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极值点偏移问题是什么
极值点偏移问题在原有的两个变元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参数,故思路很自然的就会想到:想尽一切办法消去参数,从而转化成不含参数的问题去解决;或者以参数为媒介,构造出一个变元的新的函数。
例如:函数f(x)在x=x0处取得极值,且函数y=f(x)与直线y=b交于A(x1,b),B(x2,b)两点,则AB的中点为M(,b),那么极值点x0与x1,x2存在关系,有时候x0=,如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而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极值点两边增减的速度不一样,往往x0≠。
单变量函数的极值求法注意事项
1、极值点只关心f(x)在U(x0,σ)C I内的局部函数值,不关心是否可导。因此函数f(x)在极值点xo处可能不可导,如f= |x|在x = 0处不可导。
2、极值点是函数图像的某段子区间内上极大值或者极小值点的横坐标。
3、极值点出现在函数的驻点(导数为0的点)或不可导点处(导函数不存在,也可以取得极值,此时驻点不存在)。
4、可导函数f(x)的极值点必定是它的驻点。但是反过来,函数的驻点却不一定是极值点,例如y= x3点(0,0)是它的驻点,却不是它的极值点。
5、f(x)极值点上的导数为零或不存在,且函数的单调性必然变化。
2. 高中各种函数对称的问题具体解法,有那些类型的都说出来!
你拿问题出来啊,这么宽泛很难有针对性帮你
3. 怎么处理对称项这个函数应该怎么构造
如图
4. 极值点偏移都能用构造对称函数解决吗
问题提 函数极值点偏移问题近七各高考卷现六,且都处试卷压轴题位置.类问题主要考查导数及其综合应用,涉及函数与程、转化与
5. 如何应用坐标转移法解决函数对称问题
因为:1.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 x,-y).
2.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 -x,y).
3.点(x,y)关于原点0对称的点为( -x,-y).
所以有:
4.函数y=f(x)关于x轴对称的解析式为y= - f(x)。
5.函数y=f(x)关于y轴对称的解析式为y=f(-x)。
6.函数y=f(x)关于原点0对称的解析式为y= - f(-x)。
6. 构造函数的八种方法
2019-05-04 00:00
7. 求解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函数解析式可以使用待定系数法和换元法等方法来解答。在己知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可用待定系数法。已知复合函数的表达式时,还可以用换元法求f(x)的解析式,换元法与配凑法一样,要注意所换元的定义域的变化。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函数与函数解析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式相类似都是求出函数x与y的函数关系,在一次函数中就是求K值也就是它俩的关系。
函数是指两个变量A与B之间,如果A随着B的每个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A就是B的函数。从对应角度理解,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对一,就是一个B值对应一个A值,反之,一个A值也对应一个B值(当然,此时B也是A的函数)。另一种是一对多,就是多个B值对应一个A值。(此时一个A值对应多个B值,所以B不是A的函数)。
而函数解析式中的函数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分别是列表、图象、解析式(较常用)。因此函数解析式只是函数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已知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可用待定系数法。
例题1、 设 f(x)是一次函数,且 f [ f(x)] = 4x + 3 ,求 f(x)的解析式。
解:设 f(x)= ax + b (a ≠ 0),则
例题1图(1)
例题1图(2)
∴ f(x)= 2x + 1 或 f(x)= -2x - 3
二、 配凑法:
已知复合函数 f [ g(x)] 的表达式,求 f(x)的解析式, f [ g(x)] 的表达式容易配成 g(x)的运算形式时,常用配凑法。
但要注意所求函数 f(x)的定义域不是原复合函数的定义域,而是 g(x)的值域。
例题2、
例题2图(1)
求 f(x)的解析式 。
解:
例题2图(2)
三、换元法:
已知复合函数 f [ g(x)] 的表达式时,还可以用换元法求 f(x)的解析式。
与配凑法一样,要注意所换元的定义域的变化。
求已知函数关于某点或者某条直线的对称函数时,一般用代入法。
若已知的函数关系较为抽象简约,则可以对变量进行置换,设法构造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函数解析式。
当题中所给变量较多,且含有“任意”等条件时,往往可以对具有“任意性”的变量进行赋值,使问题具体化、简单化,从而求得解析式。
8. 构造函数有几种方法
构造函数就是一类特殊的方法。
他不同于其他方法的地方
一、创建对象时构造函数自动运行,而一般方法必须有调用语句调用才能执行
二、构造函数与类名必须相同(含大小写)
三、构造函数不能有返回值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