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智能集菌仪怎么操作
仪器介绍
供试品通过集菌仪的定向蠕动加压作用,实施正压过滤器并在滤器内进行培养,以检验供试品是否含菌。
供试品通过进样管道连续被注入集菌培养器中,利用集菌培养器内形成的下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被截留收集在滤膜上,通过冲洗滤膜除去供试品的抑菌成分。然后把所需培养基通过进样管道直接注入集菌培养器中,放置规定的温度培养,观察是否有长菌现象。
适用于注射无菌制剂、抗生素类及含有抑菌成分的药品、灭菌医疗器具的无菌检查;制备无菌无微粒制剂及食品、化妆品等微生物检测领域。
操作说明:
1.取出培养器先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在无菌室内打开塑料包装袋。
2.将培养器逐个插放在不锈钢座上。
3.将集菌培养器的弹性软管装入智能集菌仪泵头,要求定位准确,软管走势顺畅。
4.打开待检样品的瓶盖插针孔并消毒之,(若检测安瓿样品,先将安瓿颈部消毒,然后打开并将安瓿)样品瓶定位。
5.拔去进样双芯针管之护套,插入样品瓶中,开启集菌仪,实施过滤集菌(应避免双芯针管进
气,滤膜被药液浸湿,影响进气)。
6.完成集菌后,若样品含抑菌物质,按药典
规范要求适当用冲洗液清洗,清洗方法与集菌过程相同。
7.消毒培养基瓶插针孔处。
8.摘下顶部空气滤器开口的胶塞,套在培养器底口上,用软管夹子,依次开闭软管,开启集菌仪,将培养基泵入指定的培养器内。
9.用夹片夹闭与培养器连接部的软管,留下5~6cm软管,剪除其余部分,并将开口端插在空气过滤器开口上。
10.分别按规定进行培养。
11.观察培养情况,若需取样分离培养,可将软管消毒,用无菌注
② 澳洲益生菌lifespace怎么吃
结论:服用益生菌可能有风险,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才有,发生的几率非常低,但仍然值得我们大家的注意。
简单概括就是两类人服用益生菌可能出现感染风险:
1、免疫力严重低下,有免疫缺陷的人
2、肠道屏障出现问题的人
免疫缺陷病人, 早产婴儿, 患有短肠综合征的人, 有中心静脉导管的人, 年龄大的病人、先天性心脏病、有心瓣膜疾病的人,肠道手术在恢复期的病人、恶性肿瘤的病人 、肝硬化腹水的病人,请谨慎服用益生菌制剂产品,建议不服用。
4.不必过于担心,大部分人可食用
其实对于益生菌的副作用,大家真的不必惊慌,因为根据目前的资料来看,关于益生菌的感染能力总结起来又这么几点:
1、目前公布的临床感染案例牵涉到乳酸菌的病例都是来自于患病状态的人群,特别是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
2、在健康人群或者孕妇中还没有观察到与乳酸菌相关的感染病例。
3、与正常人群相比,还没有在那些长期接触高剂量乳酸菌的人群中观察到更多的乳酸菌相关的感染情况。
4、目前还没有发现正常情况下食用发酵食品、益生菌或含益生菌的药物导致的感染病例。
5、益生菌的感染能力和菌株有关,不是所有的菌株都具有强感染力
所以,不是前面说的两类特殊人群,大部分益生菌产品(有少部分下次详解)是可以安全放心大胆的使用的,不要被文章吓着了,这些都是极其特殊的情况。
③ 菌落PCR的操作步骤及仪器有哪些
1.取15-20ul Tris-HCl 放到编好号的0.5ml 的ep管中
2.用灭菌牙签,或枪头,沾取少量菌体(多了效果不好)
3.并将枪头或牙签在刚取出来的Tris-HCl中涮一下,可以看到溶液略微变浑浊
4.盖上管盖,100C煮沸5-10min
5.离心,取1-2ul上清配制PCR反应体系。如果菌体较多,则取0.5ul就够了
6.设置PCR仪程序,进行反应
7.结果电泳检测即可
④ 益生菌类的产品微生物怎么检测
这些都有国标的,例如,GB4789.35-2010 GB4789.35 2010 《食品微生物检验 乳酸菌检验》
⑤ 细菌微生物检测仪如何使用
细菌微生物检测仪如何使用?细菌微生物检测仪【YT-ATP】为全新升级产品,大屏幕触摸显示屏,代替传统按键。操作采用生物化学反应方法检测ATP含量,ATP荧光检测仪基于萤火虫发光原理,利用“荧光素酶—荧光素体系”快速检测三磷酸腺苷(ATP)。
细菌微生物检测仪【YT-ATP】广泛应用于:细菌微生物检测、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市场执法、表面洁净度检测、医疗防疫、水质水政、生产线卫生、工业水处理、环保检测、海关出入境检疫及其他执法部门等多种行业。
ATP拭子含有可以裂解细胞膜的试剂,能将细胞内ATP释放出来,与试剂中含有的特异性酶发生反应,产生光,再用荧光照度计检测发光值,微生物的数量与发光值成正比,由于所有生物活细胞中含有恒量的ATP,所以ATP含量可以清晰地表明样品中微生物与其他生物残余的多少,用于判断卫生状况。
⑥ 微生物菌体浓度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菌体浓度的测定方法:
活菌计数法
此法能准确地判断菌液浓度,但有明显的滞后性,无法在第一时间内2确定其实际浓度,待结果出来后,再开始检测,菌的活性将有所下降,给实验室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比浊法
此法能快速地判断菌液浓度,但为粗略的估计值,受限于各人肉眼的观察,误差较大,准确性不高。
微生物菌体浓度的测定(纤维制品的抗菌性试验方法为例)
一、菌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ATCC8099)
二、试剂与仪器
蛋白胨
牛肉膏
氯化钠
Cary10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三、培养基
营养细菌培养基NB。
蛋白胨5g,牛肉膏粉3g,蒸馏水1000mL,pH6.8±0.2。
营养琼脂培养基NA。
蛋白胨5g,牛肉膏粉3g,琼脂粉15g,蒸馏水1000mL,pH6.8±0.2。
1、对数生长期菌液的制备
取在规定保存代数之内的供试菌种,在火焰旁,挑取一铂金环,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划线,于37℃±1℃培养24h后,在平板上挑取饱满的单菌落,置于20mL营养细菌培养基中,振荡(110r/min,振幅3cm)培养24h。
2、稳定期菌液的制备
取培养好的对数生长期菌液0.4mL,于20mL营养细菌培养基中,再振荡培养4h,即为稳定期菌液。
四、吸光度(ABS值)的测定
取培养好的稳定期菌液,按不同的设定稀释倍数(5、10、20、40倍),依次进行稀释,(稀释液为1/20NB),在660nm标准波长下,测得一组不同菌液浓度的吸光度。(用空白1/20NB进行测试前调零)。
五、活菌计数
在无菌室内火焰旁进行操作。分别依次测定四个不同稀释倍数的菌落数。每个稀释倍数依次制定几个浓度梯度,用灭菌吸管各吸取1mL注入平皿。注入约15mL,45~50℃的营养琼脂培养基,随即转动平皿,使样品与培养基充分混合均匀,待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平皿,置37℃±1℃培养箱内培养24h后,进行菌落计数。用肉眼观察,点出菌落数,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数后,
求出同一稀释度各平皿生长的平均菌落数。
六、标准曲线的制作
运用生物统计ORG数据分析软件,以吸光度ABS值为横坐标,稳定期的菌液浓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⑦ 余氯检测仪使用方法
疫情当前,全国各地团结一心,共同支援湖北,打好疫情防控的攻坚战。国家和地方同时对污水排放标准也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特别是病人集中的医院污水排放,尤其对水中的余氯监测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全国各大医院在污水监测上安装使用余氯在线分析仪,而且市场缺口还比较大.
我们目前提供三款仪表,包括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 DPD法在线余氯/总氯分析仪PACON2500,还有行业通用的电化学法innoCon6800CL抗干扰,带PH补偿的分析仪,以及测试简单方便,操作灵活的便携式余氯/总氯分析仪JP-10.
余氯测试剂这个工具比较简单,想必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这个是用来测试水里面的余氯用的,余氯又叫做漂白粉,是目前国内自来水厂用来给水源杀菌净化使用的。
自来水厂的水源多来自于河水或者水库,原水里面含有很多微生物、细菌杂质,如果要把水库里面的水输送到城市做生活用水,就需要给水消毒杀菌做预处理。
⑧ 如何检验酸奶中的乳酸菌要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及原理
太麻烦的,要有条件,把样品稀释后,例如估计含乳酸菌的量,稀释到每毫升大约30-300个左右,再用特殊的平板培养基,添加了1%碳酸钙的平板培养基,采用倾注法与呈液体状态的40度含碳酸钙的琼脂营养培养基混合,倒制于90毫米在小平皿中,培养后,长出菌落,同时,菌落周围有透明圈的,就是乳酸菌,还可以计数,再剩稀释倍数,还可得含量。
⑨ 菌落PCR的操作步骤及仪器有哪些
1.取15-20ul
Tris-HCl
放到编好号的0.5ml
的ep管中
2.用灭菌牙签,或枪头,沾取少量菌体(多了效果不好)
3.并将枪头或牙签在刚取出来的Tris-HCl中涮一下,可以看到溶液略微变浑浊
4.盖上管盖,100C煮沸5-10min
5.离心,取1-2ul上清配制PCR反应体系。如果菌体较多,则取0.5ul就够了
6.设置PCR仪程序,进行反应
7.结果电泳检测即可
⑩ 如何测量益生菌的存活数
可以采用常用的倍比稀释法,用对应培养基,培养里面计数;快速的就可以用血球计数板,常规革兰氏染色看见的是活菌和死菌总数,不染色也可,分菌,然后再染死菌,减掉就是活菌数。
1、倍比稀释培养法:先稀释,再培养,在数数。
2、血球计数板:稀释菌液,染色或不染色,点样,数数,计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