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男女生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人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kg): ①身高>165cm:身高(cm)-100 身高的行源笥?.9,女性大于0.85的腹型肥胖者,其危害与体重指数高者一样大。
❷ 判断营养状况的指标是
评定方法
1.体重
体重变化可直接反映营养状态,但应排除脱水或水肿等影响因素。标准体重与性别、身高及体型有关,可用以下公式推算。
(1)计算方法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100)×0.9;男性身高165cm者,标准体重(kg)=(身高—100)×0.9。
(2)意义 根据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比值评定营养状态。轻度营养不良比值在80%~90%之间,中度营养不良比值在70%~80%之间,重度营养不良比值低于70%。
2.肱三头肌皮肤褶皱厚度(TSF)
(1)测量方法 患者站立,右臂自然下垂,患者也可卧床,右前臂横置于胸部,应采用同一位置多次测量。取肩峰尺骨与鹰嘴间的中点,检测者用拇指和示指捏起皮肤和皮下组织,使皮肤皱褶方向与上臂长轴平行,卡尺固定接触皮肤3秒后再读数,取3次平均值。
(2)意义 正常参考值:女性14.9~18.1mm,男性11.3~13.7mm。低于60%为重度营养不良,60~80%为中度,80~90%轻度。
3.上臂肌围(AMC)
(1)方法 按上述姿势测量上臂中点的周长,AMC=上臂中点周径(cm)—0.314×TSF(mm)
(2)意义 反映机体肌肉储存情况的指标。
4.握力测定
(1)方法 用握力计测定握力大小。
(2)意义 反映肌肉功能的指标,正常男性握力≥35kg,女性握力≥23kg。
5.内脏白蛋白测定
(1)方法:包括血清白蛋白(AIB)、转铁蛋白(TFN)浓度测定。
(2)意义:营养不良时该测定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清蛋白的半寿期较长,转铁蛋白及前清蛋白的半寿期均较短,后者常能反映短期内的营养状态变化。。
6.淋巴细胞计数
(1)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2)意义 正常值为(2.5~3.0)×109/L,(1.5~1.8)×109/L为轻度营养不良,(1.5~0.9)×109/L为中度营养不良,<0.9×109/L为重度营养不良。
7.氮平衡测定
(1)计算公式 氮平衡=氮摄入量[静脉输入氮量或口服蛋白质(g)/6.25]—氮排出量(尿中尿素氮+4g)。
(2)意义 正、负值分别代表正氮平衡和负氮平衡,可用于指导营养支持治疗。氮平衡>0机体处于合成代谢状态,氮平衡<0机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
8.肌酐/身高指数
(1)计算方法 肌酐/身高指数=24h实际排出的尿肌酐量(mmol)/标准的24h尿肌酐排出量
(mmol)×100
(2)意义 可判定体内肌肉量。
❸ 身高与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是什么
一、世界卫生组织(WHO)计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
女性:(身高cm-70)×60%=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二、不同年龄算法
标准体重法
标准体重(千克) = 年龄 x 8 + 8 (7 - 16 岁)
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20% - 30 %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30% - 50 %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50% 以上
BMI 法
体重指数 BMI = 体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即 kg/m2)
年龄 BMI 值
年龄 正常 超重 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
低于 6岁 15-18 18-6-11 岁 16-19 19-21 21-23 23-27 27-
三、简单计算方法
1、计算方法一
体质指数=体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算式写法: BMI = 体重 / (身高)^2
正常体重 : 体重指数 = 18.5 - 25 (中国体质标准:正常范围 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超重 : 体重指数 = 25 - 30
轻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0
中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5
重度肥胖 :体重指数 > 40
2、计算方法二
标准体重=身高(m)×身高(m)×标准系数(女性20,男性22)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20%为体重偏重或偏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3、计算方法三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例如,一个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标准体重应该是:
170(厘米)-105=65(千克)。
凡是超过标准体重10%者为偏重,超过20%以上者为肥胖;
低于标准体重10%者为偏瘦,低于20%以上者为消瘦。
注意:上述计算方法只适用于成年人。 对儿童,老年人,或者身高过于矮小的人士并不适用。
4、布洛卡公式
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身高在165厘米以上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
5、适合亚洲人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学桂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注意:这一公式的计算结果适合于亚洲人的具体情况。
6、针对中国南北地区的公式
北方人理想体重(kg)=[身高(cm)-150]×0.6+50;
南方人理想体重(kg)=[身高(cm)-150]×0.6+48。
(3)体重变化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标准体重是反映和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过胖和过瘦都不利于健康,也不会给人以健美感。不同体型的大量统计材料表明,反映正常体重较理想和简单的指标,可用身高体重的关系来表示。
BMI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❹ 怎样计算体重指数公式
计算体重指数公式:体重(kg)/身高(m)的平方[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比如,身高165厘米,体重50公斤的人,体重指数是50/(1.65*1.65)=18.37。
当BMI指数为18.5~23.9时,身体的体重状况属正常。随着科技进步,现时BMI值只是一个参考值。要真正量度病人是否肥胖,还需要利用微电力量度病人的阻抗,以推断病者的脂肪厚度。因此,BMI的角色也慢慢改变,从医学上的用途,变为一般大众的纤体指标。
超重计算公式:超重%=(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根据统计,约百分之四十二的人觉得自己过胖,需要减肥。
注:数据来源于良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