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毛筆的運筆方法如何調至中鋒視頻

毛筆的運筆方法如何調至中鋒視頻

發布時間:2022-11-27 14:43:18

⑴ 書法創作中,中鋒的運筆有何秘訣

這里介紹兩個要點。一,行筆過程中,執筆要與紙張呈垂直角度,只有垂直才能中鋒行筆。
二,筆畫在起筆時要有頓筆的小動作。
需要說明的是,執筆不可能時時刻刻與紙張保持90度的垂直關系,但這里要求盡量做到垂直。所以執筆方法很重要。
另,起筆的時的頓筆小動作也非常重要,它的作用是將起筆時的側鋒調成中鋒。功力深厚的書家,常常看不出有頓筆的痕跡,但初學者要學會頓筆的筆法,這對中鋒行筆非常重要。

⑵ 在 毛筆字 中 如何中鋒執筆

毛筆字如何中鋒執筆 :毛筆字的中鋒是指在書寫毛筆字時的一種用筆方法。所謂的中鋒就是毛筆垂直於紙面。必須要在垂直的情況下才叫中鋒,否則都不是。中鋒執筆是大拇指和食指捏緊,中指向懷里勾(向里壓)無名指向外頂。在毛筆垂直的情況下這樣執筆就可以了。祝你成功!

⑶ 書法的調鋒具體該怎麼調

大家好,我是一名書法教育工作者,從業十年,現在教授26個教學班,三百餘名學生在學。現在我來談談毛筆書法中怎樣調峰的問題。

在毛筆書法中,說筆法的時候毛筆有「一分筆,二分筆、三分筆」的說法,一般寫字用筆峰不要超過整個筆頭的一半,我個人認為筆頭的三分之一最好用,也就是說在書寫時調峰的范圍在筆頭的三分之一內熟練微妙轉換很重要,是寫好字的必經之路,也是學書的必修課。

以上是個人教學經驗總結,有不足之處請各位同仁指正。

⑷ 怎樣練好書法中鋒視頻

你把毛筆與紙垂直,然後沿某個方向畫一條直線,這條直線就是中鋒。

你把毛筆向右傾斜一定角度,然後向下畫(不用太長),這叫側鋒。

對比兩者,你就會發現中鋒的線條更有力度。中鋒運筆是毛筆書寫時的主要運行方式。毛筆在紙上運行時,筆腹處於運行的前方,筆鋒緊隨其後,筆鋒始終重復在筆腹所形成的墨跡之上,為中鋒運筆。中鋒運筆時,筆鋒到筆腹的方向與毛筆的運行方向一致。

用中鋒運筆寫出來的筆畫由於書寫力度、速度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質感。大致分為兩類:一類筆畫邊線光潔平整,如刀切的一樣,古稱「古釵腳」;另一類筆畫邊緣毛澀不平,如萬年相藤,古稱「屋漏痕」,或稱 「金石氣」。前者書寫速度略快,用力平均,顯示出剛健挺拔、富有朝氣的美。後者書寫速度略慢,比較用力,手指略有震顫,顯示出遒勁涵蘊而又老成的美。初學者應該先練習前一種干凈利索的線條,待熟練了再追求「屋漏痕」。實際上「屋漏痕」是功到自然而成的,決不是做作而成的,刻意用顫抖或扭動去達成是不行的。

古人常用「力透紙背」、「入木三分」來形容筆畫線條。所謂「力透紙背」,是指書寫時筆力雄厚,墨能透過紙背。老師檢驗學生毛筆字寫得是否認真,往往將元書紙反過來看筆畫中間的墨色是否吃透了,如果筆畫的兩頭與中間一樣黑,說明這個學生寫字認真,不馬虎。如果發現筆畫的頭尾是黑的,而中段部分不黑,說明這個學生寫字草率,一帶而過。「入木三分」,典出自王羲之。他寫的祭祀祝版(木板),因要重寫新的祝詞,叫木匠將字削掉,結果削去三分才不見墨跡。說明王羲之筆力渾厚,墨能進入到木板三分那麼深。「力透紙背」和「入木三分」,都是講中鋒運筆的力量和墨色實而不虛浮。

⑸ 在毛筆字中 如何隨時調整為中鋒用筆

筆鋒調節,這是書法訓練的一個基本功。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一是提,在提筆的過程糾正筆鋒,顏真卿的楷書就是這種寫法。二是轉,在書寫的過程中輕輕轉動筆桿,使其由側鋒變成中鋒,這個要難一點。據說劉墉就是用這種方法,有時甚至把筆都轉掉了,呵呵。當然,這種調鋒技巧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去體會、練習,要做到熟能生巧。

⑹ 怎麼樣才能筆走中鋒

元代書家趙孟頫在《定武蘭亭跋》中雲:「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用筆乃書法之本,這個亘古不變的根本,便是中鋒行筆,然吾學書年余,終不得其解,經征詢他人及查閱資料,恍有頓悟,於是作一簡論,以慰同道。

一、中鋒用筆前提
1、正確執筆:
唐太宗論執筆法:「腕豎則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要求執筆要正,所謂「正」是說:動筆前筆桿於三維空間內與四方垂直,利於運動時筆鋒向各方出發。運筆後為保證「萬毫齊力」的用墨效果,筆桿反向傾斜於走筆的方向,但筆桿和筆鋒指向構成的縱向平面仍垂直紙面。即筆桿在縱向垂直於紙面的平面內方向傾斜,越出此面為病。

2、立鋒走筆:
立鋒走筆是讓「筆鋒時刻站立著行走」。就是利用快速、短促、有力的提、按、使、轉等筆法,以及筆鋒的自然屬性:彈性,達到每一次轉換筆勢和走向時,都把筆鋒調整到沒有任何方向,保持筆鋒的相對中正,為下一步的中鋒運筆創造條件。

3、恰當用筆
根據不同書體確定用筆的程度和分寸,即書寫時使用幾分豪。將毛筆「筆鋒至筆肚」間距離平均劃分為三等份,一等份為一分豪,二等份為二分毫,三等份為三分毫。通常:瘦金體用一分豪,歐、柳用二分毫,顏體用三分毫。做到書寫時下筆與用力的恰當。

二、中鋒用筆方法
清末書家楊守敬在論及中鋒用筆時,提出「八面出鋒」,是謂中鋒的妙語,道破了神秘筆法的玄機。中鋒用筆的方法便是「鋒出八面」:根據不同筆畫的不同走向,使用不同毛筆的鋒面。
如何能做到鋒出八面?此乃「中鋒用筆」的關鍵。

1、鋒面劃分
將筆鋒的平面走向,粗略分為八個方向,即八面。書寫時採用的不同的面,而非單一採用某一、兩面。

2、中鋒用筆
書法任何筆畫皆從「點起」或叫「點出」,從側鋒落下形成的「點」轉化為行筆的中鋒是講述的重點。

方法一:捻管轉鋒(紙張平面范疇內運筆)。
調峰時保持筆尖位置不變,通過手指轉動筆桿調整筆鋒走向。「橫、提」逆時針轉動筆桿,「豎、撇」順時針轉動筆桿,促使筆肚與行筆走向同。「捺」畫不用轉動。此過程走筆使用的鋒面,與起筆點畫使用的鋒面相同。此法優點是:轉換方便,容易掌握。缺點是:由於不停轉動筆桿,影響筆力和速速,筆法也顯單一。
以長橫畫為例。起筆用A面向右下做頓,用C面切出斜邊做點,保持筆尖位置不變,然後逆時針捻動筆桿,使A面轉向右邊,用A面中鋒行筆。
其它筆畫書寫方法理同(略)。
簡單的說,就是切筆後側鋒帶筆,然後轉動筆桿走向想去的方向。簡稱:點,帶,轉。

方法二:提筆折鋒(紙張空間范疇內運筆)。
落筆成點後將筆鋒原地略提,保持筆尖位置不變,然後迅速「頓筆折鋒」向走筆的方向。「橫」折向正右,「豎」折向正下,「撇」折向左下,「捺」折向右下。從而達到採用不同的鋒面中鋒走筆。此法優點是:用筆有力,轉換迅速。缺點是:提筆的程度難以把握,容易出現類似橫畫筆頭出尖或落肚的現象。
以長橫畫為例。起筆用A面向右下做頓,用C面切出斜邊做點,保持筆尖位置不變,然後於點畫原處(不離開點畫)略提筆,再迅速頓筆折筆向右(H面),用H面,向右中鋒行筆。
其它筆畫書寫方法理同(略)。
簡單的說,就是提筆後使筆鋒沒有任何方向,然後再頓筆折向想去的方向。

方法三:腕轉調鋒(紙張平面范疇內運筆)。
利用腕部的靈活轉動,保持筆尖位置不變,不用提筆原地將筆鋒向外(筆桿倒向懷部)或者向內(筆桿倒向反之)推送,讓筆肚回到筆畫中間,筆鋒自然變化成中鋒走向。「橫、提」筆鋒向外(或上)推送,「豎、撇、捺」筆鋒向內(或下)推送,從而達到採用不同的鋒面中鋒走筆。此法優點是:行筆干凈有力,轉換迅速。缺點是:行筆開始部分容易形成側鋒用筆。
以橫畫為例。起筆用A面向右下做頓,用C面切出斜邊做點,保持筆尖位置不變,然後自點畫原處向外(右上)推送筆鋒,讓筆肚回到筆畫中間,促使筆鋒自然向右(H面),用H面,向右中鋒行筆。
其它筆畫書寫方法理同(略)。
簡單的說,就是保持鋒尖位置不變,略提後按著筆圍著鋒尖畫圓,利用手腕運動轉向想去的方向。
本人向書家推薦後兩種中鋒用筆方法。

方法四:衄挫調峰法(紙張平面范疇內運筆)。
衄有筆鋒上下、左右來回揉動、轉動的意思,挫有筆鋒突然逆勢而行或筆鋒向上或向左輕輕一擠為行筆快速轉向做准備。即運筆的過程中,橫畫用指關節靈活地使筆鋒不斷上下微微提按揉動,豎畫讓腕左右來回微微提按扭動或提按轉趯。

方法五:翻筆調鋒法(紙張平面范疇內運筆)。
即讓筆鋒從一面直接翻向走筆的相反的另一面。

三、筆法書理總論
啰嗦說了這么多,實際上本人也不會,所以眾位客官只能是理解理論多加練習。總之,筆法的「王道」是中鋒用筆,側鋒輔之,用筆的方法是鋒出八面,調鋒的手段是學習的關鍵(內行稱功夫)。
外行說道,誤人子弟,勿怪為盼。

中鋒行筆有兩大困難要克服。
一、克服行筆側偃。
筆鋒受壓太重的時候行筆,筆肚接觸紙面且被筆桿拖著走,是很難使點畫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因此,中鋒行筆要避免側偃。書學兩大派別,都對此有共識。
但是,是否必須讓筆尖聚攏於筆畫中央來行筆,兩派的要求不一樣。帖學,董其昌:「發筆處便要提的起筆,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之語。」意思是盡量提起筆,讓筆尖在筆畫中央行走。碑學,包世臣:「蓋筆向左迤後稍偃,是筆尖著紙即逆,而毫不得不平鋪紙上亦。」很明顯和帖學不一樣。——兩派行筆有所不同,書寫的效果也不一樣,帖學的中鋒行筆效果多為「清挺遒勁」,碑學的中鋒行筆效果多為「蒼茫渾厚」。——但是,兩派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不讓筆鋒側偃又能力透紙背。

二、克服使轉時的偏側。
什麼在轉折的時候會出現偏側,寫幾個字就知道了,不知道的也懶的說了,又不是視頻解說......
怎麼克服這個困難?主要的辦法有四:
1、分筆法。
也就是一筆分成兩筆寫的意思。比如橫折豎,寫完橫,斷筆,再寫豎。六朝碑版楷書大多如此,唐楷偶為之。於右任許多字的轉折之筆都是分筆寫的,有時候連勾都是。

2、提按法。
此法用一句話解釋:就是分筆法的快寫,只是分的不明顯。這個方法需要彈性稍好的筆,寫起來很輕快。寫行楷、行書(特別是唐以前的行書)中用的最多。王羲之的字就是這個方法。
3、頓挫法。
頓,很好理解。挫的意思,古人是這樣說滴:「挫者,頓後以筆略提,使筆鋒轉動,離於頓處......」離於頓處的意思不是斷筆,後面的「......」是我省略了一大堆文字,其意思無非是你想怎麼著就怎麼著——轉也好,直也罷,啄也行!比如柳公權的字以及米字都是這個方法,唐楷以後也基本都用此法。

⑺ 書法怎樣調鋒

1、要注意筆鋒的不同變化,靈活把握筆鋒的提按使轉;

2、要仔細體會筆鋒在行進中所產生的力量感,以表現線條質量為目的進行筆鋒調整;

3、要表現遲澀、徐疾、燥潤等不同的感覺,就要求對筆鋒的使轉進行不同的把握與調整。

書寫過程中用中鋒、側鋒、露鋒折轉自如,按筆提筆不倒鋒,不散鋒等,都是通過筆鋒才能完成的。

所以,筆鋒在書寫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變化,如果不及時調鋒,便會出現偏鋒、絞鋒、散鋒等現象,這樣既影響線條的質量又給運筆帶來很多困難。所以,在行筆的過程中要時刻進行筆鋒的調整,使之達到中鋒用筆。

(7)毛筆的運筆方法如何調至中鋒視頻擴展閱讀:

書寫中常見的幾類書體:

1、篆書;

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

2、隸書;

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3、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

4、行書;

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5、草書;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⑻ 什麼是中鋒,什麼是側鋒,側鋒轉為中鋒的用筆方法

中鋒就是用筆是中間用力,側鋒就是側邊用力,轉的話就類似於:從右往左,或者從左往右。

⑼ 毛筆調峰方法 毛筆調峰方法介紹

1、首先要知道如何調峰,先要理解何為「峰」,這里的峰指的是我們的毛筆筆尖,調峰也就是調整毛筆尖。我們在書寫過程中經常會發現要運筆時,筆尖卻歪到了一邊,此時時需要有一些提筆捻管的動作,將筆尖調整回來,這就是所謂的調峰。

2、通過提筆,也就是再筆鋒著紙時,將毛筆的筆肚向上微抬,讓筆尖大體直立於紙面,可以讓散開的筆毫重新聚攏,從而可以順利地調峰。首先時起筆階段,根據「橫畫之下,直畫橫下」的鐵則,落筆的時候,我們就要有提筆的意識,否則筆鋒會成偏鋒,為便於中期運筆轉向,在起筆時,我們就要提筆,這也是一種調峰。

3、中期行筆階段,遇到轉折處,例如橫勾、戈勾關節處,調峰轉向時提筆而起,如果不提筆,那麼轉折處則會顯得臃腫肥大,很不美觀,也會失掉很多氣勢。所以調峰時提筆很重要。

4、收尾階段,收筆依舊需要調峰提筆,只需要提筆微帶測勢運行即可。不僅是為了讓收筆處的形態飽滿、剛勁,更是為方便寫下一筆時,好向其他任何方向行進。

5、調峰,控制毛筆下按的程度也是很重要的,一般要在筆頭的一半以內。我們都知道毛筆分為一分筆、二分筆、三分筆,一般選用近前端的筆鋒,筆鋒變形程度較小,比較容易恢復,所以我們經常可見用大筆寫小字的情況。

6、毛筆往前行進過程中,免不了發生形變,彈性減弱,這時需要做一個回頂的動作立起筆鋒,如折角處的挫鋒,挑勾處的蹲鋒,均能使變形的毛筆在一定程度復原聚攏,字體看起來也更加氣勢如虹。

閱讀全文

與毛筆的運筆方法如何調至中鋒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60全景使用方法 瀏覽:69
淺談地理教學方法改進與轉變 瀏覽:495
蟲草花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125
前列腺b超測量方法 瀏覽:473
胸肌拉練方法視頻 瀏覽:536
家用增壓泵止回閥的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670
滅菌燈使用方法 瀏覽:769
管理溝通的常用方法 瀏覽:134
肚子很脹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 瀏覽:749
平谷區商業供暖方法有哪些 瀏覽:861
水溝拐彎兒切割方法視頻 瀏覽:361
直流電壓的測量方法 瀏覽:477
小米5s藍牙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10
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療方法 瀏覽:353
如何遠離失眠的方法 瀏覽:134
黑頭棒使用方法 瀏覽:736
拼多多日發5000單的方法技巧 瀏覽:182
都保吸入劑使用方法 瀏覽:836
苦蕎麥喂牛的正確方法 瀏覽:829
足踝鍛煉方法圖片 瀏覽: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