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为测量时间用的时钟表如何检定其准确性
作为测量时间的仪表要最少要到3件事情能否有较高的指标:
1.仪表自身的UTC时间准确度,这个可以将仪表送到中国计量院、上海计量院等专业的具有校准资质的地方进行测试,他们这种地方都是有氢钟这种高级的时钟源的可以满足测试要求,也可以通过共视法接收机与标准时间源进行溯源。
2.仪表自身的稳定度,时钟都是有抖动的,一个时钟即使准确度再高,如果没有好的稳定度,那么这个仪表也不是精准的。提高稳定度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高级别的振荡器(如:铷钟等)。
3.仪表测量时间时的分辨率,就是仪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的偏差值,例假设一个时钟的精度是10ns,若果用一个分辨率是20ns的仪表去测量,那是没有意义的。
‘贰’ 如何确保检验检测数据准确性。从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宏观阐述
摘要 您好,1、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叁’ 请问电子血压计怎么检测准确性
电子血压计准确性检测分为静压和动压两种检测,两种检测都无问题才可以认定电子血压计是否准确。静压检测:将被检电子血压计与标准静压仪相连,两者读数一致或误差在电子血压计的标定误差范围内就可以,否就是说“静压跑了,需要重新调整静压。” 动压检测:从电子血压计的国际标准认证的方法着手,分析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判定过程。首先需要经过校准的水银血压计一台,电子血压计一台,配上一根Y型导管,具有听诊经验的专业护士一名,医学监督一名,被测血压者一名。
其次,通过Y形管把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联通在一起,整个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的气路部分完全密闭,不可使其有泄漏。
按照水银血压计的操作要求加压,同时打开电子血压计开关。按规定加压完毕后,由电子血压计自动按一定的降压速率排气,直至听诊得出高压、低压数。
把听诊得出的血压数与电子血压计自动显示的血压数进行比较。
结论是:如果电子血压计与水银血压计的结果是一致,符合国际标准规定的正负5毫米汞柱允许误差之内(因为听诊本身也是有误差的),就可以判定本次检测的电子血压计准确。
以上的国际标准是美国医疗器械联合会(AAMI)和英国高血压协会(BHS)的标准。这样的鉴定虽然在医学上规定较严格,实际上在家里只要是会听诊者也可以做简单的鉴定。图示如下:
‘肆’ 请问电子血压计怎么检测准确性
上臂测试电子血压计臂带的正确使用方法
1.将臂带打开,如图所示折成套状。如果臂带从金属环中滑出,应沿金属环拉它的一端将其复原。 2.将臂带套在左臂上。臂带的底部应高于肘部1~2cm。绿色的标记应位于手臂内侧的动脉上。空气管应在中指(手掌方向)的延长线上。 *测量时应裸露手臂,如果穿有较厚的上衣时,测量时不要卷长袖,应将上衣脱去。 *测量时不要将臂带缠在肘关节上。本产品同样也可用右臂进行测量,方法同上。 3.将臂带端部拿住,边拉边将臂带紧紧缠在手臂上。
[编辑本段]鉴别
电子血压计采用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测量高压、低压值,灵敏度高,且其工作不受外界声音等因素干扰;水银血压计是通过人来听脉搏的跳动,用眼睛观察水银的刻度,加上水银血压计的最小刻度规格不一,有的甚至是5mmHg为最小单位,因此就决定了医生所报出的读数不是最精准的读数,但并不是说医生测量错了,是由其使用的工具的特性决定的。 两者都是对血压进行无创间接测量。1905年苏联医生Kopomko B提出在正常的情况下,完全受压的动脉并不发出任何声响,只有当动脉不完全受阻时才出现声音,因此可用声音来确定人体血压。听诊法是利用柯氏音测压原理,由血压计、袖带和听诊器组成。测量过程是通过充气球先给袖带充气,当袖带压力超过动脉收缩压时,动脉血管封闭,血流不通。然后以2~3mmHg/s的速度放气,当收缩压高于袖带压力时,部分动脉打开,血液喷射形成涡流或湍流,它使血管振动并传到体表,即柯氏音,由听诊器听取。第一个柯氏音所对应的袖带内压力为收缩压,声调变低至无声时为舒张压。 电子血压计是基于振动法。在增加或减少静压的过程中,提取、放大脉动压并描绘其包络线,然后对包络线的几何形态加以分析,包络线最高点所对应的静压即为平均压。由平均压通过比值法或拐点法估算舒张压和收缩压。
‘伍’ 如何提高测量精度
1、测量前将仪器放置室外一段时间;
2、选择合适的作业时段,早不测竖直,午不测水准;
3、选择熟练的测量人员,合适的测量设备;
4、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件进行测量。有些工件明知道不合格,且不具有代表性,这样的测量是无意义的。
5、在测量中,任何一种测量的精密程度高低都只能是相对的,皆不可能达到绝对精确,总会存在有各种原因导致的误差。为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尽量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5)检测测量工具准确性的方法扩展阅读:
精度可分为:
1、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它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其定量特征可用测量的不确定度(或极限误差)来表示;
2、精密度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时,所得测量结果彼此之间符合的程度,它反映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
3、正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反映了规定条件下,测量结果中所有系统误差的综合。
反映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程度的量,称为精度,它与误差的大小相对应,因此可用误差大小来表示精度的高低,误差小则精度高,误差大则精度低。
‘陆’ 怎样确认检具、测量工具就是准确的呢
周期性送检,由第三方提供证明
‘柒’ 如何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检测结果是质检机构依据国家各级现行标准检验各类样品的质量向社会和政府部门提供的特殊“产品”,它还是技术监督部门、法院等单位执法的重要依据。关于检测结果的处理,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发现几种不当做法:一是检测过程中记录的有效位数过少。特别是遇到以“0”结尾的数字时,不记录末尾的“0”,认为这样做不影响检测结果。实际上虽不影响检测结果数值的大小,但影响检测结果的有效位数,即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
二是检测结果保留的有效位数过多。第一种原因是不懂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无意中多保留,第二种原因是故意多保留,希望以此“提高”结果的准确程度。
三是在对外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提交各级主管部门的总结材料中照搬检验原始数据,不知按检验方法要求合理保留检测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更不知按评判(限量值、指标值)标准换算计量单位,或换算计量单位时任意增减有效数字位数,这些做法都会影响检验机构的公正性、权威性。
因此质检机构的质量管理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对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它是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检验结论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并具有可追溯性的重要环节。
质检机构对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技术要点笔者认为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 严格数据处理与控制
计算机在科研、实验以及各方面管理上的应用已成为发展趋势,对检验机构而言,检验人员除了日常的检验工作以外,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仪器设备物资的管理上。另外在检验工作中,已广范利用微机进行数据采集、结果处理以及检验报告的输出上。如何借助计算机进行有效地科学管理?这就需要检验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以及掌握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应用,借助计算机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实验室应有适当的计算和数据转换及处理规定,并有效实施。
2 正确记录测量观察值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检验人员由于概念模糊不清楚怎样准确无误的记录测量观察值,从而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准确性,正确记录测量观察值要掌握的原则就是:首先,要正确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它是指测量中实际能测得的数字,包括全部准确值和一位可疑值。其次,记录测定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所有计量器具、仪器设备的测定精度一致,不能任意多取或少取,这里的仪器精准度还包括标准物质的有效示值,下面对分析中常用的几类仪器、量具、标准物质举例说明。
(1)用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为0.1mg)进行称量时,有效数字可以记录到小数点后面第四位,如2.1453g此时有效数字为五位;称取0.5687g,则为四位,用百分之一天平(最小分度值为0.01g)称取25克试样,应记录为25.00 g,记录为25g就是错误的。
(2)常量滴定管和移液管记录至毫升为单位的小数点后2位数字;2ml以下的微量滴定管,其读数应记录至毫升为单位的小数点后3位数字。也就是说滴定管最多可取4位有效数字,如10.23ml,有时只有3位,如5.23ml,有时也有2位与1位的,如0.48ml与0.03ml等。100~1000ml容量瓶应记录至小数点后1位数字,50 ml以下的容量瓶应记录至小数点后2位数字。如单标线A级50 ml容量瓶,准确容积为50.00 ml,有效数字为四位。比色管在检验中的稀释至刻度的操作可视同容量瓶的定容,可取4位有效数,但要注意的是其精度不如容量瓶。
(3)分光光度计最小分度值为0.005,因此,吸光度一般可记录到小数点后第3位,有效数字一般最多也只有3位。
(4)带有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分析仪器,往往根据计算机自身的设定打印或显示结果,可以有很多位数,但这并不增加仪器的精度和可读的有效位数,在一系列操作中,使用多种计量仪器时,有效数字以最少的一种记录仪器的位数表示。因此,色谱类的一般取3位有效数字,最多取4位,如液相的紫外检测器其实就是分光光度计,气相类的如FID检测器,其实就是电流检测器,尽管仪器给出的信号值很多位,但其有效数与一般的电流表一样同时色谱的有效数又受制于进样针的有效位数,如气相的1.00微升,液相的20.00微升。
(5)买来的标准溶液一般是4位有效数,我们在稀释后特别是高倍数稀释后,一般要降低其有效位数方为合理。如是自己配制的标液,还要注意原配试剂的含量示值的有效位数,如其标明为≥99.95%,可取4位,如为≥99.9%,则只能取3位。
3 准确计算检测结果
检验人员在检测中不仅要精确测定各种数据、正确记录,而且要按运算规则进行准确计算检测结果。因为检测结果数值不仅表示被测项目含量多少,还反映了检测方法、检验过程的准确程度,所以正确地处理检测数据至关重要。其一,检测人员对检测方法中的计算公式应正确理解,保证检测数据的计算和计量单位之间转换不出差错,计算结果进行自校和复核。其二,检测结果的有效位数应与检测方法中的规定相符计算中间所得数据的有效位数应多保留一位。
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1)首先根据测试过程中的分析方法和仪器精准确度,确定各参与运算的数值的有效位数,先进行运算,按《GB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进行修约,得出原始的检测数据这一过程要掌握有效数字的确认、数字修约和有效数字运算的原则。
4 合理报告与判定检测结果
(1)检测结果报告的示例
常量组分分析中,含量≥10%的结果用四位有效数字表示;含量在1~10%的用三位有效数字表示,含量≤1%微量组分分析通常用两到三位有效数字表示分析结果。如用滴定法或质量法检验,当被测物的浓度含量较高且取样量较大时,测量的相对误差可低至千分之一,则检测结果可报告4位有效数字。使用各类仪器分析法检验时,检验结果的有效位数一般为2至3位,在检测限附近时常为1位,所以实验室审核者应注意检测报告中不应出现5位及以上有效数字的检测结果。
测定结果的计量单位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且一般要求与判定标准,如产品标准或限量标准,保持一致,以便比较和评判,如按方法标准GB/T5009.22中9检验,稻谷黄曲霉B1为8.6ng/g,检测报告应按限量标准GB2715-2005的规定换算报告为8.6ug/kg; 如按方法标准GB/T5009.15-2003第一法检验,小麦镉含量为35 ug/kg,检测报告应按限量标准GB2715-2005的规定换算报告为0.035mg/kg;
分析结果在检出限以下,可以用“未检出”表述,并注明检出限数值或以最低检出限报告测定结果,如0.02mg/kg。
平行样测定结果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时,报告用其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并报告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的位数或有效位数,首先,结果要保留到检测方法要求的有效数字;其次,测定值的有效数的位数应能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如大豆、菜籽等原油溶剂残留GB2716-2005卫生标准要求是≤100mg/kg,而检测方法GB/T5009.37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假如做出的数值是100.3 mg/kg,就可报告为100mg/kg。结论为合格, 而大豆、菜籽等三、四级成品油溶剂残留卫生标准要求是≤50mg/kg, 假如做出的数值是50.34 mg/kg,就只可报告为50.3mg/kg,结论为不合格。
当被测物浓度含量太高或太低时, 应使用科学计数法,因有效数字来源于测量仪器,反映了测量仪器的测量精确程度,所以单位的变换不应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如检测数据12.2g/kg若标准中要用mg /kg和ug /kg作单位时,虽然从数学角度来看,可记为12200mg/kg和12200000ug/kg,但从测量角度来看,这一做法改变了有效数字的位数,是错误的采用科学计数法可以保证在单位变换下,有效数字位数的不变,因此,检测报告中要求尽量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实验数据。
通常情况下,实验做双实验,平行样测定结果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时,报告用其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但检测分析也有一些特例,如油脂的色泽、面粉的磁性金属物等测定结果要以高的试验结果为测定结果,而不是平均值,这要引起注意,不要按习惯性处理数据,否则也将导致检验结论错误。
5 总结
因为作为对外服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报告的严谨性、科学性集中体现在检测数据和检验结论的准确性上,要确保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质检机构的管理者应采取多种方式有重点地培养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培训突出基本技能和高精尖技能并重,工作中按照国家标准和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操作,掌握各环节检测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的技术要点,才能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实验室管理水平,更好地向社会和政府部门出具真实的检测结果和准确的检测结论。答案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