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选择相应的消毒灭菌方法

如何选择相应的消毒灭菌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0 17:54:14

1.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如下:

1、煮沸灭菌:是湿热灭菌法范围,就是将洗净的物品(如毛巾、衣服、床单、用具等)放入水中直接煮沸30min或60min,可将细菌全部杀死,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孢。

2、紫外线灭菌: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000~3000Å,灭菌力最强的是波长为2540Å的紫外线。主要用于消毒器具表面的灭菌以及净化室内空气。器具表面灭菌一般要经肥皂水洗净后再经清水洗净后擦干后在紫外线下灭菌,包好备用。

3、75%乙醇灭菌:本法是化学灭菌法之一,可用75%酒精溶液用于剪刀、手术刀、针具以及皮肤表面和物品表面等的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前需要了解酒精是否恢复消毒物品产生损坏。

4、氯维液体喷剂灭菌:氯维液体喷剂灭菌属于化学灭菌法。可用于器具、皮肤伤口表面、物品表面、空间等等情况的消毒。

消毒效果的检查方法

1、物品表面检查

在消毒物品相邻部位划出2个10cm2范围,消毒前后别以无菌棉签采样,接种后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

2、排泄物检查

消毒前后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释液接种肉汤管,37℃培养24小时后再取样转种相应的培养基,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

3、空气消毒效果检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后在消毒的空间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个平面,暴露5~30分钟后盖好,培育24~48小时观察结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消毒

2. 如何消毒

1、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a) 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b) 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c) 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作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 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a) 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b) 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c) 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d) 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e) 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 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3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a) 耐高温、耐湿的诊疗器械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b) 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c) 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3. 灭菌的灭菌原则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T 367第11章的规定。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取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危险度物品,应采用灭菌的方法处理;
2)中危险度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3)低危险度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1) 对收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学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取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3)物品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

4. 如何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考虑,一是要保护消毒物品不受损坏,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



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可选用干热灭菌;


②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灭菌;


③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灭菌剂;


④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5. 消毒方法的选用原则

1.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的范围和方法在医疗卫生机构和疫源地等消毒中使用。
2.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1)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需采用高水平消毒方法消毒。
(3)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例如,当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3.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
(4)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4.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考虑,一是要保护消毒物品不受损坏,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
(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可选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灭菌。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剂。

6. 食用菌培养基质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

基质消毒灭菌包括对培养基、培养料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是食用菌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一般采用热力灭菌。热力灭菌是一种物理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温使菌体蛋白变性,从而使酶失去活性,达到灭菌的目的。

热力灭菌有多种方式,分为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

湿热灭菌主要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常压蒸汽灭菌、沸水灭菌、间歇灭菌等多种方法。干热灭菌主要包括火焰灭菌和干热高温灭菌。灭菌时,应根据被灭菌物料达到的无菌程度、物料的理化性质和生产上的设备状况来选择相应的灭菌方法。一般同样温度下,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因为蒸汽的穿透力强,原生质在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更容易变性凝固。如蛋白质含水量为0时,经160分钟~170分钟才能凝固;含水量在18%时,经80分钟~90分钟就可凝固;当含水量在50%时,只要56分钟变可凝固。由此可见,在湿热处理下,杀灭微生物的时间要比干热灭菌短得多。

7. 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及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一、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1.高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2.中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仅和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人无菌的组织内。例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子宫帽、避孕环、压舌板、喉镜、体温表等。3.低度危险性物品 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病原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

二、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3. 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8. 消毒灭菌法有哪些包括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 (物理灭菌)

使用热力灭菌法,在温度和压力等规定的灭菌条件下,要达到一定的加热时间。包括:①火焰灭菌法②干热灭菌法③高压蒸汽灭菌法④流通蒸汽灭菌法⑤煮沸灭菌法。

2、过滤灭菌法(物理灭菌)

过滤灭菌法是用筛除或滤材吸附等物理方式除去微生物,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能受热的物品,如含有可溶性或不稳定物质的培养基、试验液体和液状医药品等,过滤法的最大缺点是不能滤除病毒。

3、照射灭菌法 (物理灭菌)

①放射线灭菌法是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在内,利用从放射源产生射线进行照射,是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与纤维制品等耐受放射线照射的物品。

②紫外线灭菌法是利用照射紫外线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玻璃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和纤维制品等,还可用于设施、设备、水或医药品等。

4、气体灭菌法 (化学灭菌)

气体灭菌法是利用环氧乙烷或甲醛灭杀微生物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纤维制品等,还可用于设施、设备或粉末状的医药品等。使用气体灭菌时,其被灭菌的物品以未变质为前提条件。

5、药液灭菌法 (化学灭菌)

通常使用的药液有乙醇、甲酚、苯酚水或福尔马林水等,适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纤维制品等物品,还可用于手指、无菌箱或无菌设备等。

9. 高度危险品应选择哪种消毒方法

一、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1.高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2.中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仅和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人无菌的组织内。例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子宫帽、避孕环、压舌板、喉镜、体温表等。3.低度危险性物品 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病原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

二、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3. 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10. 什么叫灭菌灭菌方法有哪几种

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试剂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等。灭菌的彻底程度受灭菌时间与灭菌剂强度的制约。微生物对灭菌剂的抵抗力取决于原始存在的群体密度、菌种或环境赋予菌种的抵抗力。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

方法的选择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危险度物品,应采用灭菌的方法处理;

2)中危险度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3)低危险度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1) 对收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学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取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阅读全文

与如何选择相应的消毒灭菌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数字万用表电容测量方法 浏览:590
电脑怎样复原系统文件和设置方法 浏览:645
小产串门怎么破解方法 浏览:439
电商拍照构图方法和技巧 浏览:922
15乘以35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1
老人尿失禁治疗方法 浏览:795
毛笔楷书快速练习方法 浏览:830
华为手机调节亮度方法 浏览:869
小班幼儿如何了解社区的方法 浏览:707
双鱼线的正确连接方法 浏览:757
野外接触器接线方法视频 浏览:450
win10解决限制大漠插件方法 浏览:48
鸟套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72
角磨机上链子的安装方法 浏览:689
war3程序错误解决方法 浏览:126
如何提高新陈代谢率的方法 浏览:277
毒理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浏览:455
怎么测出有距离的方法 浏览:1
传送带每米重量计算方法 浏览:710
天窗解决方法奔驰 浏览: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