清楚,但多在冬季和夏季水温低时发生。此病的死亡率很高,若是及早发现,施以抗生素治疗,如美利坚灭菌灵及AZ00治细菌剂也可治愈病鱼。此病无传染性,但照顾病鱼却是相当麻烦。
红点病
病鱼的体侧及腹部均会出现明显的红斑点,此为其最大的特征。倘若水中细菌大量增加,金鱼皮肤会受到破坏,因而充满血液,此时应立即更换缸水,便可不药而愈。严重的病鱼则需隔离,施以抗生素治疗。
徵菌性疾病
金鱼是变温动物,体温是随着水温而改变。当冬季水温降低,鱼体抵抗力亦随之减弱,因此受徵菌感染的情形很普遍。患病的金鱼身体会长出白色棉花状物体,尤其是头上的肉瘤最易受感染。应尽量保持缸水清洁,用甲烯蓝染液涂抹患处可加快痊愈,也可施孔雀绿溶液治疗法,把病鱼浸泡于一百公升水含0.2公克的药物溶液中,直至其痊愈为止,亦可直接用Sera治徵菌治生虫剂、女王鲸治徵菌剂、AZ00治徵菌剂治疗。
白点病
这种病是由原生动物所引起,病原体名为白点虫,它会深入皮肤的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白色的小点状胞囊。患有此病的金鱼全身满布白点,每个白点胞囊内含有许多幼小白点虫,白点虫吸取鱼体组织的营养而长大并增加数目,后来破囊而出,游到水中,再返回鱼体上侵袭皮肤,形成更多的小白点。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借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若不立刻治疗,病鱼身体会迅速受严重破坏而死亡。当白点虫侵入鱼体后,药物治疗不能奏效,只有当小白点虫在鱼体繁殖后,新个体游到水中,药剂才能杀死它们。治疗法为使用百分之0.01浓度的孔雀绿溶液,把病鱼浸泡多天,直至小白点完全消失,孔雀绿溶液的毒性很强,不可使用过量,否则金鱼亦会被毒死,或使用市售的Sera治白点剂、美利坚立灭白点、女王鲸治白点剂、AZ00治外寄生虫剂治疗。
白点病物理治疗方法,使用药物治疗金鱼白点病新手不易掌握,且治疗效果不佳。推荐物理治理方法一则,使用加温器将水温非常缓慢的逐步加热到28摄氏度,并保持3天,之后逐步回复正常水温并调换新水,一周内白点原虫全部脱离。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副作用小,治理效果非常好。
鱼虱病
鱼虱病:鱼虱是一种寄生性的甲壳类动物,大部分时间寄生在金鱼身体上,只有幼虫和成虫产卵期才到水中流动。鱼虱腹面处有两个吸盘,用来吸附在金鱼身体上。口部呈针状,用来刺进鱼体,吸取血液,使患处出血变红,因而易受细菌感染。除非金鱼受大量的鱼虱侵袭,否则不易因此病而死亡。有机磷的杀虫齐是鱼虱的特效药,但对金鱼也有害处,最好的方法是用尖钳子把鱼虱逐一除去,或用Sera鱼池治生虫剂、美利坚治生虫剂、美利坚去吸虫特效锭、女王鲸治寄生虫剂、AZ00治外寄生虫剂治疗。
吸虫性疾病
侵袭金鱼皮肤、锶和其它器官的吸虫有很多种,较普通的有皮肤性吸虫和锶吸虫两种。当金鱼受上述吸虫侵袭,身体会痉挛,食欲降低,游动呆滞。鳃部若受严重感染,金鱼会因不能吸取氧气而窒息。成鱼和幼鱼的治疗法有异,成鱼可放进稀福马林溶液三十分钟,幼鱼以浓食盐溶液代替福马林溶液,寄生吸虫即会被杀死或受刺激而脱离鱼体,或以市售Sera治徵菌性治生虫剂、美利坚治生虫剂及去吸虫特效锭、女王鲸治寄生虫剂、AZ00治外寄生虫剂治疗。
缺氧病
金鱼是吸取水澡溶氧来呼吸生存的,每一公升水应有五毫克溶氧量,不然金鱼会因吸不到充足氧气而窒息,轻微的缺氧会造成浮头,金鱼浮到水面上呼吸,所以应用打气泵打气入水中,以确保金鱼得到充足的氧气。
鱼鳔病
罹患此病的金鱼无法维持其躯体的平衡,有时会有倒栽葱似的翻跟斗,最后不是沉在水底,就是浮在水面上。短身腹部肥大的金鱼最常患此病,病鱼也有正常食欲,能生存很长时间,但失去观赏价值。这种病无法治疗,防治的方法就是水温不宜急剧升降。
水霉病
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
水霉菌广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为一种常在的霉菌,主要有水霉目(Saprolegniales)、霜霉目(peronosporales)及水节霉目(Leptomitales)等,又以水霉菌(Saprolegnia)最为常见,于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各中的游孢子(zoospore)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于鳟鱼几乎全年皆可发生。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并于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孢子到水中,经由水而传播各处。
症状:
1、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
2、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
3、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5. 怎样养好金鱼
1、挑选健康的金鱼
金鱼品相虽然很重要,但健康更重要。要看金鱼无损伤,无白点,尾巴鳍条无黑斑(水质不好会导致金鱼鱼鳍变黑,并非体色自然变化),鳞片比较完整。
捞起时挣扎有力(如果有气无力,一般买回后很难养活)。不要买太多,初养三到五条即可,最好是买小一点儿的,相对来说病要少点儿,还能在养鱼过程中享受到自己养的金鱼慢慢变大的乐趣。
2、设备
养金鱼讲究浅盆大口,因此要选择如果用水族箱养金鱼,一般养大鱼的水族箱最好水深在25~30里面之间,养鱼苗在20~25厘米之间,其他硬件还有虹吸管、增氧泵和照明设备。
3、金鱼放养的密度
家养的长方形水族箱因体积较小,千万不可多养,宜少不宜多。如在长为40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的容器内,可饲养5~7厘米长的小金鱼6 ~8尾。
如直径为26厘米、高为13厘米的圆形玻璃缸,可养4~6厘米的小金鱼4~6尾。鱼体身长超过8厘米的成鱼,不宜在小型的玻璃缸中饲养,而需在大玻璃缸中或的陶瓷缸中饲养,并配以小型充氧机备用,以防缺氧。
这些放养密度只是参考数字,还要看水温的高低、鱼体的强弱和水质的好坏来决定,不能机械行事。一般说来,鱼体大,养数少;冬季多养,夏季少养;水温低时可多养,水温高时要少养。
家养金鱼,如掌握了上述要点,就一定能够使金鱼保持健康活泼,色彩鲜艳,游弋水中,受人喜爱,使您百看不厌,其乐无穷。一定能养好的,祝你成功。
4、入缸前进行消毒
一般用一个较小的容器,取部分晾晒好的水,加入3%——5%的专用盐,然后把装鱼的塑料袋连同原水放到里面,塑料袋要开口,避免金鱼缺氧致死,半小时后,用手试探塑料袋内的水和塑料袋外的水温度一致时,可把金鱼捞出,放到食盐水里。
如果水温仍有温差,可继续等待,知道温差用手感觉不出后再捞鱼。这一步十分重要。
5、养水
养金鱼之前要先养好水,养金鱼的水是非常关键的。养金鱼最适宜的温度是20~28度,PH值最好的范围是7.5~8.5,自来水要经过约24小时的曝晒或晾置2~3天后使用。
6、水质
水质是养好金鱼的关键,及时换水和清洗过滤棉,一般夏天是三四天换一次、春秋是一周一次、冬季是半个月一次,每次换1/3即可,打捞过剩的饵料和排泄物以减轻水质的污染。
7、喂食定时定量
金鱼是不知道饱饥的小动物。如果食物充足,它会不停吃。有的可能会饱胀而死;如果长时间吃不完,残留的食物会败坏水质,导致金鱼得病。总而言之,要少喂,勤喂,但不能不喂。
每天至少喂一次,最多不超过三次。偶尔有事儿不在家,一周左右不喂也不会出问题。但是小金鱼没有足够的食物个体不会长大。
8、给金鱼换水
要经常换水,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换水时只能换去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能一下子换去很多,鱼儿不适应。保持水族箱中水质澄清至为重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鱼才能生长,长的快。否则就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什么时候换水,没有定论,可根据水质而定,水质混浊的多换,否则少换。
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鱼才能生长,长的快。否则就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什么时候换水,没有定论,可根据水质而定,水质混浊的多换,否则少换。
6. 冬季管理金鱼方法有什么
冬季管理金鱼方法:
冬季当气温降至6℃时,就要将金鱼转入室内的鱼池或鱼盆中,即“入房”,室内温度控制在6~12℃。如果越冬室温度较低,保持在4℃左右,金鱼可不投喂,也尽量不换水,以防金鱼体表出血、脱鳞,引起霉菌侵染。如越冬室温度接近10℃,则要适量投喂,也要适时排污、添换新水,防止水质发霉变浑。金鱼食欲开始下降,但为确保金鱼越冬期间营养物质的供应,饵料投喂量不可减少,要通过多次少量的投喂方法,保证鱼池内饵料昼夜不断,且无残饵。深秋季节早晚温度过低,应防止冻伤金鱼,此期可用草帘等通气保温材料覆盖保温。
7. 怎样养金鱼
金鱼的祖先是野生活鱼也就是野生鲫鱼,据记载早在宋朝金鱼就已经成为观赏鱼。自明清以来,红黄色的金鲫鱼是金鱼最初的称呼,后来经过长期的人工定向培养、选种和杂交,使得金鱼的种类达到目前的三百多种。中国是金鱼的故乡,金鱼先从中国传到日本,后遍及欧洲、美国以及全球。在宠物市场上,金鱼是最容易购买到的观赏鱼,本文就金鱼的饲养管理、水质控制、饲料管理和疾病预防等与广大养育爱好者交流经验。
图5 白云病的典型症状
8. 秋季管理金鱼的方法有什么
秋季管理金鱼的方法:
秋季秋高气爽、温度适宜,是金鱼生长和积累脂肪等营养准备过冬的时节。秋季水质相对较为稳定,一般除进行正常的排污、换水外,每2~3周彻底换水1次即可,尽力使水质保持油绿、清爽。这种水质有利于保持鱼体体色浓艳、健壮,为过冬打好基础。此外,秋季管理投饵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此时金鱼食欲开始下降,但为确保金鱼越冬期间营养物质的供应,饵料投喂量不可减少,要通过多次少量的投喂方法,保证鱼池内饵料昼夜不断,且无残饵。深秋季节早晚温度过低,应防止冻伤金鱼,此期可用草帘等通气保温材料覆盖保温。
9. 金鱼的饲养管理和要点
光照
光照对金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饲养金鱼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首先,有了光照,水中的藻类等植物才有条件进行光合作用,给金鱼提供氧气;其次,阳光中的强紫外线是水体和鱼体中那些病菌的“克星”,为金鱼的健康“保驾护航”。还有一点不为人所熟知,经常接受阳光的照射能够使金鱼体内的黑色素增多,使鱼体的色彩更艳丽、鲜明。因此光照必不可少,如果在室内养鱼无法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照,可以适当补充灯光以代替日光。
水温
金鱼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强,在0℃~39℃的水中都能生存。最佳水温为20℃~28℃,在这种水温下,金鱼不仅会食欲大增、身体强健,而且还很活跃,就连体色也比平时显得更为光鲜亮丽。但是金鱼生活的水温最好不要有突升突降的急剧变化,如果水温突然升高或降低的幅度超过7℃~8℃时,鱼体会因不适应这样的温差而发病,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金鱼的即刻死亡。尤其是饲养幼鱼时更要注意,幼鱼对水温变化的感觉比成鱼还要敏感一些,所以金鱼饲养爱好者对这一问题一定要十分留意、小心,尽可能地为金鱼生长发育提供一个最佳水温。
水质
水质要求中性软水,水色澄清透明。
饵料及投喂方法:
金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主要的饵料有植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植物性饲料有水草、麸皮、面包屑、米饭粒、植物种子等;动物性饲料有昆虫幼体、鱼虾碎肉、浮游动物、动物内脏等。鱼类喜欢吃活的鱼虫,没有活的鱼虫,可以买干鱼虫喂养,如果没有鱼虫,可以把小米煮开了花,用冷水漂洗一下,金鱼也很爱吃。金鱼最好1天喂1次,投喂的最佳时间是上午或中午,如果是下午投喂,金鱼吃剩的饵料容易污染水质。饲料投放应坚持宁少毋多的原则,鱼吃不了有剩余,会造成垃圾污染缸水。并且鱼以保持饿的状态为佳,瘦身的鱼仪态会更好看,肥胖反而容易生病。
繁殖方法:
想要繁殖金鱼,首先要分辨出金鱼的雌雄。成熟雄鱼的胸鳍前缘会有一列追星出现,在雄鱼的发情期尤为明显,甚至腹鳍也会有追星出现。而较大的雄鱼,鳃盖上也会出现追星,其中以长鳍型的鱼类最容易辨别,如琉金、狮头等。但并不是所有的长鳍型金鱼都这么容易分辨出来,“水泡眼”就是个难以分辨的家伙。相对于长鳍型的鱼类,短鳍型鱼类都不容易分辨雌雄,尤其是当岁鱼。当岁鱼在不成熟时,它的追星是似有似无的,检查起来非常费力。
金鱼只看追星也不能完全分辨雌雄,若年龄还较小,就只好看泄殖孔了。不过看泄殖孔也是很难分辨的,看走眼的事情,也常常发生。从后面看,雌鱼的泄殖孔较圆,雄鱼的泄殖孔则较窄。但是那种圆滚滚的“球形珍珠鳞”,肚子胀得大大的,泄殖孔都被撑得变形了,就不容易分辨了。从侧面看,雌鱼的“乳凸”(看上去就是一个小小的突起)较为明显,而雄鱼是很难看见乳凸的,不过当鱼吃饱的时候,从侧面看雄鱼的泄殖孔,还是勉强能看见小小的“乳凸”的。至于体形的大小、鳍的形状、腹部是否浑圆、色彩是否鲜艳等,雌雄虽然有所差别,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过对于长鳍型鱼来说,因为长鳍型雄鱼的各鳍均明显较长,所以分辨长鳍型鱼还是比较容易的。
10. 养金鱼有什么小窍门
1、选鱼
刚学养鱼有一个技术积累的过程,不一定选完美的鱼,而要买便宜的鱼,当然买健康鱼这一点是一定不能忽略的。健康的鱼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觅食且争食,游姿自然、悠闲,尾鳍清澈透明、飘逸,同其它鱼合群。
建议新手选择的金鱼:草金鱼、琉金、狮头、蝶尾等常见品种。
2、选鱼缸
养金鱼前先要准备好一个体积不能太小的鱼缸,这主要根据你所养金鱼的大小和数量多少来决定的。在较大的空间内金鱼比较活跃,体色较鲜艳。所以至少保证3升水养1厘米长的鱼,例如100升水,可喂养10厘米的鱼3条。
3、调水
金鱼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生存,冬天在冰层以下仍可维持生命,大热天只要不在烈日下爆晒也能正常生活,但是如果急剧改变温度,就会导致生病或死亡。
准备给金鱼用的新水,要先存放一两天,称为晒水。晒水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水中氯气和让水温与室温接近。
4、新鱼入缸
金鱼刚买回来不要急于入缸,要先将装鱼的塑料袋放入鱼缸20至30分钟后再打开,让缸水分几次倒流入袋中,让鱼儿逐步适应新“家”的水温、水质。如有灯光照射,应将灯光关掉,在黑暗中鱼儿比较安静,不易受惊。
5、换水
不能一次换水过多,可换去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否则水质突然变化,金鱼会无法适应而得病,甚至突发死亡。
6、喂食
每天投喂次数只需1—2次,每次投喂量宜在30分钟内吃完。阴雨天少喂,晚间不喂。可根据鱼粪的颜色来分辨别金鱼饥饱和消化吸收情况:鱼粪呈绿色、棕色或黑色者,表示鱼体摄食适合,吸收良好;如果鱼粪呈白色,则表明鱼食过饱。
7、日常管理
饲料要清洁。喂饲了不洁鱼食,极易导致鱼病的发生。若是活食建议购买由专业公司生产的品牌冷冻新鲜食料,如血红虫、丰年虾等,再辅以豆类及蔬菜,以维持全面的营养。面包虫也是金鱼喜爱的活食,营养价值也高,也可以适当投喂。
水质要清洁。金鱼进食量大,消耗大量氧气及排出大量废物对水产生污染并滋生病菌。为了保持水的清洁,可安装过滤器,每周抽除排泄物和残饵的同时换去五分之一的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