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腦卒中的針灸及推拿方法如何應用

腦卒中的針灸及推拿方法如何應用

發布時間:2024-05-01 15:42:08

① 中風後遺症針灸治療方法

中風後遺症針灸治療的方法 1、主穴

肩髎、曲池、八邪、手三里、外關、合谷、血海、足三里、陰陵泉、豐隆、三陰交、太沖。

2、配穴

①口眼歪斜

地倉、峽車、下關、攢竹、絲竹空、承泣、太陽。

②吞咽困難

頸咽六針。

③尿頻、尿急

氣海、關元、天樞、中極。

針灸治療中風偏癱還應根據患者病情、時機,在 中醫 師的辯證指導下進行,切勿盲目施針,以防造成病情加重。

除用常法取穴外,還採用針刺某些特效穴確能提高療效,如下肢癱軟針隱白、肩關節不能活動者針對側“中平負”,腿不能提起者刺“提腿負”、頸部無力者針“筋縮”等。

在針刺手法上,要求每針都能出現酸痛脹或定向走竄的感覺,對有些 穴位 ,如軟癱針隱血時應讓患肢出現抽動抬腿動作則療效會明顯迅速。

若配合靈龜八法按時取穴法往往會出現奇效。由於採用了不同於傳統取穴的特效穴法和特殊的針刺手法,使殘肢功能的恢復上了新台階,甚至使原來都認為不可能站起來的癱瘓患者上下樓梯、出入家門。
如何預防 腦中風
1.控制 血壓

知道你的血壓,如果有高血壓,務必與醫生商量,使其得到控制。高血壓是中風的頭號原因。至少半年或每年測量一次血壓,如果你有高血壓,更要經常量。如果你的血壓的上值(收縮壓)經常高於140毫米汞柱或下值(舒張壓)經常高於90毫米汞柱,應咨詢醫生,如果醫生確認你有高血壓,會建議你有規律地運動鍛煉、 用葯 物控制以及提出飲食上的 注意事項 。

2.治療房顫

檢查你是否患有心房顫動(房顫),如果有應及早治療。房顫可使 血液 聚集在心臟腔室中,因而易形成血栓,引發心源性腦栓塞。醫生可通過把脈、心臟聽診、 心電圖 檢查確定。如你有房顫,醫生會開一些葯給你,以減少患中風的危險,你應堅持服用,不能因自覺無不適,就自行停葯。有不少人因停葯發生中風,而抱恨終生。

3.戒煙

吸煙使中風的危險增加一倍。如果你馬上戒煙,中風的危險性即開始下降。五年後你得中風的危險性會與那些不吸煙的人一樣。

4.限酒

如果你喝酒,要適可而止。大量飲酒肯定有害無益。酒也是葯,它可以與服用的其它葯物相互作用。

5.控制膽固醇

驗血了解自己的膽固醇水平。高膽固醇可通過增加患 心臟病 ,間接地升高患中風的危險性。降低高膽固醇可以減少患缺血性中風的危險。輕度膽固醇升高可通過減少飲食脂肪和運動就能控制,中、高度升高則需加用葯物治療。膽固醇水平正常或偏低的人,不要低脂飲食和服降脂葯。低脂和 營養 不良者,要增加飲食中蛋白、脂肪和維生素,可減少腦出血的危險。

6.控制 血糖

驗血了解血糖水平。 糖尿病 可使你有更高的中風危險。多數糖尿病可以通過認真注意飲食得到控制。

7.運動

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輕快的散步、慢跑、騎車、 游泳 或其它活動,每日至少30分鍾,可以在多方面改善你的 健康 ,同時減少你患中風的危險性。

8.限鹽

有高血壓者要低鹽(鈉)飲食,少吃油膩。減少飲食中的鈉,可以降低你的血壓,更重要的是,降低你患中風的危險性。

1. 中風後遺症的治療方法及護理

2. 輕微中風的治療方法

3. 中醫養生與慢病防治

4. 高血壓中風治療方法

5. 中醫院實習心得體會3篇

② 調神通絡針刺法治療中風

卒中在中醫屬中風病范疇,臨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舌謇不語或失語、口舌歪斜為主要症狀,起病急,變化快,是較為危重的疾病。
調神通絡針刺法頭針體針相結合
近年來,帶領針灸科各級醫師,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結合歷代針灸治療中風病的經驗及文獻,總結出頭針、體針相結合的針刺方法——調神通絡針刺法,治療中風病效果滿意。
我院針灸科用調神通絡針刺法治療中風病及各種兼症、後遺症,均取得較好療效,較單純用中西葯物或傳統針刺方法,療效有了很大的提高。「調神通絡針刺法」治療中風病是獲得天津市衛生局與天津市教委多項課題支持的具有中醫葯特色的一種療法,經過十餘年臨床實踐,其治療缺血性中風顯效率達85%,並被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課題「缺血性中風早期康復和避免復發中醫方案研究」列為主要治療方法加以研究、應用和推廣。
調神通絡針刺法的具體方法
取穴方法:頭針是在2個頭部腧穴(百會和承靈)的基礎上,引出的4條治療線。其中第一條為頂中線(百會向前至前頂);第二條為頂斜1線(百會前斜下45度,長1.5寸),前兩條治療線,均具有調理神明,疏通經絡(下肢),平肝潛陽,益氣升陽的作用;第三條為頂旁線(距頂中線2.25寸,承靈穴與正營穴連線);第四條為頂斜2線(承靈前外斜下45度,長1.5寸),後兩條治療線,均具有調理神明,疏通經絡(上肢)的作用。
體針為雙側的風池,患肢一側的外關、曲池、臂臑、湧泉、足三里、四強,風池開閉醒神以治其本;臂臑、曲池、外關祛風通絡,通利關節,疏通患部經絡氣血;足三里通血脈、復神明;湧泉通絡、回陽。以上是「調神通絡針刺法」治療中風病的主穴。
我們針對中風病的兼證,也採用了頭針、體針相結台的針刺方法,應用主穴的治療,並隨症加減。其中,兼有語言障礙者,頭針取額中線(神庭向正前下方1寸),具有治療五官疾患的作用;體針取上廉泉、啞門。兼有吞咽障礙者,頭針取額中線,具有治療五官疾患的作用;體針取金津、玉液、翳風、照海、通里,均為雙側。兼有中樞性面癱及感覺異常者,頭針取顳前線(懸厘至頷厭),具有疏通面頰經氣的作用;體針取面部患側的下關、地倉。兼有眩暈者,採用三種取穴方法:第一種,頭針取頂中線(百會向前至前頂),具有平肝潛陽、益氣升陽的作用(治療血壓高或低而致的眩暈);第二種,頭針取枕下旁線(玉枕向下至天拄)取雙側,具有平肝息風、止眩的作用(治療頸性、小腦性眩暈);第三種,頭針取顳後線(曲鬢至率谷)取雙側,具有開竅、止眩的作用(治療耳源性眩暈),體針均取雙側太沖透湧泉、丘墟透照海。
操作方法:頭針,進針方向自上而下(或外斜下)、自後向前(或向外斜前)沿皮刺;均採用提插手法,進針時幅度小,行針時提插幅度要大,每穴行針時間30秒,行針時可兩針同時操作;頭針應邊行針邊囑患者盡量活動相應部位,以達「動守神」的目的;每日兩次針刺治療,規定上午針刺病灶側,下午針刺病灶對側;上午針刺的頭針,可留針至下午針刺之前起針,下午針刺的頭針,留針時間為30分鍾;注意,長時間留針,只適用於頭針及能接受此法的患者。體針,針刺得氣後,進針採用提插、捻轉的手法,每穴行針時間為15秒,留針時間為30分鍾,上午、下午兩次針刺,採用相同的腧穴及操作方法。門診患者每日針刺治療1次,病灶側及對側頭針可同時使用,也可單獨交替,隔天使用。
調神通絡針刺法的主要機理
「調神通絡」理論是根據中醫整體觀念中形神兼顧的思路而提出的,把中風病分為「神病」和「形病」兩個層次,在治療上既「治形」又「治神」,「治神」為關鍵。「調神」能使神機運轉,從而使人體臟腑經絡等形體功能有所主宰;「通絡」則指在調神的基礎上,疏通腦絡及肢體經絡系統,使經脈氣血運行通暢,促進疾病的好轉,「調神」和「通絡」在治療中風病過程相互配合,相互影響組成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整體。該理論具體體現在穴位的選擇、針刺的手法及患者的配合。
「調神通絡針刺法」所根據的中風病病機特點為:腦絡瘀阻,神明不調。《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上」即指腦腑。後代醫家張錫純也有「臟腑之氣化皆上升太過,而血之上注於腦者,亦因之太過,致充塞血管累及神經」而致中風偏癱之說。中風乃各種原因導致氣血逆亂於上,腦絡痹阻或血溢於腦,致氣滯血瘀,腦絡瘀阻,神明不調。腦主元神,神明不調則可致經脈氣血的升降平衡失調,導致偏癱。如腦絡瘀阻嚴重者,則可致神明難以恢復則神昏。
根據「調神通絡法」的原則,在處方上,為頭部和肢體腧穴相結合,取頭部穴,屬近端取穴;取肢體穴,屬循經取穴。因為此類疾病病位在腦,病及經脈、經筋與諸多臟腑,故宜近取頭部腧穴。其中頂中線、頂斜1線均具有調理神明、疏通下肢經脈的作用,而頂中線同時具有平肝潛陽、益氣的作用,二者共用,進一步加強了功效;同樣,頂旁線、頂斜2線均能調理神明、疏通上肢經脈。體穴的取法乃多年摸索總結出的治療中風病有效組穴方法,且認為該組穴具有疏通經絡、促進肢體功能恢復的作用。
「調神通絡針刺法」治療中風病療效確切,為針刺治療中風病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臨床研究證實該針法能夠改善血液流變學;促進患者肢體功能及神經功能缺損的恢復;疏通氣血,調神通絡。其主要作用機理可能是通過改善全身狀況,調節大腦血液循環,增加腦血流量,加快側枝循環的建立,從而促進腦神經細胞的修復。其中頭針對於中風病的治療作用已得到公認,其理論依據主要有二:一是傳統的臟腑經絡理論,即《素問·脈要精微論》述:「頭為精明之府,頭為諸陽之會」,六陰經中除手少陰、足厥陰兩經直接循行於頭面之外,其餘也通過經別和頭面緊密聯系;二是頭穴線的確定,依據的是大腦皮層的功能在頭皮的投影。

③ 腦血管意外(中風)針灸三通法治則、取穴、刺法與醫案

中風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㖞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未曾昏仆但以半身不遂、口㖞為主症。

中風在西醫學中屬腦血管疾患,常見有腦出血、腦梗死、蛛網膜下腔出血,腦供血不足(TIA發作)等。

本病產生機理頗為復雜,產生原因多與風、火、痰、虛、瘀五大因素有關,且與心、肝、腎三臟陰陽失調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加之憂思惱怒、勞累過度,以致風火相煽,心火暴盛,肝陽上逆。或因飲食不調,暴食肥甘以致脾虛痰熱,化火生風,蒙蔽清竅致上實下虛,陰陽不能維系的危急之候。急症期過後,氣血瘀滯,經脈不通,經筋拘攣而導致偏癱久治不愈。

臨床按其部位深淺及病情輕重,分為中經絡及中臟腑兩大類。中經絡者病情較輕,多為頭暈、手足麻木、口眼㖞斜、語言謇澀、半身不遂。中臟腑者,病情危急、突然仆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舌強失語、面赤氣粗、半身不遂,此為閉證;更有甚者,口開目合,鼻鼾息微、手撒尿遺、四肢厥冷,此為脫證,預後不良。

息風降逆,滋陰潛陽,行氣活血,通經活絡。

閉證:四神聰、合谷、太沖、太溪、聽宮、足三里、環跳、陽陵泉、曲池等。脫證:氣海、神闕、關元。

閉證:採用微通毫針及強通放血之法,多用瀉法;脫證:重用灸法。

例1 李某,男,57歲。

主訴:左半身活動不利、語言不清數日。

病史:數日前在下樓時突然左側半身活動不利,語言不清,口眼㖞斜。無頭痛及二便失禁,未曾仆倒。送至急診,診為腦梗死。予抗血栓葯物治療。患者當晚病情加重,嘔吐兩次,但無神志意識障礙。一般情況尚好,納可,二便調。

望診:左上下肢癱瘓,面白,舌苔白膩,中心略黃厚。

切診:脈沉細。

查體:神志意識清楚,語言不清,左側上下肢肌力3級,伸舌左偏,左側上下肢錐體束征(+)。

辨證:素體氣虛,風中經絡。

治則:調補陰陽,疏風通絡。

取穴:聽宮、列缺、條口。

刺法:均用毫針施以補法,予輕刺激量,每日治療1次。

1診後病人感到輕松,精神好。2診時說話明顯好轉,吐字較前清楚。3診後患者自感肌力明顯增加,抬臂、抬腿活動度增加,經攙扶可行走,說話已接近正常,肌力3級以上,走路較平穩。原方原法不變,繼續治療至10診臨床痊癒,語言流暢,自由行走,無不適感。

例2 李某,男,35歲。

主訴:左側偏癱,語言不暢3天。

病史:高血壓病數年,血壓不穩定,最高180/120mmHg*,最低120/ 80mmHg。昨晚坐位起立時突感頭目暈眩,仆倒在地,隨即語言謇澀,口眼㖞斜,流涎不止。左側上下肢不能活動,送外院急診,診為「腦出血」,予脫水葯及止血葯治療,兩天來症狀未減來診,大小便正常。

望診:左上下肢癱瘓、舌尖紅、苔黃燥。

切診:脈弦滑數。

查體:神志意識清楚,語言不清,口眼㖞斜,左側上下肢肌力3級。伸舌左偏,左上下肢錐體束征(+),BP:220/120mmHg。

辨證:陰虛陽亢,肝風內動,而致卒中。

治則:滋陰潛陽,平肝息風。

取穴:四神聰、合谷、太沖、太溪。

刺法:四神聰點刺放血,合谷、太沖施以瀉法,太溪施用補法,留針30分鍾。每日治療1次。

2診時患者頭暈好轉,語言不清似見好轉,流涎明顯好轉,BP:200/ 120mmHg,肢體活動未見好轉。脈象趨於和緩,舌苔仍黃,燥象已解,舌尖紅。3診以四神聰點刺放血,合谷、太溪、太沖、曲池、陽陵泉、足三里、環跳並用。其中環跳以瀉法不留針,要求針感竄至下肢為好。金津、玉液放血,要求出血以色鮮不黯為度。4診時語言不清大有好轉,已能令人聽懂,唯吐字仍不清晰。流涎基本消失。肢體活動好轉,肌力3級。脈和緩,黃苔已減,BP:160/110mmHg,以上穴加頰車、地倉。5診時患者精神好、神清,語言較流暢。口㖞明顯好轉,已止 *1mmHg=133.322Pa流涎。伸舌仍左偏,左上下肢肌力4級。自覺有力,靈巧度較前好轉,攙扶下已可行走。脈弦已減,舌苔由黃轉白,仍膩。BP:150/100mmHg。針治減金津、玉液放血,余治同前。7診時語言流暢清晰。患側上下肢肌力已達5級,伸舌大致居中,BP:120/80mmHg,治療同前。

經10餘診治療,患者自我感覺良好,查體語言流暢,肌力5級,臨床痊癒。

例3 翁某,女,53歲。

主訴:右上下肢活動不靈,語言不利1天。

病史:昨天突發頭目眩暈,口㖞眼斜,語言不利。漸右上肢浮動不靈加重,納尚可,二便調,寢安。

望診:舌質紅,少苔。

切診:脈沉細。

查體:神志意識清,語言欠流暢,口角稍偏,左上下肢肌力4級。痛覺減弱,左上下肢錐體束征(+),舌左偏,BP:180/120mmHg。

辨證:陰虛陽亢,肝風內動,風中經絡。

治則:滋陰潛陽,平肝息風,疏通經絡。

取穴:四神聰、曲池、合谷、陽陵泉、足三里、太沖、氣海。

刺法:四神聰點刺放血。曲池、合谷、陽陵泉施以瀉法,足三里、太沖施以補法,氣海施以灸法,每日治療1次。

3診時患者訴精神好轉,恐懼心理已消,肢體活動有所恢復,手能握物。頭暈目眩明顯好轉,BP:160/100mmHg,舌脈如前,效不更方,針法不變,連續治療10餘次症狀完全消失,語言肢體功能活動正常。BP:160/90mmHg,臨床治癒。

例4 許某,女,13歲。

主訴:左側肢體麻木、不能動,語言不清3天。

病史:3天前在 體育 活動中突然左側肢體麻木,隨即不能動。口角右偏,語言不清,經外院診為「小兒腦血管畸形」。病兒一般情況尚好,納呆、尿頻、便常。

望診:左上下肢癱瘓,舌苔白。

切診:脈細稍數。

查體:神志意識清,語言不流利,左鼻唇溝淺,口角右偏,左上肢肌力3級,左下肢肌力4級。伸舌左偏不著,左上下肢錐體束征(+)。

辨證:稟賦素虛,復感風邪,風中經絡,氣血不暢,筋脈失養。

治則:祛風散邪,疏風通絡,調和氣血。

取穴:頰車、曲池、合谷、環跳、足三里、絕骨。

刺法:均以毫針刺患側,施以平補平瀉手法,以局部酸脹為度,不留針。每日治療1次。

2診後效果明顯,活動功能有所恢復,手能持物,可獨立跛行,尿頻如前,苔薄白,前方去足三里,加陽陵泉、風市。3診時患者自述患側上下肢較前有力,各關節可自由屈伸,活動較自如,語言清晰流暢。鼻唇溝對稱,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級。末端關節活動良好。囑再針1次鞏固療效,共針治6次,患兒恢復正常。

例5 王某,男,53歲。

主訴:左上肢不能動2個月。

病史:2個月前因嘔吐、頭痛、頭暈、腹瀉導致言語不清,左上肢不能動。曾用中西葯物治療。語聲洪亮,納可,便調。

望診:左上肢癱瘓,舌苔白,中間色黃。

切診:脈弦沉。

查體:語言欠流暢,口角右偏,左上肢肌力3級,肌張力高。患側手指關節僵硬不能張開,腫脹明顯,伴疼痛。舌右偏,BP:160/110mmHg。

辨證:素體陰虛陽亢,肝風內動導致氣血失和,血脈不暢,經筋不利。

治則:疏通經氣,調和氣血。

取穴:聽宮、八邪、阿是穴。

刺法:聽宮予毫針施用補法,八邪及關節阿是穴予火針速刺,均刺患側。

2診後患者自覺肢體輕松,3診後患者自覺患肢疼痛減輕,腫脹稍減,手指感覺稍見靈巧。5診後手指疼痛消失,腫脹消退明顯,上肢及腕部活動靈巧度增加,活動稍有力。8診後患側肌張力開始逐漸降低,手指能張開,腫脹消失,前法不變。10餘診後病人患肢疼痛、腫脹消失,肌張力趨於正常,肌力增至5級,再鞏固治療數次,治療結束。

例6 高某,女,54歲。

主訴:右手無力、不靈活1年余。

病史:1年前因中風右癱,經治症狀好轉,可自行走動,唯右手無力,不能握物,發涼、發緊、麻木、腫脹。經常頭暈、大便干。夜尿頻、腰痛、寢欠安。

望診:右上肢癱瘓,舌苔白。

切診:脈沉細。

查體:右手活動不靈巧,腕關節肌力3級,指關節肌力3級,肌張力高。手掌、手指腫脹,伸屈困難,觸之發涼。局部發白欠紅潤,皮膚粗糙。

辨證:氣血失和,瘀滯不通,經筋不利。

治則:調和氣血,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取穴:列缺、太溪、局部阿是穴、聽宮。

刺法:列缺、太溪以毫針補法,針刺雙側。聽宮以毫針補瀉並用,先補後瀉,針刺雙側手指等局部阿是穴,用火針點刺,每次5穴左右,隔日治療1次。

3診後患手麻木、發涼、發僵、腫脹等均有好轉,穴法不變。5診後肌張力過高明顯緩解,麻木、發涼等症基本消失。肌力增加至5級。10餘診後手部症狀基本消失,肌張力緩解明顯,肌力大致正常,結束治療。

例7 胡某,女,56歲。

主訴:左手指不能伸屈3年。

病史:3年前因血壓增高導致左側半身不遂。經各種中西葯物治療後,左上下肢活動大致正常。血壓平穩,現左手指不能伸屈,局部腫脹,發涼,顏色較暗,皮膚粗糙,納可。二便調。

望診:左上肢癱瘓,舌苔白。

切診:脈沉細。

查體:左手指肌力3級,肌張力高,局部皮膚營養不良,捫之發涼、粗糙。

辨證:氣血不暢,經脈瘀滯,指尖失於榮養。

治則: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化瘀除滯。

取穴:八邪、指關節阿是穴。

刺法:均用火針速刺不留針,每次6 10穴,隔日治療1次。

火針點刺治療後,手指當即能夠舒展,並能握拳,手指呈現紅潤。6診後手指發涼消失,關節伸屈度明顯增加,局部紅潤,粗糙好轉,過高肌張力明顯緩解,再予2診結束治療。

例8 白某,女,42歲。

主訴:左大腿後外側冷涼感明顯兩年。

病史:兩年前因腦梗死左上下肢偏癱,經多種方法治療後,上下肢活動基本正常。余留左大腿後外側冷涼感未除。一般情況尚好,納可,二便調。

望診:面黃白,舌苔白。

切診:脈沉細。

辨證:氣血不暢,經絡瘀滯,肌膚失榮。

治則:調和氣血,通經活絡,榮養肌膚。

取穴:局部阿是穴。

刺法:予火針速刺法。

火針治療2次後,患者自覺局部發涼感顯著減輕,依法治療。自此每診後局部發涼遞減,共治療10餘次,症狀完全消失,臨床治癒,療效滿意。

【按語】

中風是針灸臨床最常見病症之一,中風作為一個病名首見於《素問·邪氣臟腑病形》,亦稱為「卒中」。主要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等症,又稱為「大厥」、「薄厥」、「偏枯」、「風痱」等。

關於中風的病因,唐宋以前多以「外風」立論,東漢時期《金匱要略》論其病因為風:「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又據病位深淺及病症的輕重表現之不同,分為中經絡、中臟腑,雲:「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自唐宋以後對中風有了新的認識,為區別各種外風而致的真中風如面癱、外感、肢痛等症,遂將上述卒中列入「內風」范圍,稱為「類中風」,簡稱「卒中」,至金元四大家將其病因大致分為風、火、痰、虛4種因素。清代王清任對本病以瘀血而論,其治療多以活血化瘀之法而取效。故可將中風的病因病機概括為風、火、痰、虛、瘀5種類型。 《素問·調經論》雲:「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筆者認為中風病證無論病因如何,氣血相搏,暴張於上,血氣留滯於腦,經氣瘀滯,氣滯不通為最根本病機。對其證應以中經絡、中臟腑進行分析歸納。治療法則強調運用針灸三通法,以通調經脈,涼血祛痰為大法。通過「以血行氣」「行氣活血」的作用,使其經脈通暢,氣血調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對於各種中風,急性期發作治療宜早不宜遲,選穴宜少不宜多。急性期發作多以強通放血配以微通毫針治療,恢復期多以微通毫針治療,後遺症期多以微通毫針配以溫通火針灸法治療。

1.治療急性中風 中風時產生突然昏仆,神志意識不清,口眼㖞斜,流涎不止,語言不清,半身不遂等中臟腑症狀時,無論腦出血或腦梗死均應盡早醫治。因其症為氣血並走於上,經脈氣血瘀滯於腦所致,其病勢急迫,應急予清降血氣,通瘀化滯之法。以令血氣下行,經氣通暢,令氣復返而後生。

急性期發作取穴多用四神聰、十宣、井穴、金津、玉液、合谷、太沖等穴。四神聰位於之頭巔頂,令其出血,可使逆上血氣下降,暴張之陽得平,瘀滯經脈通暢。多以三棱針點刺出血,其出血量宜多。神志意識不清者取井穴點刺出血,調和陰陽之氣以醒腦開竅。身熱面赤者取十宣點刺出血,以泄其經脈氣血之熱。語言不清者應以金津、玉液復刺出血,以血自止為度,通利舌脈氣血瘀滯。毫針針刺合谷、太沖施用瀉法,以開四關之經氣,使周身氣血調達,經脈通暢,可每日治療1 2次,如病情危篤,患者發病急驟,症見手撒遺尿,鼻鼾口張目合,瞳仁散大為脫證,則應急予灸法施治,多不救。

急性期過後症狀穩定時,據病人病情之虛實寒熱選用不同的腧穴給予微通法毫針治療。持久治之,不能操之過急。虛證多選太溪、太沖、氣海、足三里等,以陰經腧穴為主。實證多用環跳、陽陵泉、曲池、合谷、絕骨、四神聰等,以陽經腧穴為主,加強通經活絡之作用,同時施以補瀉,給予適當的刺激量,宜守方而治。

筆者認為,中風的產生,不論出血或是梗死雖然病因及機制各有不同,但究其根源,經絡瘀而不通是最根本的病機所在。經絡是運行氣血的通路,氣血是榮養四肢百骸、五臟六腑的物質。在生理上則是相互依存,「氣為血帥、血為氣母」相互為用。無論各種各樣的病因,最終不外乎導致經絡氣血不通,經氣瘀滯。因此,採用強通法強制經脈通暢的放血方法是治療中風急性期發作的重要一環。氣行則血行、血行則氣暢,氣血通暢而達到清心開竅、平肝潛陽、滋陰息風、通經活絡的效果。

2.治療中風後遺證 急性中風在急性期過後半年仍然遺留症狀稱為中風後遺證,中風後遺證臨床較難治療,使人喪失工作能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給病人及家屬乃至 社會 帶來很多問題。

中風後遺證病人患側上下肢多為肌張力高,邁步困難,關節屈伸困難,手指不能伸開,形成「挎籃」、「劃圈」姿態。中醫學認為:四肢拘緊,屈伸不利實屬經筋之病,多為寒凝脈阻,氣血瘀滯,經筋失榮以致拘緊不伸、腫脹不用等。

筆者治療中風後遺證主要採用溫通法和微通法,認為火針是治療經筋病的最好方法。使用火針首先要根據其應刺部位選擇粗細相當的火針,要求將針燒紅、燒透,趁針具極熱之時迅速刺入皮膚肌肉,隨即拔出即可。其選用腧穴多以局部阿是穴為主,配用相應經穴。例如:肩關節疼痛僵硬,肘關節疼痛僵硬發緊,應用火針速刺陽明經循行部位;指關節腫脹僵硬,不能伸屈,應用火針速刺掌指關節、指關節、八邪及陽經循行部位;不能抬步、膝關節活動不靈,可刺犢鼻及局部腧穴。除火針溫通外,酌情選用太溪、太沖、環跳、聽宮、陽陵泉、合谷,毫針微通治療也是常用方法。太溪、太沖可培本補益肝腎,使氣血有生化之源。環跳為人之軀體貫通上下陰陽氣血之大穴,可疏導周身氣血,以陽行陰,以中而行上下,是通暢氣血經脈的主要腧穴。針刺時針感要麻竄至下肢,針感不宜過分強烈。聽宮是手太陽腧穴,相續足太陽。太陽主筋,太陽經氣通達,周身經脈得以充潤。聽宮穴的應用是筆者長期臨床經驗的總結,與環跳合用可通暢全身氣血經脈,是治療中經絡與中風後遺證的重要腧穴之一。

治療中風後遺證,除掌握上述要點外,基於病情頑固,堅持認症守方而治是重要的,只要取穴正確,不能頻繁更換穴法,且不可急於求成,否則欲速不達。做為臨床病症,典型發作少,非典型發作多;病情簡單的少,復雜的多。這里所舉的病例僅是選擇較典型的加以論述,以利讀者分析應用,切不可照本宣科,不加分析地套用。

④ 中醫怎麼針灸治療中風

中風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經昏倒而見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的 疾病 。那如何用 針灸 的方法治療呢中風?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有關資料,希望您喜歡。

中風因本病起病急,證候多,變化快,頗與 自然 界中“風”性善行數變相似]故名“中風”;又因發病突然]又稱“卒中”。因發病輕重不一,故有中臟腑(閉證、脫症)和中經絡之不同。

本病相當於現代 醫學 的腦出血、 腦血栓 形成、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血管痙攣、病毒性腦炎、中樞性面 神經 癱瘓等病。

【病因病機】

中風多發生於中老年人,由於身體素虛,加之將息失宜,而使肝、腎、心、脾的功能失調,肝腎陽虧則肝陽偏亢,心陰不足則心火偏亢,脾陽不足則痰濕內生,如遇憂思惱怒,飲酒暴食,勞累過度,風寒外襲等誘因,即可肝陽暴張,引動肝風,心火暴盛,風火相煽,氣血並走於上,挾痰濁,蒙閉清竅,發為閉證;如真元衰微,陰陽離絕則復生脫證;痰濁流竄經脈,則發為偏癱。

【辨證治療】

(一)中臟腑

1、閉證

主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兩手握固,牙關緊閉,面赤氣粗,喉中痰鳴,二便閉塞,舌赤紅苔黃厚或灰黑,脈弦滑有力。

治法:取督脈、足厥陰經及十二井穴為主。毫針瀉法,或點刺出血,以開竅醒神,平肝熄風,清化痰火。

處方:水溝、十二井穴、勞宮、豐隆、百會、太沖、湧泉。

隨證配穴:牙關緊閉:下關、頰車、會谷;舌強不語:啞門、廉泉、通里。

方義:水溝醒神清腦;十二井開竅、 清熱 ,點刺出血可交通十二經氣;營宮泄心火;豐隆為胃經絡穴,針之以宣通脾胃氣機,健脾胃以化痰濁;百會、太沖平肝熄風;湧泉滋腎水以平肝潛陽,諸穴共奏開竅醒神,平肝熄風,清化痰火之效;下關、頰車、合谷,疏調上下牙關以開閉;啞門醒腦開竅,配廉泉、通里利舌竅以治不語。

2、脫證

主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目合口開,鼻鼾息微,手撒遺尿,四肢厥冷,如面赤如妝,脈微欲絕或浮大無根。為真陽外越之危侯。

治法:取任脈經穴為主,重用灸法,以回陽固脫。

處方:神闕、關元、氣海、百會。

方義:神闕位於臍中,為生命之根蒂,真氣功所系,關元、氣海為任脈、足三陰經交會穴,位居小腹,關元為三焦元氣所出,系命門真陽,氣海為元氣之海,故隔鹽灸神闕,並灸關元、氣海可大補元陽,回陽以固脫,灸百會以通督脈,醒腦開竅。

(二)中經絡

風痰阻於經脈,未及臟腑,或中臟腑後,臟腑功能逐漸恢復,而經脈仍為風痰阻隔者。

主證:半身不遂,肌膚不仁,手足麻木,口角歪斜,語言不利,或兼見頭痛眩暈,手足抽動,面紅目赤,咽干口渴,煩躁等症,脈多弦滑。

治法:取手足陽明,手足少陽、太陽經穴為主。針刺平補平瀉法,以祛風痰、通經脈、調氣血、平陰陽。

處方:

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支溝、合谷、後溪。

下肢:腎俞、環跳、陽陵泉、足三里、太沖。

頭面:百會、風池、地倉、頰車、啞門、廉泉。

方義: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氣血旺盛,疾病易於恢復,故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足三里、地倉、頰車、以通調上肢、下肢及頭面之氣血,祛風化痰;少陽為樞,主持全身之運動,取支溝、風池、環跳、陽陵泉各穴以舒筋通絡,恢復肢體的運動功能;百會、風池、太沖、平肝熄風以治兼證;地倉、頰車治口角歪斜;啞門、廉泉以通舌竅;後溪強刺激可通督脈以解痙攣,為治上肢不遂,手握不開之 經驗 效穴。

【其它療法】

1、頭針

取穴:對側運動區,感覺區,足運感區, 舞蹈 震顫控制區。

方法:常規消毒後,依次針入各有關穴線,要深達骨膜後,進行捻轉手法,每分鍾140-160次左右,連續捻轉2min,邊捻針邊叫患者活動肢體,停針5min,再捻轉2min,如此操作,留針30-40min,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為一療程,此法對 大腦 中動脈和前動脈分支的血栓形成效果好。

2、耳針

取穴:腦、緣中、肝、三焦、癱瘓部位相應的耳穴。失語加心、脾;吞咽困難加口、耳迷根、咽喉。

方法:隔日一次,15-20次為一療程。耳針適用於腦血管意外後遺症(中經絡),宜在病情穩定,神志清醒後進行。

3、電針

每次上下肢各選1-2穴,進針出現針感後,接通電療機,逐漸加大電流,使有關肌群出現節律收縮,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量為准,每次通電20min,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電針適用於風中經絡。

4、 穴位 注射

選穴:上肝:曲池;下肢:陽陵泉。

方法:選用5%當歸注射液,每穴注入1ml左右,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此法適於中經絡。

5、皮膚針

輕刺頭部督脈,膀胱經線,重刺膽經線,背腰部輕刺,骶部重刺,上肢內側手三陰經輕刺,手三陽及手指端穴重刺,下肢膝以下足三陰經線輕刺,下肢足三陽及趾端穴重刺。每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適於中經絡較輕的患者。

【附註】

預防中風:凡年高形盛氣虛,痰多,並有眩暈,心悸等肝陽上亢的患者,若出現舌強,語言不利,嗜睡腿軟,性格改變,指端麻木等現象,這是中風的先兆症狀,宜注意飲食起居,避免勞累,並常灸足三里、懸鍾,以預防中風的發生。

⑤ 鑴戝崚涓鍋忕槴鏈夊摢浜涘父瑙勭殑閽堢伕絀翠綅錛

鑴戝崚涓鍋忕槴錛氶拡鐏告不鐤楃殑甯歌勭┐浣嶆彮縐


鑴戝崚涓錛岃繖涓鍏ㄧ悆鍏鍏卞崼鐢熺殑涓ュ郴鎸戞垬錛屽父甯擱潚鐫愪簬楂樿鍘嬨佺硸灝跨棶鍜岄珮琛鑴傛偅鑰咃紝鍖呮嫭鑴戝嚭琛鍜岃剳姊楀炵瓑鑴戣綆$柧鐥呫傚叾鍏稿瀷鐥囩姸鏄鎮h呭嚲韜鑲浣撻殰紕嶏紝琛ㄧ幇涓轟笂鑲㈠眻鏇插唴鏃嬶紝涓嬭偄澶栧睍榪囦幾錛屼笖鍙鑳戒即鏈夎ょ煡闅滅嶃佸悶鍜藉拰璦璇鍔熻兘闅滅嶃


鍦ㄥ悍澶嶆不鐤椾腑錛岄拡鐏鎬互鍏剁嫭鐗圭殑浼樺娍琚騫挎硾閲囩敤錛屽畠浠ヨ皟鍜屾皵琛銆佸鉤琛¢槾闃充負鐩鏍囥傞拡鐏告不鐤楃殑絀翠綅閫夋嫨騫墮潪闅忔剰錛岃屾槸鍩轟簬涓鍖葷悊璁猴紝緇撳悎鐥呭彉閮ㄤ綅鐨勮京璇侀夌┐銆備互涓嬫槸涓浜涘叧閿鐨勭┐浣嶅垎甯冨拰浣滅敤錛


澶撮儴絀翠綅


澶寸毊閽堢枟娉曟槸鑴戝崚涓娌葷枟鐨勪竴澶у埄鍣ㄣ傚浗闄呬笂錛1984騫翠笢浜鐨勪笘鐣屽崼鐢熺粍緇囪タ澶鍖轟細璁鍒跺畾浜嗗ご閽堢┐鍚嶆爣鍑嗗寲錛屽寘鎷棰濅腑綰褲侀濇梺1-3綰匡紙瑕嗙洊鑳歌厰銆佽儍鍖恆佽倽鑳嗐佺敓孌栧拰鑲犲尯絳夛級銆侀《棰炲墠鍚庢枩綰匡紙榪愬姩鍜屾劅瑙夊尯鍩燂級銆侀《鏃佸拰棰炲悗綰褲佹灂涓婃d腑鍙婃梺綰匡紙娑夊強瑙嗗尯鍜屽鉤琛★級銆傚叿浣撴搷浣滅粏鑺傚彲閫氳繃鈥滈拡鐏擱緳鍝モ濈殑瑙嗛戞繁鍏ヤ簡瑙c


涓婅偄絀翠綅


閽堝逛笂鑲㈠姛鑳介殰紕嶏紝鑲╅珒銆佽偐楂庛佽噦鑷戙佹洸奼犮佹墜涓夐噷銆佸栧叧銆佸悎璋楓佸悗婧鍜屽叓閭絳夌┐浣嶆槸甯哥敤閫夋嫨銆傚逛簬鑲╂墜緇煎悎寰侊紝閽堢伕濡傚悗婧閫忓悎璋峰彲鑸掔紦鐥夋寷錛屾洸奼犮佸栧叧鍜屽悎璋峰垯鑳借皟鐞嗙儹璇佸拰琛鐦銆備笂鑲㈤拡鐏哥殑鏍稿績鍦ㄤ簬鏍規嵁鐥囩姸杈╄瘉閫夌┐錛屾縺媧昏倢鑲夊姛鑳姐


涓嬭偄絀翠綅


涓嬭偄鐨勬皵鍐層侀珋鍏熾侀庡競銆佽嫻楓佽凍涓夐噷銆佷赴闅嗐佷笁闃翠氦銆佷腑灝佸拰澶鍐茬瓑絀翠綅鏈夊姪浜庢敼鍠勪笅鑲㈡棤鍔涖佽笣鍏寵妭闂棰樸傞拡瀵瑰叿浣撶梲鐘訛紝濡傜З杈廣佺幆璺抽拡瀵硅噣閮錛屼腑灝併佷笜澧熺瓑鍒欓拡瀵硅凍韙濋儴錛岄拡鐏告墜娉曠伒媧昏繍鐢ㄤ互淇冭繘鎮㈠嶃


浠葷潱浜岃剦絀翠綅


鑴戝崚涓鐥呮満娑夊強闃撮槼澶辮錛屼換鐫d簩鑴夋槸璋冭妭鍏ㄨ韓闃撮槼鐨勫叧閿銆傚父鐢ㄧ殑絀翠綅濡傜櫨浼氥佸ぇ妞庛侀庡簻絳夛紝閫氳繃閽堢伕鎴栬壘鐏革紝鏃ㄥ湪鎮㈠嶅拰騫寵浜轟綋鐨勬皵琛榪愯屻


灝界¤剳鍗掍腑涓昏佸獎鍝嶅ぇ鑴戱紝浣嗚偄浣撶殑娌葷枟鍚屾牱閲嶈併傛不鐤楃洰鏍囨槸淇濇寔鑲岃倝鍔熻兘錛岄氳繃閽堢伕鍒烘縺鏈鍙楀獎鍝嶇殑紲炵粡閫氳礬錛屽府鍔╂偅鑰呴噸寤哄姛鑳斤紝閲嶈繑鏃ュ父鐢熸椿銆傚湪瀹炶返涓錛屽尰鐢熶滑浼氱伒媧昏繍鐢ㄨ繖浜涚┐浣嶏紝榧撳姳鎮h呬笌涓撳朵氦嫻侊紝鍏卞悓鎺㈣ㄦ渶閫傚悎鐨勬不鐤楁柟妗堛


璁頒綇錛岃剳鍗掍腑鐨勫悍澶嶄笉浠呮槸鑴戦儴闂棰樼殑瑙e喅錛屾洿鏄鍏ㄨ韓鎮㈠嶇殑涓閮ㄥ垎銆傚叧娉ㄢ滈拡鐏擱緳鍝モ濓紝浜嗚В鏇村氶拡鐏告不鐤楃殑鎶宸у拰絳栫暐錛岃╂垜浠涓璧蜂負鑴戝崚涓鎮h呯殑搴峰嶄箣璺鍔犳補錛

閱讀全文

與腦卒中的針灸及推拿方法如何應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個月寶寶喝奶嗆水正確處理方法 瀏覽:835
掛車科目二倒庫最簡單又準的方法 瀏覽:339
木材的使用方法 瀏覽:360
甜瓜坐果靈使用方法 瀏覽:200
奧迪a4l的檔位使用方法 瀏覽:622
駝背的健身鍛煉方法 瀏覽:988
孕婦乾咳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22
用什麼方法預防妊娠紋 瀏覽:409
解決民生問題方法 瀏覽:495
研究世界的特殊方法 瀏覽:584
三層抽屜的軌道安裝方法 瀏覽:76
圓的面積推導用了哪些數學方法 瀏覽:868
耳後腫了怎麼消腫最快方法 瀏覽:202
碘海醇使用方法 瀏覽:863
治療寶寶濕疹方法 瀏覽:519
97貴州茅台酒真假細節鑒別方法 瀏覽:346
什麼方法淡斑最有效 瀏覽:344
小度小度減肥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瀏覽:320
地泵使用方法 瀏覽:690
圓領露肩的正確方法 瀏覽:209