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木耳种植方法全部过程
黑木耳栽培方法
黑木耳人工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了锯木屑栽培技术的发展。利用锯木屑栽培黑木耳,能够节省大量木材,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是很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方法。
应用锯木屑栽培生产黑木耳,其栽培形式,大致有以下三种:
1、瓶内料块栽培法:瓶内料块栽培法,简称瓶栽法。将菌丝已经长满瓶的锯木屑栽培种,移至低温培养室或保护设备里,取掉瓶盖,使瓶口向上,整齐排列。室内温度保持在20—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80—95%左右。
2、砖形料块栽培法:将生长有大量黑木耳菌丝体的培养料从瓶中挖出,放在铺垫了塑料薄膜的小木箱中。装箱时可同时掺进一些消毒过的新鲜木屑,有助于增加栽培材料的养分,能延长产耳时间,提高产量。用木板把栽培料压实、压平,使厚度在7—10厘米左右,移至22—28℃的温室中再培养一周。当菌丝体已经恢复发育并重新联结成一体时,从木箱中倒出来,用刀切割成砖形的块状体,其体积应略小于建筑用砖。把这些砖形的料块侧立于事先挖好的露天浅坑里。坑深15厘米,宽1米左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坑底铺上一层洁净的砂子。料块之间要留有一定空隙。;最后在坑上面用塑料薄膜覆盖。料块入坑之后,可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揭开塑料薄膜喷清水一次,使料块保持在“不干不湿”的状态。依天气情况,可在中午前后揭开覆盖物进行通风换气。待子实体已大量形成时,应每天喷水两次,水量适当增加,控制适宜的湿度,同时要注意调节空气和光照条件,促进子实体的迅速生长。
❷ 木耳的种植方法
黑木耳栽培方法
黑木耳人工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了锯木屑栽培技术的发展。利用锯木屑栽培黑木耳,能够节省大量木材,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是很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方法。
应用锯木屑栽培生产黑木耳,其栽培形式,大致有以下三种:
1、瓶内料块栽培法:瓶内料块栽培法,简称瓶栽法。将菌丝已经长满瓶的锯木屑栽培种,移至低温培养室或保护设备里,取掉瓶盖,使瓶口向上,整齐排列。室内温度保持在20—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80—95%左右。
2、砖形料块栽培法:将生长有大量黑木耳菌丝体的培养料从瓶中挖出,放在铺垫了塑料薄膜的小木箱中。装箱时可同时掺进一些消毒过的新鲜木屑,有助于增加栽培材料的养分,能延长产耳时间,提高产量。用木板把栽培料压实、压平,使厚度在7—10厘米左右,移至22—28℃的温室中再培养一周。当菌丝体已经恢复发育并重新联结成一体时,从木箱中倒出来,用刀切割成砖形的块状体,其体积应略小于建筑用砖。把这些砖形的料块侧立于事先挖好的露天浅坑里。坑深15厘米,宽1米左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坑底铺上一层洁净的砂子。料块之间要留有一定空隙。;最后在坑上面用塑料薄膜覆盖。料块入坑之后,可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揭开塑料薄膜喷清水一次,使料块保持在“不干不湿”的状态。依天气情况,可在中午前后揭开覆盖物进行通风换气。待子实体已大量形成时,应每天喷水两次,水量适当增加,控制适宜的湿度,同时要注意调节空气和光照条件,促进子实体的迅速生长。
❸ 木耳的种植技术
木耳的种植技术,我这儿有个里边这个怎么种植的话?只要你把种子放在里面,再加点水就可以长出来了
❹ 安徽阜阳种植什么木耳好
安徽阜阳种植黑木耳、粉木耳。
一:木耳(真菌)
木耳主要生长在中国和日本。中国大部分是东北木耳和秦岭木耳。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味道鲜美,可素可荤,营养丰富。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药用功效。能益气强身,有活血效能,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可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能够疏通肠胃,润滑肠道,同时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帮助。
二:生长习性
寄生于阴湿、腐朽的树干上,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人工培植以椴木和袋为基体,潮湿地带生长比较多。
三:地理分布
中国是木耳的主要生产国,产区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和浙江等地,其中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海林市、东宁县和吉林省蛟河县黄松甸镇是中国最大的黑木耳基地。
四:栽培技术
培养条件: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
椴木栽培:采用“原木砍花”法种植黑木耳。
塑料袋地栽: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木屑、秸杆为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装,每袋装0.5千克干料,经过灭菌、接种、养菌,摆在田间大地、果园林下出木耳。
贮藏条件:木耳贮藏适温为0℃,相对湿 度95%以上为宜。因它是胶质食用菌,质地柔软,易发黏成僵块,需适时通风换气,以免霉烂。
❺ 木耳的种植方法有几种
黑木耳栽培方法主要分为段木栽培与塑料袋代料栽培两种。
1、制种
菌种有锯木屑菌种与枝条菌种,前者用锯木屑与麦麸等配制成培养基;后者用直径1cm的枝条切成1.5cm长,加入蔗糖、米糠等营养成分,装瓶后高压灭菌,接入母种,在25~28℃下培养1个月,菌丝即可长满瓶。
2、栽培场地选择
栽培黑木耳的场地,应选择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背风向阳,光照时间长,遮阴较少,比较温暖,昼夜温差小,湿度大,而且耳树资源丰富,靠近水源的地方为好。
场地选好后要进行清理,首先把杂草、枯枝烂叶清除干净,开好排水沟,并在地面上撒石灰和喷敌敌畏等进行灭菌杀虫。
3、耳木准备
栽培黑木耳的耳树,种类很多,凡能栽培香菇的树种都可用来栽培黑木耳。主要的是选用壳斗科、桦木科等的树种,如麻栎、栓皮栎、槲栎、白栎、米槠、华氏栎等;此外,枫杨、枫香、榆树、槐树、柳树、桑树、悬铃木、榕树等也是产区常用的树种。砍树时期是从树木进入休眠之后到新芽萌发之前。树龄以8~10年生为宜。树径在10~14厘米为好。砍树后经去梢。剃枝,据截成1~1.2米的段木。把锯好的段木,架晒在地势高、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使它尽快发酵。每隔10天左右翻动一次,促使段木干燥均匀。一般架晒30~40天,段木有七、八成干,即可进行接种。如段木有感染杂菌、害虫,可在接种前用茅草或树枝熏烧,至表皮变黑为度,既可清除病虫,又可增强树皮吸热、吸水性能,有利黑木耳菌丝的生长。
4、接种
人工接种是栽培黑木耳成败的关键工序,也是新法栽培最大的特点。接种时间,一般以气温稳定在15℃以上,有利于黑木耳菌丝生长的时候。具体时间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南方各省约在3~4月间。适当提早接种,有利早发菌,早出耳,同时早期接种气温低,可减少杂菌,害虫的感染。接种前,先将段木表面清洗,再放阳光下晒2~3小时后备用。人工接种常用的菌种有木屑菌种、树枝菌种和楔形木块菌种。接木屑和树枝菌种的,要用电钻或直径11~12毫米的皮带冲 打孔,穴探15~2厘米。一般纵向种穴间距离10~12厘米,横向种穴间距离为4~6厘米。如适当密植,把纵向种穴间距离缩短至6~7厘米,有利于发菌和提高产量。行与行的穴交 错成品字形或梅花形排列。木屑菌种要塞满穴,外加比接种穴直径大2毫米的树皮盖,盖平、盖紧,以防菌种干燥。接树枝菌种的,种木要与耳木平贴。打穴、接种、盖盖等要连续作业,以保持接种穴、菌种和树皮盖原有的湿度,才有利于菌种的成活。采用楔形木块菌种的,要用接种斧或木工凿,在段木上砍凿成45°角2厘米深的接种口,然后用小铁锤将楔形木块菌种打入接种口,锤紧、锤平。
5、定植管理
接种后,为保持较高的温、湿度和足够的空气,以促使菌种在耳木中早发菌、早定植,提高成活率,必须将耳木上堆。其方法是将接种好的耳木,排成“井”字形的架,分层堆叠成一米高的小堆,堆内悬挂干、湿温度计,四周用薄膜覆盖严密,堆温控制在22~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耳木之间要留5~6厘米的空隙以利良好通气。上堆后每隔6~7天翻堆一次,调换耳木上下左右内外的位置,使温湿度一致,发白均匀。如果耳木干燥,可适当喷水调节,待树皮稍干后,再覆盖塑料薄膜。遇气温高时,每隔3~5天在中午揭膜通风 换气一次,并结合喷水降温。一般经3~4星期的堆叠,黑木耳的菌丝已长入耳木,即可散堆排场。
6、散堆排场
散难排场是上堆的继续,目的是使菌丝向耳木深处蔓延,并使其从生长阶段迅速转入发育阶段。排场的场地要求向阳潮湿,并有适当遮蔽,排场时将耳木一根根平铺在有短草的地面上。如为泥土地,应先横放一根小木杆,然后将耳木一根根头着地排放于横杆上,每根耳木相距6~8厘米。这样既有利吸收地面潮气,接受阳光雨露和新鲜空气,促进耳芽生长,又可避免耳木全部贴地,造成过湿,闷坏菌种和泥土溅污耳木。排场阶段,每10天左右要将耳木翻动一次,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耳芽大量发生便可起架。
❻ 安徽寿县是否适合黑木耳种植
安徽寿县可以种植黑木耳,菌棚种植无区域要求,做好室内消毒和种植管理即可。
场地选择:
栽培黑木耳的场地,应选择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背风向阳,光照时间长,遮阴较少,比较温暖,昼夜温差小,湿度大,而且耳树资源丰富,靠近水源的地方为好。
场地选好后要进行清理,首先把杂草、枯枝烂叶清除干净,开好排水沟,并在地面上撒石灰和喷敌敌畏等进行灭菌杀虫。
栽培要点:
栽培黑木耳的耳树,种类很多,凡能栽培香菇的树种都可用来栽培黑木耳。主要的是选用壳斗科、桦木科等的树种,如麻栎、栓皮栎、槲栎、白栎、米槠、华氏栎等;此外,枫杨、枫香、榆树、槐树、柳树、桑树、悬铃木、榕树等也是产区常用的树种。
砍树时期是从树木进入休眠之后到新芽萌发之前。
树龄以8~10年生为宜。树径在10~14厘米为好。
砍树后经去梢。剃枝,据截成1~1.2米的段木。把锯好的段木,架晒在地势高、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使它尽快发酵。
每隔10天左右翻动一次,促使段木干燥均匀。一般架晒30~40天,段木有七、八成干,即可进行接种。
如段木有感染杂菌、害虫,可在接种前用茅草或树枝熏烧,至表皮变黑为度,既可清除病虫,又可增强树皮吸热、吸水性能,有利黑木耳菌丝的生长。
人工接种是栽培黑木耳成败的关键工序,也是新法栽培最大的特点。
接种时间,一般以气温稳定在15℃以上,有利于黑木耳菌丝生长的时候。
具体时间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南方各省约在3~4月间。
适当提早接种,有利早发菌,早出耳,同时早期接种气温低,可减少杂菌,害虫的感染。
接种前,先将段木表面清洗,再放阳光下晒2~3小时后备用。
人工接种常用的菌种有木屑菌种、树枝菌种和楔形木块菌种。接木屑和树枝菌种的,要用电钻或直径11~12毫米的皮带冲 打孔,穴探15~2厘米。
一般纵向种穴间距离10~12厘米,横向种穴间距离为4~6厘米。如适当密植,把纵向种穴间距离缩短至6~7厘米,有利于发菌和提高产量。
行与行的穴交 错成品字形或梅花形排列。木屑菌种要塞满穴,外加比接种穴直径大2毫米的树皮盖,盖平、盖紧,以防菌种干燥。
接树枝菌种的,种木要与耳木平贴。打穴、接种、盖盖等要连续作业,以保持接种穴、菌种和树皮盖原有的湿度,才有利于菌种的成活。
采用楔形木块菌种的,要用接种斧或木工凿,在段木上砍凿成45°角2厘米深的接种口,然后用小铁锤将楔形木块菌种打入接种口,锤紧、锤平。
上堆发菌:
接种后,为保持较高的温、湿度和足够的空气,以促使菌种在耳木中早发菌、早定植,提高成活率,必须将耳木上堆。
其方法是将接种好的耳木,排成“井”字形的架,分层堆叠成一米高的小堆,堆内悬挂干、湿温度计,四周用薄膜覆盖严密,堆温控制在22~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耳木之间要留5~6厘米的空隙以利良好通气。
上堆后每隔6~7天翻堆一次,调换耳木上下左右内外的位置,使温湿度一致,发白均匀。如果耳木干燥,可适当喷水调节,待树皮稍干后,再覆盖塑料薄膜。
遇气温高时,每隔3~5天在中午揭膜通风 换气一次,并结合喷水降温。
一般经3~4星期的堆叠,黑木耳的菌丝已长入耳木,即可散堆排场。
散堆排场:
散难排场是上堆的继续,目的是使菌丝向耳木深处蔓延,并使其从生长阶段迅速转入发育阶段。
排场的场地要求向阳潮湿,并有适当遮蔽,排场时将耳木一根根平铺在有短草的地面上。
如为泥土地,应先横放一根小木杆,然后将耳木一根根头着地排放于横杆上,每根耳木相距6~8厘米。
这样既有利吸收地面潮气,接受阳光雨露和新鲜空气,促进耳芽生长,又可避免耳木全部贴地,造成过湿,闷坏菌种和泥土溅污耳木。
排场阶段,每10天左右要将耳木翻动一次,井喷水调节湿度,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耳芽大量发生便可起架。
散堆排场:
散难排场是上堆的继续,目的是使菌丝向耳木深处蔓延,并使其从生长阶段迅速转入发育阶段。
排场的场地要求向阳潮湿,并有适当遮蔽,排场时将耳木一根根平铺在有短草的地面上。
如为泥土地,应先横放一根小木杆,然后将耳木一根根头着地排放于横杆上,每根耳木相距6~8厘米。
这样既有利吸收地面潮气,接受阳光雨露和新鲜空气,促进耳芽生长,又可避免耳木全部贴地,造成过湿,闷坏菌种和泥土溅污耳木。
排场阶段,每10天左右要将耳木翻动一次,井喷水调节湿度,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耳芽大量发生便可起架。
起架管理:
起架应选择雨后初晴的天气,将排场的耳木进行逐根检查,凡有一半耳芽长出的耳木即可检出上架,用四根1.5米长的木杆,交叉绑成“X”字形,上面架一根横木,然后把检出的耳木交错斜靠在横木上,构成“人”字形的耳棚,角度为30~45,每根月木留4~7厘米间距。
管理上主要抓耳场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条件的协调,特别要抓好水分管理,段木含水量保持7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之间。
水分管理要有促有控,促控结合。喷水的时间、次数和水量应根据气候,耳木于湿和幼耳生长情况而灵活掌握,一般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气温高时每日早、晚喷。采用干干湿湿交替的方法进行喷水,有利子实体的形成和长大。
每次采耳后停止喷水2~3天,让耳木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使其稍加干燥,菌丝恢复生长后,再行喷水以刺激下批耳芽的形成。
❼ 怎样种植木耳呢
黑木耳是一种非常鲜美的胶质食用菌,不仅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同时黑木耳肉质鲜美细腻,吃起来脆滑爽口,深受大家的喜爱与追捧。那么大家知道黑木耳是如何种植出来的吗?
❽ 如何种植木耳
你可以登录江苏食用菌网。哪里有木耳栽培技术资料和视频。可以参考一下。
❾ 想学种植木耳和香菇,请问安徽省那边有什么机构可以学习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21
❿ 怎样种植木耳
1.种植的时间,如果用代料来种植木耳,从接种开始一直到出菇大约要40~50天左右, 生产周期一般都是110~125天左右,比自然生产时间的要缩短55%~65%,将原本的1年长1次季改成了1年长2次,可分春秋2季种植:春季是在3月左右接种,10月左右就开始产孢生长;秋季是在9月左右开始接种,11月左右就开始产孢生长,但是有一点要记住就是注意温度,在早春的时候温度比较低,那么旧可以加温来调节。木耳的菌丝生长大多数都是21~30℃左右,子产孢生长以20~30℃最适合。
2.培养料的配方,因为地方的不同所以选择的东西也不同,可以因地适当的选用. 第一:木屑70%、麦皮15%、蔗糖2%、石膏粉2%、尿素0.5%、水 1∶(1~1.5),每千克的原料都要加水110kg,材质比较疏松些、能大量吸水的木屑,这样可以加水120kg,pH值就可以比较自然些。
打开网络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第二:棉籽壳85%、麦皮20%、石膏粉1%、石灰0.4%,料与水比 例1∶(1.1~1.5)。
第三:稻草65%、米糠30%、石膏粉2%、过磷酸钙2%,100千克的稻草用水120~170kg。
第四:玉米芯55%、棉籽壳25%、麦皮15%、蔗糖2%、石膏粉2%, 料和水的比例是1∶(1.1~1.3)。 培养料在配制的时候,内含水量一般在55%以内,手可以握成团,把手放开的时候就会松散就行;稻草、甘蔗渣要是作为原料的话,那么内含水量旧应该是用手握成团的时候会从指缝中有水纹,但是不能滴下来的程度就可以。
二、装袋灭菌和室内发菌
1.装袋种植的时候袋药用正规的塑料薄膜袋,规格为: 袋口宽11cm、长55cm,每100千克的原料就要用到1千克的塑料袋。装袋的时候必须要紧实,再在袋的面上打5个左右的接种穴,穴宽1.4cm、深2.5cm,之后用胶布把穴口贴封。装袋之后在放入常压灭菌锅里面,在用100℃保持12个小时左右灭菌,之后在冷却到20℃的时候开始接种,最好选用好的产量也比较高的菌种。
2.接种之后如果在室内发菌的话一般在5天左右,室内的温度在25℃左右,不要超过30℃旧行。5天以后要将袋子的排放开不要太密,门窗一定要用纱布给遮挡住,这样是为了防止强光直射,还要注意一下通风,室内的湿度在70%-80%最好。菌袋的培养经过了25天左右天, 菌丝就会在袋内生长成圆形,直径大约在10cm左右,这时候要在胶布的上面留一小空隙, 可以让其通风并且增氧,这样就会加快菌丝快速的生长;35天后把胶布拿掉,室内的温度要在23℃左右,湿度也要保持85%。
三、出耳培管与采收加工
1.培管。 当袋子上长满菌丝的时候,在袋子周边就要增加耳穴,要用0.4 cm的皮带,在袋面上打出来很多个出耳穴,在穴和穴之间保持6cm,打出来的穴会形成一个“品”字, 也可以用用刀片在袋子的周边,每隔5cm左右的间距,开成2cm的口子, 这样旧形成“十”字了。 室内种植木耳,用1粗点的铁丝拉在架子上,每层都要拉5条就行,距离在20cm,在用“S”形的吊勾挂上,袋子的距离在10cm。 如果是地面种植木耳的话,要将地弄成畦状,用排袋架子,露在地上立着放,在搭一个简单能遮阴的草棚,在用塑料薄把木耳膜覆上,这样及可以保温还保湿。
2.采收 木耳成熟的时候会有比较明显的标志:如耳色的颜色变淡、舒展开来的时候会变软、肉质比较肥厚、耳根的部分会收缩,腹面会产生一些白色的孢子粉,这样木耳片就是成熟了,就可以收货了。 要是颜色变深褐,耳片往里卷,比较有弹性,菌柄的部分比较扁宽,那么木耳就还是在生长中。 采收之前要少喷水2次,这样会让耳片稍微干些,使表面上的水量就会减少, 这样在采摘的时候就不容易碎裂了,还会容易晾晒。剩下的耳根,就可以用刀去掉表层上面老化的菌丝,可以让菌丝再次生长。 采摘后的木耳,要及放在阳光底下晒2天, 不要翻动的太多,而使木耳碎裂或者形成卷曲,如果在阴雨天的时候,就可以用35℃温度给它烘干,这样就能保证质量了。
结束语:上面就是怎样正确的养殖木耳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还要注意木耳在没完全彻底长成熟的时候千万不要吃,因为木耳都是用菌来栽种的,所以没长成熟的木耳都会带有一点毒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