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粘度换算成粘度指数的方法
1mm2/s=10的-6次方m2/s=1cSt(厘斯)
⑵ 恩氏粘度的计算公式
http://tornado.139.com/article/197206.html
沥青用恩氏粘度计的使用说明
Q/YXYYll型恩氏粘度计
一、用途
测定液体在一定温度、容积的条件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的时间(秒)与蒸馏水在20℃时流出的时间(秒)之比,即为液体的恩氏粘度。单位为恩格拉度。本仪器在同一温度环境中分别测试2个试样,并生成时间平均值。本仪器可用于测定石油产品和沥青产品的恩格拉度粘度值。
二、主要技术指标
1、标准水值:51±1秒;
2、测定温度:0~100℃;
3、控温精度:±0.1℃;
4、恩氏粘度温度计:符合GB514-75标准;
5、量瓶规格:200±0.2ml(沥青试样时为50±0.2m1);
6、内锅: 材料为不锈钢;
7、时间测定:最大9999秒
8、计时精度:0.1秒
三、工作原理
液体受外力作用时,在液体分子间发生的阻力称为粘度。恩氏粘度是试样在某一温度时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 ml(沥青试样时为50m1)所需的时间与蒸馏水在20℃时(沥青试样为25℃)流出相同体积所需的时间(即粘度计的水值)之比。在实验过程中,试样流出应成为连续的线状。温度T时的恩氏粘度,用符号Et表示;试样在温度T时从粘度计流出200ml(沥青试样时为50m1)所需的时间(秒)用Jt表示;粘度计的水值(秒)用K20表示。(沥青试样为K25)计算公式如下:
Et=Jt/K20
单位:恩格拉度
沥青试样时:
Et=Jt/K25
K25:25℃时的水值,可直接测量25℃时的水值,也可按公式K25=O.224×K20求得。
四、使用说明
使用时按下列步骤操作:
1、用航空汽油或酒精清洗内锅内壁及流出嘴,并用干净柔软的软布擦净。
2、将木塞插入流出管内,用干净的蒸馏水注入内锅约240毫升,调整仪器下方四个调节螺钉,使三个水准钉尖刚好露出水面,盖上内锅盖。
3、向外锅内注入水,直至浸到内锅的扩大部分为止。
4、调节温控仪,根据试验温度要求,将温控仪的温度设定至所需要的度数
(详见XMT温控仪说明书)。
5、打开"加热"、"搅拌"开关。
6、为了观察方便,可在计时前先打开"照明"开关。
7、待试样中的温度计恰好达到规定温度后,迅速提起木塞,同时按动"左计时"按钮,此时可见左边计时显示窗中时间显示在变化(原为0000),当接受瓶中的试样正好达到200毫升(沥青试样时记取时间为试样流出50ml至lOOml的时段)的标线时(泡沫不予计算),再按下"左计时",按钮,此时读数即为tl,tl已被自动贮存。在第一个试样开始试验后,也可立即进行第2个试样的测试,方法与前述一致,不过按的是"右计时"按钮,在第2个试样测试完毕后,计时即为t2,在2个试样均测试完毕后我们可以按动"左计时"、"右计时"中任一个按钮,此时两个时间显示窗所显示的是两次时间平均值,t=(tl+t2)/2,可以看到显示窗时间平均值在闪动。当我们要准备下一次试验时,只要先按动"复位"按钮,即可看到两显示窗口内的数字均为0000。
8、本仪器出厂前已调好二个恩氏内锅的水值相等,故平均时间即为试样二次测试后的计算依据。
五、注意事项
1、使用本仪器的电源必须有可靠的接地,以防发生意外。
2、打开电源后,如发现温控仪及计时窗口均无显示,可检查电源接头是否插
好,再可检查保险丝是否损坏(保险丝在电源插座内),如有损坏请给予调换。
3、外锅内无水时严禁打开"加热"开关及"搅拌"开关。
4、每次试验完毕后必须将内锅、木塞洗涤干净,尤其是内锅流孔。
5、经多次试验后,如果外锅内水位下降,可适当向外锅内注入,保持液面一定高度。
6、若要调换外锅内的水,可打开仪器左侧的门,可见一个2分龙头,接上
胶皮管,打开龙头此时锅内水从皮管流出,待水流尽后关闭龙头。
六、 其它
1、本仪器符合GB/T266及JTJ052-T0622的要球
2、加热功率:700W/220V。
七、 根据本仪器的技术标准,测试记录如下:
左 右
标准水温 20±O.2℃ 第一次实测水值 50 50.58
标准水值 51±1秒 第二次实测水值 50.01 50.65
实际温度 ℃ 平均水值 50.005 50.615
注:沥青试样时,标准水温为25±0.2℃,标准水值为11.4±O.2秒。
如仪器电气出现故障时,非专业电气人员不得打开仪器控制箱!以免发生意外。
WNE一1B型恩氏粘度计
装箱单
l、主 机 1台
2、温度控制仪(附传感器1只(已安装在主机内)) 1台
3、接受瓶200ml(沥青试样时50m1) 2只
4、恩氏温度计 0~60℃ 1支
50~110℃ 1支
0~100℃ 1支
5、木塞 3只
6、保险管 3只
7、使用说明书 1份
8、合格证 l份
XMT.B/C/E系列数字温度控制仪简单使用方法
A、操作之前先阅读"面板功能"中①②……至⑩各键或显示窗的作用。以下使用都以按号码来说明。例如,按①即按动"功能"键。
B、温度设定:
在控制仪通电后,按①键⑦显示窗闪烁,此时可改变设定,例如:要设40℃ ,按②使⑦显示窗移位到十位上,按④到4,然后按①即为40℃。
C、温度计(玻璃温度计)与⑧显示的温度差的修正:
控温仪在出厂时将"参数表"中参数都设定好并已锁定的,因此要修改就要开锁。方法:按①键5秒,进入"参数表",可按要求逐一修改。先开锁,按①键逐一按到"LCK"菜单上,按③键,将2退到0,再按①键即完成开锁。可以修改温度差:修改先按①键5秒,⑧显示参数表,逐一按①键至"5C",然后按②、③、④各键,可使显示值与温度计的值接近或一致,最后按①。
例如:温度计上温度为40℃,而⑧显示温度为39℃,说明显示温度少1℃。方法:按①键5秒,让⑧显示"5C"位置上,按②健移位移到个位上,然后按④键为1℃,再按①键,⑧显示窗显示为40℃。
D、当温度控制效果不够理想时(温度在100℃或更高时浴槽温度变化较大时)可以通过自整定来达到控温要求的操作方法:
若控温仪在锁定状态同样先打开锁定,具体操作同上。
按①键5秒,进入参数表,逐一按①键到"ATU",按④键为1,AT灯亮。然后按①键使系统进入"自整定"状态,经过二个周期波动后,自整定结束。
E、在恒温浴中加油,且工作温度在100℃或更高温度的条件下(浴槽里温度变化较大时)如何利用"自整定"来达到控温要求的操作方法:
按①键5秒,进入参数表,逐一按①到"ATU"按④键为1,AT灯亮,然后按①键使系统进入"自整定,状态,经过二个周期波动后,自整定过程结束。AT灯熄灭,温度达到稳定。
参考资料:http://tornado.139.com/article/197206.html
⑶ 气体黏度怎么计算
您指的粘度是绝对粘度μ,其单位是厘泊,可以从下表查到. 气体的运动粘度ν,单位是厘沲 关系式: μ=νρ ρ----气体密度(比重)
⑷ 粘度计算公式
τ= ηdv/dx =ηD(牛顿公式) 其中η与材料性质有关。
运动黏度即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密度ρ之比。单位为(m^2)/s。用小写字母v表示。注:曾经沿用过的单位为St(斯)St(斯)和(m^2)/s的进率关系为:1(m^2)/s=10^4St=10^6cSt。(其中“cSt”读作“厘斯”)将流动着的液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 各层速度不同,形成速度梯度(dv/dx),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
粘度测定
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测定方法。
(1)动力粘度:ηt是二液体层相距1厘米,其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单位为克/里米·秒。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业上动力粘度单位用泊来表示。
(2)运动粘度: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 1cst=1mm2/s)。
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
(3)条件粘度:指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以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
⑸ 运动粘度的计算公式
τ(动力粘度)= ηdv/dx =ηD(牛顿公式) 其中η与材料性质有关。
运动黏度即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密度ρ之比。单位为(m^2)/s。用小写字母v表示。
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公式的流体。 粘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切变速率无关, τ与D为正比关系。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公式 τ/D=f(D),以ηa表示一定(τ/D)下的粘度,称表观粘度。
(5)粘度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各国通常用的条件粘度有以下三种
①恩氏粘度又叫恩格勒(Engler)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50℃、80℃、100℃)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试样所需的时间与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要的时间(秒)之比。温度tº时,恩氏粘度用符号Et表示,恩氏粘度的单位为条件度。
②赛氏粘度,即赛波特(sagbolt)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100ºF、F210º;F或122ºF等)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单位。赛氏粘度又分为赛氏通用粘度和赛氏重油粘度(或赛氏弗罗(Furol)粘度)两种。
③雷氏粘度即雷德乌德(Redwood)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雷氏度计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为单位。雷氏粘度又分为雷氏1号(Rt表示)和雷氏2号(用RAt表示)两种。
⑹ 流体粘度计算公式
μ=τ/(/dy)
μ为粘性系数
τ为剪切力
/dy为速度梯度
⑺ 粘度的计算公式
η——流体粘度,Pa·S
Ρ——钢球密度,g.cm-3
Ρ1——流体密度,g.cm-3
g——重力加速度,cm.s-2
L——钢球落下距离,cm
t——钢球落下L距离所用时间,s
Fw——圆管壁影响的修正系数,无因次
⑻ 粘度校正计算公式
η——流体粘度,Pa·S。Ρ——钢球密度,g.cm-3。Ρ1——流体密度,g.cm-3。g——重力加速度,cm.s-2。L——钢球落下距离,cm。t——钢球落下L距离所用时间,s。Fw——圆管壁影响的修正系数,无因次。
⑼ 油品粘度的计算
粘度测定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测定方法。
(1)动力粘度:ηt是二液体层相距1厘米,其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单位为克/里米·秒。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业上动力粘度单位用泊来表示。
(2)运动粘度: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 1cst=1mm2/s)。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
(3)条件粘度:指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以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各国通常用的条件粘度有以下三种:
①恩氏粘度又叫思格勒(Engler)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50℃、80℃、100℃)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试样所需的时间与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要的时间(秒)之比。温度tº时,恩氏粘度用符号Et表示,恩氏粘度的单位为条件度。
②赛氏粘度,即赛波特(sagbolt)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100ºF、F210ºF或122ºF等)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单位。赛氏粘度又分为赛氏通用粘度和赛氏重油粘度(或赛氏弗罗(Furol)粘度)两种。
③雷氏粘度即雷德乌德(Redwood)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雷氏度计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为单位。雷氏粘度又分为雷氏1号(Rt表示)和雷氏2号(用RAt表示)两种。
上述三种条件粘度测定法,在欧美各国常用,我国除采用恩氏粘度计测定深色润滑油及残渣油外,其余两种粘度计很少使用。三种条件粘度表示方法和单位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图表进行换算。同时恩氏粘度与运动粘度也可换算,这样就方便灵活得多了。
⑽ 粘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τ= ηdv/dx =ηD(牛顿公式) 其中η与材料性质有关。
运动黏度即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密度ρ之比。单位为(m^2)/s。用小写字母v表示。注:曾经沿用过的单位为St(斯)St(斯)和(m^2)/s的进率关系为:1(m^2)/s=10^4St=10^6cSt。(其中“cSt”读作“厘斯”)将流动着的液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 各层速度不同,形成速度梯度(dv/dx),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
黏度:
测量流体内在摩擦力的所获得的数值。当某一层流体的移动会受到另一层流体移动的影响时,此摩擦力显得极为重要。摩擦力愈大,我们就必须施予更大的力量以造成流体的移动,此力量即称为 ”剪切(shear)”。
剪切发生的条件为当流体发生物理性地移动或分散,如倾倒、散布、喷雾、混合等等。高黏度的流体比低黏度的材料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造成流体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