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测试心率
日常生活中心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测得:
1、触摸脉搏。需要有分针指针的手表或计时器配合。记数一分钟的脉搏,脉搏的次数就是心率。也可以测2分钟,3分钟或5分钟,计算平均值即可获得心率,这样还可以减少误差。
2、家用电子血压计。目前很多家用电子血压计都有记录、显示心率的功能。
3、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不仅可以显示心率,而且可以帮助明确心脏的节律是否正常。
4、和测脉搏的方法相似,用听诊器或直接用耳朵贴靠在心脏部位听心音按分钟记数。
⑵ 如何测心率
推荐三种测量方法吧!
一是用手指测心率,就是把手指放在颈动脉或者手腕处——大拇指延长线到手腕处,找到搏动最强烈的地方,用手指按压,计时一分钟,数心跳;
二是听诊器测心率,把听诊器放在胸部找到心跳声音最明显的位置,计时一分钟,数心跳;
最后一种是血压计测心率,这种方法咱们就不用计时数心跳了,像家用智能血压计,不仅能测血压,还能直接显示出心率,快捷准确又方便~
⑶ 如何测量心率
心率的测量有好几种方法,对于正常人来说,可以用数脉搏的方法测量心率,就是按着手腕处的动脉,看着表数脉搏,要数够1min,这个时候数出来的数值就是心率。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电子血压计,一方面可以测量血压,同时也可以显示出心率是多少。
数脉搏或电子血压计上显示的心率并不能完全代替实际的心率,比如有房颤或早搏等情况,心率测出来就会有误差。要准确测量心率还是应该找专业的医生听心脏,或者做心电图等明确心率是多少,要观察心率的整体状况,可以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来完成。
(3)听诊器测量心率的正确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脉搏测量部位:凡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均可测量脉搏。最常选用桡动脉(手腕处拇指侧),其次为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等。
2、脉搏测量(以桡动脉为例):被测者取舒适卧位,检查者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于被测者手腕内侧桡动脉处,手指压力以清楚触到脉搏为宜。一般正常脉搏测半分钟,再乘2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异常脉搏至少要测一分钟。如脉搏细弱触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率计数。
3、脉搏正常值: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每分钟60~100次,老年人每分钟55~60次;儿童每分钟约90次;新生儿可达每分钟140次,脉搏跳动应均匀规则有力。
⑷ 怎样测量自己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医生一般用听诊器测病人心跳,大概测5、6秒钟,然后按比例乘以10 或12 ,得到一分钟心跳次数。
⑸ 如何使用听诊器计算心率
如果心脏正常无病变,可用如下方法:听头置于左乳下听诊,可听到咚咚两声心音,用任一心音为基准,听诊两次相同心音为一次心跳,以此连续听15s,听到的心跳数乘4倍,非常准确
⑹ 心率和脉搏怎么测
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听诊器直接在心前区听诊测心率,在腕部桡动脉处搭卖测脉搏。当然,心电图也能测心率,搭颈动脉也能测脉搏。
⑺ 怎样用听诊器测心率
您好,根据您描述的用听诊器测心率的情况,您可以把听诊器的器件放于胸部的第五肋间,<br><br>离前正中线2-3厘米处心尖波动点进行测试就可以,或者用手放在桡动脉进行计数。
听肺部的话,教科书上给出20几个听诊部位,但是一般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只是选择性的听诊几个比较重要的部位。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乳头上方1-2cm,从外向内,听诊2-3个地方;注意左右肺都要听,并且比较呼吸音是否有不同
2、乳头下方1-2cm,从外向内,听诊2-3个地方;注意左右肺都要听,并且比较呼吸音是否有不同
3、肋弓(肋骨最下面形成的弧线)上方,这里是肺底部,让患者深呼吸,仔细听,有肺炎或者心衰的患者,这里常常能听到“罗音”,就是呼吸时像水泡一样的声音。
4、另外,在气管喉部、锁骨上面、两侧锁骨之间,也可以听一听。背部的话,也在肋弓处选择几处听一听。
肺部听诊,正常可以听到吹风样的声音,是空气进出气道时产生的。如果患者有哮喘,可以听到高调的、响亮的尖锐哮鸣音;有肺部感染时,可以听到罗音。
另外,如果你在左边听到了“隆-达
隆-达”样的声音,是心脏的声音,不要惊慌。
关于心脏听诊,很复杂,就不多说了。
p.s.
上面介绍的只是非专业的描述,因为专业的体表定位你会比较难掌握,所以,这只是大概的位置,但是,基本不太影响听诊的。仅供非专业人士业余使用,请专业人士参阅相关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