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茶叶的感官鉴别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
茶叶的感官鉴别是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滋味、叶底五大因子综合审评茶叶的品质、等级、好坏、特性等。
一、茶叶的外形是在干评台上完成,如图:
茶叶感官审评更需要光线、还有评茶人员的品德,做事认真,才能让茶叶得到客观的评价。
② 茶叶的感官鉴别方法
茶叶的优劣,新陈,真假主要通过感官来鉴别;一般而言,茶叶质量的感官鉴别都分为两个阶段,即按照先“干看”,后“湿看”的顺序来进行。
干看”包括了对茶叶的形态、嫩度、色泽、净度、香气五方面指标的体察与目测。不同种类的茶叶外形各异,但是一般都以细密、坚固、光滑、质量等的程度来衡量标准的,接着观察茶叶油润程度、芽尖和白毫的多寡、茶梗、籽、片、末的含量,并由此来判断茶叶的色泽、嫩度和净度,最后通过鼻嗅和口嚼来评价花香是否浓郁,有无苦、涩、霉、焦等异味。
湿看”则包括了对茶叶冲泡成茶汤后的气味、汤色、滋味、叶底等四项的鉴别。即闻一闻茶汤的香气是否醇厚浓郁、观察其色度、亮度和清浊度,品尝其是否醇香甘甜、叶底的色泽、薄厚与软硬程度等,归纳以上所有各项识别结果来综合评价茶叶的质量。
不过,想要喝茶有益,茶叶品质也是要好的。建议你可以到待客九品预定茶叶,茶树下放养跑山鸡,虫害较少,严格控制质量。不过待客九品每年的茶产量较少,都是需要提前预定的!
③ 在茶叶感官审评中,干评与湿评各是什么意思,各有何意义
干评就是看外形:形状(嫩度,条索等)色度,匀度,净度。湿评就是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外形50分,内质50分。(信阳毛尖审评)
④ 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
茶叶的好坏确实是从色香味形这几方面来进行鉴别的,这是感官的鉴别,还有要从口味上进行鉴别,茶汤的颜色等等都是一种鉴别的方式。
⑤ 怎么辨别茶叶的品质
1、外形干燥程度:看茶叶干燥是否良好,用手指轻捏,会碎表示茶叶干燥程度良好;如果用力捏不易碎,则是茶叶已受潮回软,茶叶品质受到影响。
2、形状:叶片完整、色泽整齐均匀的较好,茶梗、茶角、茶末含量比例高的茶叶,茶汤品质略差。
3、香气:各类茶由于制法和发酵程度不同,干茶的香气也不一样,茶汤香气以醇和浓郁为上。另外,茶叶如有陈旧味、火味、闷味或其他异味者为劣品。
4、滋味:能让口腔有充足的香味或喉韵者为好茶;苦涩味重者则非佳品。
5、汤色:茶叶因发酵程度各异而呈现不同的水色,茶汤要澄清鲜亮,不能有混浊或沉淀物产生。
(5)填空题茶叶感官鉴别方法干看湿看扩展阅读:
在贮藏茶叶时一般可以采用这几种方法:
1、最简单的冰箱保存:将茶叶置于干燥、无异味、能密封的盛器瓶中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即可。如茶叶数量少而且很干燥,也可用二层防潮性能好的薄膜袋包装密封好,放在冰箱中。
2、最普遍的铁罐存放法:将茶叶装入有双层盖的铁茶叶罐里,最好装满而不留空隙,这样罐里空气较少。双层盖都要盖紧,用胶布粘好盖子缝隙,并把茶罐装入两层尼龙袋内,封好袋口,已达到最佳贮藏效果。
3、最方便的复合薄膜袋贮藏法:将茶叶装入复合袋内,挤出袋内空气,用封口机封好袋口,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置于冰箱下格内冷藏。
⑥ 请教关于茶叶鉴别的一些基本知识
茶叶审评时一般可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来鉴别。正常的茶叶应该具有该类茶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
条形茶的外形称作条索。以紧细、圆直、勾齐、重实的为好;以粗松、弯曲、短碎、松散的为差。
鉴别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及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多少;一般以芽头多、峰苗多、叶质细嫩为好;叶质老、身骨轻为次。
红茶的光泽有乌润、褐润和灰枯的不同;绿茶的色泽分为嫩绿、翠绿、青绿、青黄等;光泽分光润和干枯的不同。红茶以乌润者为好;绿茶以嫩绿、光润者为好。净度以无梗、末和其他夹杂物的为好。
拿一撮茶叶放在手掌中,用嘴哈气,使茶叶受微热而发出香味,仔细嗅闻,用嗅觉来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持久。可反复多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浓淡、强弱和持久度。此外,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是否有烟味、焦味、霉味、馊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花茶还要看花香是否鲜浓持久。
取一小撮茶叶(3~5克),放入150毫升左右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并盖上杯盖。5分钟后,打开杯盖,先嗅杯中香气,再看汤色、品尝滋味,最后看茶叶的叶底。
(1)汤色 茶叶内含物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称为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一般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为好;以汤色灰暗、浑浊者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者为优,绿茶以嫩绿色者为上品。
(2)滋味 茶叶经沸水冲泡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效成分都进入茶汤,形成一定的滋味。滋味在茶汤温度降至 50℃左右时为最好。品尝时,口含少量茶汤,用舌头细细品味;从而辨别出滋味的浓淡、强弱以及鲜爽、醇厚或苦涩等。另将少许干茶叶置于口中慢慢嚼,细品其滋味。
(3)叶底 观察杯中经冲泡后的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还可用手指按压,以判断它的软硬、薄厚和老嫩程度。优质茶叶的叶片鲜嫩,加工充分,水中浸出物多;因此茶汤色泽艳丽、澄清透明,无混杂;并且具有本品种茶叶的正常香气,香气清爽、醇厚、浓郁、持久、新鲜纯正,没有其他异味。红茶汤以红艳明亮、醇厚甘甜、喉间回味长、叶底鲜明为优。绿茶汤应碧绿清澈。乌龙茶汤应为鲜亮橙黄色,先感觉稍涩,而后转甘,鲜爽醇厚,并具有翠绿而明亮的细嫩鲜叶,在叶底被面有白色毫毛。花茶汤应为明亮蜜黄色,滋味清爽甘甜,鲜花香气明显,叶底绿色均匀,稍带黄色且明亮。
劣质茶叶的茶汤亮度差,色淡,略有浑浊。陈茶或霉变茶的茶汤无光泽,色暗淡,浑浊。香气淡薄,持续时间短,无新茶的新鲜气味,有的具有烟焦、发馊、霉变等异常气味。劣质红茶味淡、苦涩,无回味或回味短;叶底粗老,色泽发暗。劣质绿茶味淡、苦涩或略有焦味;叶底粗老、灰黄、破碎;若绿茶调青不及时或不彻底,还会出现红叶或红梗。劣质花茶味淡,回味短,叶底色泽暗褐,杂而不匀。
茶叶的新旧,品质不同,价值不同,鉴别新旧茶叶,主要掌握城下四要点:
一看 从茶叶外观看,新茶新鲜,干硬疏松;陈茶紧缩色暗、柔软、似受潮状。从茶叶叶片看,泡开新茶叶上边缘为锯齿状,齿上有腺毛,叶组织有星状的酸钙品体,茶叶背肌有绒毛,老嫩均匀,整碎的程度相当。但一二年的陈茶则紧缩暗软,茶叶片形状不清晰。从茶叶的光泽度看,一般干茶叶外观有油光状并且新鲜,颜色较好的为佳品,杂而不均为次品,伪劣的陈茶则色泽灰暗。从茶汤的颜色看,新茶冲泡的茶汤清澈。而陈茶茶汤则色泽灰暗淡浊,暗淡不明或成为褐色。
二摸 优质的新茶干燥,用手一捏,叶片即碎,如果软而湿重,一般不易捏碎,则为陈茶,优质新茶含水量一般在5.0%—8.0%之间。
三闻 新茶清香扑鼻,经冲泡后芽叶舒展。而陈茶则香气低沉,芽叶萎缩。取一点茶叶放在手心上,用口呵气,使茶叶受潮而散发出香气。如果散发出紫香味、霉味、酸味、馒味等,则说明是陈茶或劣茶叶。
四尝 味道是茶叶成分的综合反映。新茶茶汤有强劲的浓郁的口感,醇和,久久不淡的鲜浓纯正香味;而陈茶茶汤饮后不仅没有清香醇和的感觉,甚至还有轻微的草味、苦涩味、酸味等异味。而有些不法商则喷洒“清香剂”等来欺骗消费者,因此在品尝时应细心。
⑦ 茶叶有哪些鉴别方法
鉴别茶叶的方法:(1)外观法:茶叶的外观法包括观看茶叶的匀度、净度、色泽、条索、老嫩等。质量好的茶叶,大小、长短较均匀整齐,下脚茶和粗茶占的比例少。茶叶中不应含有梗、片朴、籽、末等杂质,绿茶中以翠绿有光泽的为上品,枯黄或暗褐色的质量差;红茶以乌润色的为好茶,暗红色的为次品,枯褐或灰褐色的质差。绿茶含有较多的白毫,红茶含有较多的橙黄色芽尖,均为高级茶;花茶以淳绿油润的质量好。茶叶的条索松紧与鲜叶茶老嫩有直接关系。鲜茶嫩者其条索紧结而结实质量好,鲜茶老者其条索粗而松,紧结光滑者为优;珠茶外形要圆结,越圆越细越重实者质量越好;扁形茶(如龙井、旗花、大方)要求扁平、光滑、挺直,片茶要求像瓜子形,成条者次之。
(2)闻香气:有干嗅和用水沏茶汤嗅两种方法。干嗅就是用手抓一把茶叶,呵一口热气后放在鼻端闻茶叶的香气是否纯正,有无烟、焦、霉等不正常气味。沏茶汤嗅,不同品种的茶又有各自特有的香气。如绿茶清鲜隽永(尤如炒板栗香);红茶浓烈纯正;乌龙茶馥郁清幽;花茶芬芳扑鼻为上品。
(3)看汤色:不同质量的茶汤色泽有别。一般绿茶汤色以清澈、嫩绿、明亮为优;红茶的汤色以红润明亮为优;乌龙茶以橙黄或金黄明亮者为优;花茶以浅黄明亮者为优;紧压茶以明亮浓者为优。
(4)尝滋味:茶叶的滋味有浓、强、鲜、甘、醇和苦、涩、淡、酸等。绿茶先感稍涩,而后转甘,如含橄榄者为优;红茶浓烈强鲜、醇厚甘甜者为优;乌龙茶兼有红绿茶的甘甜醇厚的感觉;花茶以鲜灵可口者为佳;紧压茶以滋味醇厚为佳。
(5)看叶底:用沸水冲泡过的茶叶,称叶底。叶底以细嫩、多芽、柔软、肥厚、均匀、芽叶完整者为好茶,以粗老、多筋梗、瘦薄、混杂、断碎的茶为质差。绿茶以翠绿、黄绿、明亮一致的质量好,带青张、晦暗有红梗、红叶者质差。红茶的叶底以铜红色、鲜明、均匀一致的质量好,枯暗和花青色者质差。乌龙茶以绿匀而微黄明亮者为好,褐暗而杂者质差。
⑧ 辨别茶叶
你买的茶叶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